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系统是由要素和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组成的,这个系统应包括形成局部系统和明确它们之间的关系两部分。协调就是为了实现某些共同的决策目标,系统各部分之间的相互调整活动。协调与目标是相联系的。任何行为都可以解释为导向目标的行为。不同的行为或冲突的行为都是因目标的不同而引起的。正是由于这种不同的行为产生了决策系统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而协调就是要调整这些关系。 一、协调与控制 从控制论的观点看,决策系统就是一个控制系统,其对应关系如图1所示:
决策系统的协调就是对这些控制器的控制,即总控制。而对教学一级的活动的协调是对最低层次的直接协调,也就是对受控系统的直接控制。由此可见,协调实际上就是总控制。因为决策也可以看成是某些受控系统CS的控制器CR,而决策系统的局部系统本身则包括控制器和受控系统。如图2所示:
图2 决策系统协调示意图 通过上面分析可以看出,协调既是可以从整体上控制系统,也可以控制独立的局部系统。所以,既可以把协调看成是受控的局部系统的总控制器,也可以看成是独立受控系统的直接控制器。 协调分以下三种方式:(1)对系统整体目标和局部系统目标进行控制;(2)对局部系统之间的关系进行控制;(3)对系统例行活动和局部系统例行活动进行控制。上述第一种情况,是属于目标控制和目标管理的范畴,它对于决策系统的影响是很重要的,但在理论上毕竟不是“机制”本身的内容。上述第三种情况下,往往系统的目标和结构是确定不变的,这种协调方式可以不考虑控制变量,只是例行公事。以下我们所讨论的协调是指上述第二种方式。 二、结构协调 教育组织决策机制的核心内容是主要探讨教育组织决策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而结构正体现了这种相互关系。在西方古典管理理论中结构就是一个基础概念,并被作为一个重要问题进行研究。因为在任何组织中,任务的差异将导致任务的分类,对这些分类任务进行必要的协调就需要考虑它们之间的关系,也就需要研究结构。在现代西方管理理论的系统与权变学派中也把结构问题视为关键问题。但是,上述两种理论的研究方法不同,古典管理理论从任务开始,然后划分和协调这些任务,从而获得一个结构。而系统与权变理论则认为结构是由环境决定的。因此,古典管理理论把结构看成是一个封闭系统,而系统与权变理论则把结构看成是一个开放系统。 一个系统可以包括许多不同的方面系统,这样就会有许多类型不同的关系结构。例如,教育系统中具体的命令系统、职责系统和信息交流系统就分别属于串联结构、并联结构和反馈结构。如图3所示。
图3 串联结构、并联结构和反馈结构 一个运行良好的决策系统没有太多的协调要求。按此观点,我们应该扩大各局部系统自主权。因为局部系统的自主权越大,相互依赖的情况就越少,协调的要求也会随之减少。 (1)层次结构协调 经典的层次结构是一种上下级的垂直排列关系,这与韦伯的科层组织结构相对应。如图4所示。
图4 经典垂直层次结构 这种层次结构的特点是建立在“统一命令”原则基础上的,每个下级只有一个上级;最高层只有一个要素,即只有一个最高主管。 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是由局部系统和它们之间的关系构成的。我们可以持续地将系统分解成若干局部系统,直到分解成一些基本层次为止。那么,这样形成的层次结构就不再是强调上下级之间统一的有序关系了。如图5所示。
图5 横向层次结构 与经典垂直层次结构不同,在横向层次系统里,人们对命令关系并不感兴趣,它不注重不同层次的相互关系,而是强调某一层次的内外关系。可以说,这种层次结构的协调就是对局部系统之间的关系进行控制,外部由独立的控制部门进行控制,它是一种集中协调的方式。而内部控制则属于分散协调,不设置专门的控制部门,它通过相互交流和相互适应来实现。 (2)协调结构的类型 为了有效地作出决策,必须建构一个决策系统。这其中具体的协调结构是关键。目前国内外广泛应用的协调结构主要有直线结构、职能结构、直线——职能结构和矩阵结构。 ○直线结构。这是最早、最简单的一种协调结构。它的特点是组织中各种职位是按垂直系统直线排列的,各级主管负责人对所属组织的一切问题负责,因此主管负责人必须是“万能博士”。如图6所示。这种结构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权力集中,责任分明,联系简捷,命令统一;缺点是,它要求主管负责人通晓多种知识技能,亲自处理各种业务,当组织规模较大、业务复杂、技术要求高的情况下,存在很多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