中图分类号:I20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291(2004)01-0021-04 一、“东方文学”的来历和含义 什么叫做“东方文学”?“东方文学”的来历和含义是什么?对这个问题不考虑,就觉得没有什么;仔细一想,就感到有问题了。“东方”本是一个纯粹的地理概念。但我们所说的“东方文学”如果只是一个单纯的地理概念,则麻烦了。一千多年来,我国总是把印度当作西方。唐时高僧玄奘从凉州出玉门关赴天竺,我们一直把这叫做“西天取经”,而现在印度则是东方的主要国家之一。梁漱溟写过一本《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书中的西方也是指印度而言。鲁迅在1907年写的《摩罗诗力说》中,对欧亚文学都有介绍,特别是对印度古代文学评价很高。鲁迅在论文中指出:“天竺古有《韦陀》四种,瑰丽幽复,称世界大文;其《摩诃波罗多》暨《罗摩衍那》二赋,亦至美妙。厥后有诗人如加黎陀萨(kalidasa)者出,以传奇鸣世,间染抒情之篇。”(《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第194页)但鲁迅也没有提出东方文学的名称。事实上,“东方文学”这个名称是在解放以后逐步形成的,它由单纯的地理概念而加入了政治的内容。我们所说的“东方”,指过去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即我们现在所说的第三世界。文学是不能脱离政治的。“东方文学”这个概念既有地理因素,又有政治因素,是亚洲和非洲文学的总称。不过,日本不属于第三世界,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它应该属于西方国家集团,但其文学仍属于“东方文学”的范畴。由此可见,“东方文学”的概念还是比较复杂的,这也说明了东方文学构成的复杂性。这是我要讲的第一个问题。 二、关于西方国家对东方文学的评价问题 在西方国家中,东方文学是不大受重视的,他们奉行的是“欧洲中心主义”。这种错误观点对我们也有很大影响。听说教育部委托华中师范学院制订的高等师范院校外国文学教学大纲,把东方文学作为一个独立体系同欧美文学平行,这很好。直到今天,我们有些同志,甚至在学术界有影响的同志,对东方文学的评价仍然估计不足。例如在大百科全书外国文学卷的编写过程中,就反映了这种重西轻东的思想。从1979年起,为确定编写原则,多次开会,经过反复讨论,提出了实事求是地评价东西方文学的原则,规定了条目的规格、字数和评语内容。看来好像是一致了。可是,结果呢,不仅在字数上西方作家比东方作家多,而且评价也有一些差别。这说明有个别同志,特别是研究西方文学的同志,脑子里总看不起东方文学。 在西方国家中,则是欧洲中心主义,不管是历史、或是文学,都是如此。在某些西方人看来,好像什么都是西方第一,东方则是什么都不行。在苏联也是一样,什么都是苏联第一。我们既不同意欧洲中心主义的观点,也不同意什么都是中国第一的说法。这些都不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西方人对东方的看法,也是有变化的。印度过去没有自己写的历史,是英国人写的。十八到十九世纪的英国人写印度历史时,还是比较实事求是的。如对1857年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原因的分析和评价,还是比较客观的,既没有过分美化英国宗主国,也没有过分地丑化印度。因为那时资本主义还处在上升时期,故尚能实事求是,重视历史事实。但在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之后,英国人写印度史时则不同了,他们对印度极尽诬蔑、歪曲之能事,造谣、说谎,无所不用其极,把印度说得一无是处,简直是一个极其野蛮而落后的民族,这完全是颠倒事实。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资产阶级,还有一点信心,敢于讲一些真话。后来,走下坡路时,就不敢讲真话了。一个人吹牛、说谎、不敢讲真话,并不证明这个人强。一个阶级,一个国家,也是如此。文革期间“四人帮”不敢讲真话,因为他们没有信心。英国人歪曲印度历史,也是这样。 国内有的同志看不起东方文学,是不应该的。在西方作家中,有的对东方文学的评价还是很高的,如德国的歌德就是一个代表。歌德看了一本法译本的中国小说《风月好逑传》之后,准备据此写一部长诗。他说:他读了中国的这部传奇后,感到“中国人在思想、行为和情感方面几乎和我们一样,使我们很快就感到他们是我们的同类人,只是在他们那里一切都比我们这里更明朗,更纯洁,也更合乎道德。”他在回答“这部中国传奇在中国算不算最好的作品”的问题时,指出:“绝对不是,中国人有成千上万这类作品,而且在我们的远祖还生活在野森林的时代就有这类作品了。”(《歌德谈话录》,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111-113页。)对于歌德的意见,我们不能完全同意。因为他对一本在中国并不入流的小说,评价太高了。歌德对印度迦梨陀娑的名剧《沙恭达罗》的评价也是很高的。看一看这些欧洲人论东方,我们国内那些看不起东方文学的同志怎样想呢?解放前,不仅外国人对我们中国和东方的文化评价不全面,我们自己也觉得什么都不如人家。如果说解放前我们比人家差,那么,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就不应该自己看不起自己了,我们一定要批判西方资产阶级的“欧洲中心主义”,才能正确认识东方文学,正确评价东方文学,给东方文学以应有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