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农村学校课程改革的问题及对策

作 者:

作者简介:
骆小平 四川邻水县中小学教学研究室(邻水 638500)

原文出处:
教育发展研究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04 年 08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政府没有专项经费投入,课程改革困难重重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需要巨大的经费支撑。但是,西部农村由于经济落后财政困难,没有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行专项投入。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收取的杂费又非常低,财政又没有投入生均公用经费,因此,学校也没有经费投入到课程改革实验中去,给课改实验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1.由于学校经费紧缺,教师收入又普遍偏低,所以学校和教师购买的有关课程改革的书报杂志都很少,导致教师对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知之不多,特别是偏远乡镇的教师,对课程改革知道得就更少了。笔者调查了进行课改实验的5个县(市、区)的100所小学的1000位教师,有一本课改读物或一种刊物的占23.7%,有两本课改读物或两种刊物的占4.9%,没有这方面读物或刊物的占71.4%。

      2.由于学校经费紧缺,实验教师参加省、市、县级培训的人数很少。某县20所学校的485位实验教师,参加省级培训的有7%左右,参加市级培训的约26%(市级有些学科没有搞培训),县教育局对实验教师举行全员培训,但实际到位参加培训的教师只有75%左右。今秋开学之后,暑假参加培训的教师又有相当部分没有到实验年级任教。

      3.为了减少经费投入,有的实验区对小学教师编制进行了压缩,使小学教师人数大大减少,学校不得不安排每位教师把每个班的所有学科的教学任务全部承担。结果教师所有的工作时间都花在上课和批改作业上。研究教材的时间没有保证,教学的科目又多,研究的对象又是全新的课程,教师的备课只能是囫囵吞枣甚至没有备课。所以进行“包班”教学,教师没有时间精力研究教材和备课,只会导致教学过程穿新鞋走老路,最终使课程改革失败。据调查,部分实验区70~80%左右的班是实行“包班”教学。

      4.由于学校经费紧缺,教学设备装备不足。在某实验区内120所学校中,信息技术设备的装备情况是:5%的学校能基本满足正常教学的需要,30%左右的学校装备数量很少,能满足教学活动的半数需要,65%左右的学校没有装备。这就难以将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起来,就没有办法将课程改革走在前面的实验区开发出来的优秀案例,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再现出来,就没有办法使我们在实验过程中能站在先行者的肩膀上,少走弯路,节约时间,提高效率,保证质量。这将导致西部农村的县域教育和大城市以及其它经济发达地区的教育的差距更大,在一定范围实现均衡教育的目标将更加困难。信息技术教育是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对于培养学生适应信息时代需要的信息素养是非常重要的,但绝大多数学校基本的设备设施都没有,无法进行正常教学,信息技术教育将受到极为严峻的挑战。

      (二)传统观念的制约,给课程改革造成了很大的阻力

      我们国家现在是以工业经济为主体,农业经济和知识经济并存的社会形态,需要大量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所以,我们的教育就必须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要实现这种转变就必须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但是,由于应试教育影响较深,教师、校长的教学观、学习观、学生观是应试教育的,家长和社会人士的知识观、人才观是应试教育的,这为课程改革的实施造成了强大的阻力。

      (三)校点太多又分散,不易进行校本研究

      专家认为,教师个人、教师集体、校外专家是校本研究的三个核心要素,他们构成了校本研究的三位一体的关系。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校外专家的专业引领是开展校本研究和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三种基本力量。其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是同伴互助,它是指教师在自我反思的同时加强教师之间以及在课程实施等教学活动上的专业切磋、协调和合作。同伴互助的基本条件是,一个校点一个年级一个学科的任课教师要有两个以上。据调查,西部某县60所中心校所辖的村小或教学点,共有360多个。这些村小或教学点,一个年级只有一个任课教师,每一个村小或教学点就没有可能进行校本研究,并且他们都远离中心校,步行时间要30分钟至1个小时左右,甚至超过1个小时,所以,要把同一个年级的教师集中到中心校搞校本研究较为困难。

      (四)农村学校进行教育科研问题多、困难大

      农村学校进行教育科研的环境较差。一是基本没有经费投入,后勤保障较差;二是从事教育科研的教师没有得到基本的劳动报酬,积极性较差;三是教师教育科研的基本理论知识欠缺,素质较差;四是没有资料没有设备缺少实验场所,条件较差;五是少数人干部分人看,多数人既不干也不看,氛围较差。

      (五)小学实验教师群体的基本素质较差,严重制约着课程改革的进行

      通过对某县60所小学1408位实验教师的调查表明,在年龄、学历、职称和代课教师人数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多问题,严重制约着课程改革的进行。

      1.在年龄方面,在1408位教师中,30岁以下的383人,占实验教师总数的27.20%;30~50岁的705人,占实验教师总数的50.07%;50岁以上的320人,占实验教师总数的22.73%。在20~30岁这个年龄段,大多数人都要忙于恋爱结婚,用于学习和钻研业务的时间较少,加上刚从学校毕业不久,积累的经验较少,业务还不很熟悉。50岁以上的教师多数是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文革”时期的高、初中毕业生,是从代课教师转成民办教师,再从民办教师转成公办教师,所以他们中的绝大多数知识功底较差,知识结构老化。因此,参与课程改革实验的近一半的教师适应起来非常困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