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33X(2004)06-0006-03 一、教育现实: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分离 现代学校为了满足现代社会工业化、高效率的要求,在培养人才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在片面追求效率、极度追求程序化的过程中,受教育者纷纷带上“经济人”、“政治人”、“社会人”或“技术人”等单向度面具,被用一个模具塑造成简单的生产工具或整个生产机器中的各种零件。教师掌握着“标准答案”,被打扮成标准、规范和秩序的化身,俨然一副“工程师”的模样;学生被按“资质”分为三六九等,像一个个容器或初成品,等待着教师的灌注和加工。人的独创性、自主性被无情剥夺,教育过程的整体性和人的完整性遭到忽视。然而,教育过程实质上是人的生成过程,既有现实生活的限制也有未来发展的可能,既有教育者的价值引导也有受教育者的自主建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其中真正的“主人”:作为“自我实现者”,受教育者的人格个性、兴趣爱好、情绪情感、选择判断等该受到应有的尊重;作为“方便学习的人”,教育者也有权利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帮助受教育者的成长。教育者不仅仅是社会的“傀儡”,受教育者不仅仅是社会生产的准“工具”,他们之间也不仅仅是授与受、训与练的机械运作关系,而是处于生成过程中的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独立自主的人,带着自己的主观意志相互交往于教育过程中。正是因为他们各具特色的个性和发展的多样可能性,才使教育过程充满了生命活力。 我们现行的学校教育也将教育过程作了简单化、机械化的理解:设置的课程缺少想象和创造的空间,教学过程组织呈现划一、集中的特征,教育评价以唯一、精确和定时完成的答案为标准答案等等。而“人的群体和社会都是动态系统,而不是机械系统:它们的确定性不是由它们各部分之间的个人相互作用的决定性造成的,而是由它们各部分之间的个人统计性的相互关系造成的”[1]。这种“个人统计性”的存在是个人自主选择的结果。特别是现时代随着社会民主化程度的提高,青少年的自我意识和独立自主意识日益增强,使“现在的学生更加难教”,导致了教育过程的复杂性、非线性、偶然性等等。教育过程的多变、多样和多维,要求教育工作者应以积极的态度去应付一些偶然的因素和对待教育中主观意图的“失败”,要求他们运用自己的教育智慧去面对和处理许多根本无法预料的问题。我们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认为教育活动高于政治、经济等社会活动,将教育当作一门艺术。 随着“秩序”信念的普适化,人们往往企图将整个教育规约在某个具有普遍有效性的简单控制模型里。教育实践工作者总是要求教育理论工作者为其提供一个具体的教育“操作模式”,如果教育理论不能满足这一要求,那么这种理论就没与实践相结合。教育理论工作者为了避免这一“不太光彩”的评价,一般是通过在几所学校进行某种实验,然后总结出某个模式或具体操作程序,再将它推而广之。不管这种模式是否适合本地方的具体情况,一些学校总是不加批判地拿来为我所用。更为严重的是,大部分中小学校及其教师根本没有教育科研意识,完全照搬某种理论或严格遵从教育方针政策或“教学大纲”的规定行事。现在风行的“素质教育”和“减负”运动就是最好的说明。时下全国各中、小学的课程设置、课时安排、学生作业量、书包的重量等整齐划一。我们似乎也可以像法国的那位教育部长一样骄傲地说:我可以知道我国所有的学生现在在干什么。当然,我们并不反对“素质教育”、“减负”运动,而是不赞成这种无视各地实际情况的强制执行。任何教育理论只是片面的抽象,理论向实践的转化要视具体情况而定,需要教育实践工作者自己选择、思考和研究,不能将自己排除在教育科研之外。 教育关涉人的生命成长,其间既有物质生命的成长也有精神生命的养育,既有理智的活动也有情感的渲泄,既有科学知识的传授也有人生价值的关注,既有学生能力的提高也有其智慧的生长,既有共性的发展也有个性的张扬……教育活动具有某种程度的难以控制、无法计划、不可预测等特征。而现实中教育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被人为割裂。这与人们理性认识上的思维方式有关。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人们坚定了这样的信念:各种事物都处在一种因果关系链条之中,只要澄清了彼此的因果联系,就找到了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也就可以准确预测未来的结果。这一观念由自然科学蔓延至社会科学而成为认识世界的定势思维。教育实践中,功利主义倾向愈来愈严重,似乎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没有即时的社会效益,就不能称之为有效的教育;教育研究中,唯科学主义、唯理性主义愈演愈烈,甚至追求着数学化的精确,似乎没有实验确证、没有数据分析,就不能称之为教育科研。人们把“教育规律”的寻找等同于教育确定性的追求、甚至苛求,纷纷按照自然科学的模式探寻着教育中的因果关系,琢磨的是通过因果联系的寻找而为教育设计一个一劳永逸的操作方案,根本没有或很少意识到教育不确定性的存在,甚至为了达到预期的效果,而不惜人为地忽略或剔除某些起作用而无法把握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