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5月26日至29日,全国教学论专业委员会第6届学术年会在陕西师范大学召开。会议围绕我国教学论学科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发展选择、学校教育课程改革和课程理论的建设、主体教育的理论与实验研究、教学活动理论与活动课程等四个主题,进行了广泛的研讨与交流。 一、我国教学论学科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发展选择 与会代表一致认为,我国教学论发展正处于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如何立足于现代社会发展的高度,对处于世纪转换之际的中国教学理论进行反思,系统科学地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教学论,这是摆在广大教学理论研究者面前非常迫切的任务。代表们充分肯定80年代以来我国教学理论研究所取得的成就,指出了面向21世纪的中国教学论研究所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的选择。 (一)80年代以来,我国教学理论与实践的进展 与会代表一致认为,80年代以来,教学理论与实践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教学论工作者主体意识增强,研究范围不断扩大,不断提出新问题,教学论对教学实践及改革实验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主要表现在:第一,分化与综合,教学论新的学科群的初步形成。由于学科的分化与综合,教学论已逐步形成一个具有学科群落、理论集块和多维结构的新格局,从而加强了理论的解释力和对实践的有效指导。第二,教学论理论基础的扩展,众多学科的参与和方法论的移植。人们已开始对教学理论问题进行跨学科的综合考察,从而有效地论证教学原理,说明教学方法以指导教学实践。第三,教学论研究课题的确立、论证以及教学观念的转变,对推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形式与教学方法的改革起到了重要作用。第四,教学论研究方法论的深刻变革,提高了教学论研究的理论概括程度,加强了教学理论的实际操作性。 (二)面向21世纪教学论发展的选择 与会代表在回顾和反思我国教学论发展历程,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指出了教学论研究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①教学论研究对象的封闭性。多年来,人们一直在探讨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并提出了多种看法,但仍没有突破强调“对象”的定义式研究。②教学理论体系的僵化性。表现在内容老化,缺乏对现实和实践的解释力。这不仅表现在概念范畴不够严谨,而且表现在对教学认识中主客体关系的理解和处理的失误。③现行教学论理性基础和实践的薄弱性。一方面抽象程度不高,不能反映概括各级各类学校,不同教学形态的特征。另一方面又缺乏发展的实践基础。这就给教学论的更新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困难。④教学论研究方法的单一性。整齐划一的求同思维,二元对立的认识框架,孤立、静止的线性研究,严重阻碍了教学论科学化和现代化的发展进程。 关于现代教学论的发展选择,代表们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发表了许多颇有见地的看法。主要有:①现代教学论要以新的视野,开拓自己特定的研究领域,构建新的理论框架。尤其是对现代教学认识的特质进行重新思考,揭示社会历史认识向个体认识转换的内在机制及外在条件。以实践活动与主体性作为构建自己理论体系的基石。②现代教学论要把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紧密结合起来,加强理论对实践的指导。③现代教学论研究要着眼于主体性教育与活动教学这一教改目标,建构自己的理论体系,突破以往那种单一的以学科课程为中心建立教学论的模式。把培养学生主体意识,促使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作为建构教学论学科体系的核心。④现代教学论应从理论与应用两个层面建构自己的学科体系。在认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时,应明确理论的应用与应用理论的不同。理论的应用是讲某种理论在实践中如何应用,应用理论是具体的理论形态。目前,虽然实践界抱怨“教学理论脱离教学实践”,但实际上教学论的理论抽象层次并不高。因而,现代教学论从理论与应用两个层面构建学科体系是非常必要的。⑤现代教学论必须注重教学技术手段的现代化研究,必须寻求高科技与教学论现代化的结合点。 二、学校教育课程改革和课程理论的研究 代表们对我国现阶段学校教育课程改革进行基本评价的同时,提出了迎接新世纪课程改革以及课程理论研究的对策。 代表们认为,80年代以来,我国课程改革已取得了一些成就,应予以肯定。主要体现在:第一,初步改变了学科课程一统天下的格局,活动课程,综合课程和潜在课程的研究与实验已取得了新的进展。第二,在课程体制上,把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两个层次,加强了课程设置的灵活性和课程管理的自主性。第三,加强了课程理论对课程改革的指导,使课程改革更富有理论基础。然而,问题也是明显的。比如,课程的价值取向仍过分强调社会,忽视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需要;活动课程、选修课在较大的范围内仍流于形式;课程体系的改革没有实质性的突破,缺乏面向未来的远大理论和长远的规划等等。 那么,课程改革如何迎接新的世纪呢?代表提出了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1.应将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尽快转移到主体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克服以往课程价值取向的片面性,努力追求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2.应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普通教育课程与职业教育课程的关系,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关系,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关系,显性课程与潜在课程的关系,实践课程与理论学科的关系,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的关系,坚持课程的现代化与综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