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育学者的实践关怀

作 者:

作者简介:
陈振华 华东师范大学文科大楼《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编辑部。(上海 200062)

原文出处:
中国教育学刊

内容提要:

教育学者的实践关怀,在我国教育领域表现为一部分教育学者正以饱满的热情关注着教育实践活动,思考着教育实践问题;他们走向中小学教育现场,为教师们献计献策,谋求教育革新。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情况下,鼓励教育学者更多地关怀实践、亲近实践、融入实践、躬身实践,尤显重要。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04 年 1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在很长的时间里,教育学者的基本工作就是就教育和教育学问题著书立说,不能说与教育实践无关,只是这种关系存于书本上、书斋里。其表现有二:一是教育学者们著书立说时,部分问题与部分材料来源于实践;二是所立之说部分解释、论辩或批判实践问题。尽管如此,我们不能不说教育学者的这种研究没有深入实践,投有在真实的教育实践场景中为实践的发展而思考和行动,缺乏实践的兴趣。

      教育学者不去深入实践,似乎有自己的“理由”:理论工作者的职责就是贡献理论,为什么要关注实践,不关注实践不行么?

      这种观点和态度近年来遭到了越来越多的质疑和批评:理论是纯粹概念的演绎么?书斋里制造的理论与活生生的教育实践有何联系?有人说,理论是灰色的,它的发展远跟不上教育实践发展的速度;有人说,理论过于先进,距实践有较大的距离;也有人说,现在的教育研究者是上不抓天,下不着地。如此等等,尽管评说各异,但都表达了对教育学者工作的不满。

      在此背景下,我国的教育理论研究在渐变:一部分教育学者正以饱满的热情关注着教育实践活动,思考着教育实践问题;走向中小学教育现场,为教师们献计献策,谋求教育革新。这就是当下我国教育学者的实践关怀。

      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除对上述质疑和批评的回应外,另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一,中小学教育改革呼唤教育学者的实践关怀。众所周知,当下的我国基础教育正经历着一次深刻的变革,可谓全方位、多层次,涉及教育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式、评价方式等,其动作之大,难度之高,前所未有。这次变革的目标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实行3级课程政策,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指导学生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实行发展性评价;等等。这些新目标与新任务是广大的中小学教师未曾听闻、未曾经历的,缺乏相关的知识和能力,必然产生“老方法不灵、新方法不会”的尴尬。在此背景下,一些改革意识较强的校长们纷纷把眼光投向教育学者们,期望他们参与、合作、出谋划策。其二,教育理论的深层次发展需要教育学者的实践关怀。事实上,教育学者们一直探讨的教育理论似乎不尽如人意,进展不大;教育学教科书上依旧还是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杜威、凯洛夫、布卢姆、布鲁纳等外国人的理论。固然外国学者的理论有许多合理的成分,但我国的教育实践毕竟需要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我国有古人的教育理论,学者们也一直在探讨外国教育理论本土化的问题,但中国特色教育理论发展的根在哪里?其出路又在什么地方?事实表明,这根本就在我国现实的教育实践,出路就在教育实践现场。任何脱离我国当下教育实践的教育学者都无法为中国特色教育理论做出贡献。可以说,教育学者的实践关怀是教育理论深层次发展的需要。

      教育学者的实践关怀具有相当大的积极意义。“实践关怀”实质上是教育学者与实践者的互动,是理论与实践的一种结合,也是理论与实践、学者与实践者的共同成长。不难发现,由于教育学者的参与和合作,一些学校摘掉了薄弱学校的帽子,开始走向优质学校的行列;一些学校渐渐显露其特色,不断向名校的行列迈进。同时,我们也看到一些具有相当创新性的中国特色教育理论产生了。仅在上海这片土地上,举其大者就有成功教育理论、愉快教育理论、新基础教育理论、理解教育理论等。可以相信,教育学者走向实践必将促进教育实践与教育理论的发展。

      教育学者的实践关怀十分可贵。不少学者不辞辛苦,不畏长途劳顿,经常出入中小学教育现场,深入一线听课、看课、评课,与中小学校长谈心,与教师交流。当前,为了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教育科学的发展,应当鼓励教育学者更多地深入教育实践,有更多的实践关怀。教育学者如何处理与实践者的关系?凭借什么走向实践?以什么方式走向实践?在实践中应当做些什么?这些正是本文要阐述的问题。

      一 教育学者走向实践要处理好与实践者的关系

      教育学者走向实践,需处理好与实践者的关系。其一,应明确走向实践的目的。教育学者走向实践,不只是去简单地“给予”、指导实践者,同时还应努力从实践中“获取”养料,思考、探索教育问题,不仅要对教育实践有所贡献,而且要对教育理论有所创新。其二,对自己与实践者的身份应有正确的定位。不要总是以理论家自居,以为实践者都是理论的“贫困户”。要明确自己的理论需要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要懂得理论可能只适合某一实践目的和实践场景,并且理论的规范或批判功能只有得到实践者的认同才有力量,才有意义。从一定意义上说,实践者也并非都是理论的“贫困户”,部分实践者有自己的理论,只是这些理论有的是明确的,而多数则是缄默的。其三,对自己的作用应有正确的认识。正因为一些实践者有个人的理论,有自己的“一套”做法,以至于他们往往可能抵制教育学者的一些适切的见解,拒斥所谓的“宏大理论”。为此,教育学者绝不要指望实践者对自己的那一套全盘接受,重要的是引起实践者对其教育教学行为的反思。其四,要有合作与交流的能力。走向实践,就是要身临一线,与教师进行合作和交流。不言而喻,合作与交流的能力对于教育学者处理好与实践者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 教育学者走向实践需具备的条件

      教育学者真正走向实践,需要具备一些条件。其中重要的3个条件是:1)具有一颗真诚的心。走向实践时,教育学者只有胸怀一颗真诚的心,才会受到实践者的欢迎和尊重,也才能赢得实践者的信赖,从而积极、主动、自觉地参与合作。这种真诚不仅表现为积极向实践学习,努力探索教育理论发展所需要的丰厚的实践资源,也表现为积极运用理论阐释实践、规划实践和批判实践。2)具有热情的态度。走向实践时,教育学者要以热情的态度对待实践和实践者,舍得情感和智力的投入,实践者才愿意积极回应。要做到热情,一是要虚心,放下学者清高的架子,使两者处于平等的地位;二是要积极主动与实践者对话、沟通、交流,以取得相互间的理解;三是要勤于到实践现场,熟悉情况,了解实情。3)具有先进的理论与独特的实践智慧。先进的理论与独特的实践智慧是教育学者的资本。这种先进性表现在理论处于时代前沿、理论前沿,具有科学性和前瞻性。当然,如果仅仅只有理论,而缺乏独特的实践智慧,那么教育学者的理论就很可能成为机械的教条,难以化作行动的策略或指南。要具备先进的理论和独特的实践智慧,就要求教育学者不仅要站在理论前沿,而且要有创新与实践的能力,即有“上天入地”的本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