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7月,《北京大学教育评论》第2卷第3期刊登了王策三教授的一篇文章:《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再评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法的讨论》(以下简称《讨论》),文中对近些年来在学界几成定论的教育问题进行了批判,得出了许多有违历史逻辑的观点。不过王先生在文章开头提出“如果开展沟通、交流,相互启发,将是很有益处的”。因此本人就不揣冒昧,将个人的一些想法写出来,以求教于王先生和教育界专家、学者和同仁。 一、“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提法”真的没有政策依据吗? 在《讨论》的第一部分,王先生首先是把近十多年来关于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提法名其为“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接着就断定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提法没有政策依据。而且王先生以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为惟一依据,指出:“《决定》没有采用这一提法,没有为素质教育设置一个‘应试教育’对立面,没有说要经过‘转轨’才能达到素质教育,甚至没有出现‘应试教育’和‘转轨’这两个词”由此,王先生得出结论:“《决定》所作的指示,与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提法之间,其思想观点的区别是很明显的。”于是,王先生坚决要求摒弃上述提法。 难道党和政府真的没有这样的提法吗?让我们首先把目光追溯到更早些时候来看。 1993年2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了“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1994年6月17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总结讲话中明确指出:“基础教育必须从‘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1]1994年11月10日,国家教委发布的《关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意见》提出:“必须克服长期形成的‘应试教育’模式,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全面贯彻教育方针。”1996年3月17日,八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第五大部分的“(二)优先发展教育”部分中的第5条规定指出:“积极推进教学改革。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1997年9月4日,李岚清副总理在全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经验交流会上指出:“全面改革社会用人制度,转变传统的人才观念,将有力地促进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2]1997年10月29日,国家教委印发的《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出:“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这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中小学教育提出的要求,是基础教育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3]1998年初,陈至立同志也指出:“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进一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定不移地实施素质教育,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4] 到了1999年,教育部副部长吕福源同志在第五届国家督学会议上指出:“我们搞全面的素质教育,可以使我国教育和世界教育的差距大大地缩短;而如果我们不坚决改变应试教育倾向,就会贻误整个民族。”[5]教育部副总督学王文湛同志也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向各级政府、社会各界和基础教育战线提出的一项历史性任务。”[6]2000年1月7日,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同志在“减轻学生过重负担工作”电视会议上指出,“分数至上”、“考试取胜”,学生负担过重,偏离了国家教育方针。陈部长还指出,造成学生负担过重的原因有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把育人教育变成了升学教育等等。去年,李岚清同志再次指出:“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的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存在着‘应试教育’的倾向”,“全面改革社会用人制度,转变传统的人才观念,将有力地促进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7]2002年初,陈至立部长在2002年年度教育工作会议上讲话指出:“近年来实施素质教育虽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总的来看,影响素质教育的传统观念和做法依然存在,基础教育还远未摆脱‘应试教育’的惯性和影响。”[8]由此可见,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是党和政府、最高教育行政部门及其领导一以贯之的提法。难道我们能够摒弃这一提法为应试教育借尸还魂、阻挡教育向前发展的滚滚车轮吗? 二、“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究竟在哪里? 王先生认为在我国教育领域有“一股以‘轻视知识’为特点的教育思潮”,并认为“现在还在流行,并从理论走向实践”。然而事实上根本就没有这样一股思潮,所谓“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只是王先生自己忧患出来的。因为王先生在下这一断语的时候,只有两点依据:一是《光明日报》2002年3月13日A1版中的《破解素质教育的难题——代表委员谈素质教育》一文里面的浙江大学校长潘云鹤教授的几句话:“他认为,要研究素质教育的特点,就要先研究它的对立面——应试教育,而应试教育的核心是知识教育。”通读全文,其实潘云鹤教授根本就没有轻视知识的意思,他只是针对高校片面进行专业知识传授的情况,强调要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兴趣和能力,要重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王先生的第二个依据也是《光明日报》2003年6月26日B1版上的一篇文章:《“重质轻知”促进素质教育》,文章说:“报载,一家日资企业招收杭州市职高应届机械专业毕业生,笔试途中,负责招聘的经理就将坐姿稳重挺拔、下笔自如流畅的三位学生选定。问其原因,经理答道,这三个人坐姿稳重挺拔,首先说明他们身体健康,眼睛不近视;其次说明他们有良好的精神面貌和礼仪修养;下笔自如流畅,说明他们既熟练掌握本专业知识,又有较灵敏的反映能力。这种‘重质轻知’的招才观的确给人以启示。”作者是针对日资企业经理在招聘职高毕业生的情况有感而发的,而且作者“轻视”知识的真实意思是要把处于惟我独尊地位的知识降下来,从同一平面的维度将知识与能力、身体、礼仪修养等并重,并非要把知识排在能力、身体、品质等后面。作者是针对传统教育教学过度关注知识的灌输,唯分数论学生,根本不重视儿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而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