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关心”

———种重在道德学习的德育模式

作 者:
班华 

作者简介:
班华,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南京 210097)

原文出处:
教育研究

内容提要:

“学会关心”,是21世纪的教育哲学,也是实践性的教育模式。“学会关心”在我国学校近十余年的教育实践过程,也是道德教育从“培养论”逐步转向“学习论”的过程。通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将对“学会关心”的教育指导概括为两个方面:营造关心性体系和进行道德学习的具体方式。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04 年 03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学会关心”是1989年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提出的教育思想,(注: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学会关心:21世纪的教育[J].教育研究,1990,(7).)在时间上似乎已经很“久远”了,但它已成为21世纪的教育主题之一。“学会关心”具有丰富的内涵,包容性极大。围绕这个世纪性的教育主题,我们进行过教育思考和教育实践。本文从道德学习的角度来论述“学会关心”的德育模式。

      一、作为教育理念的“学会关心”

      “学会关心”是20世纪80年代形成的一种教育理念。它是21世纪的教育哲学,是21世纪的教育世界观,同时也是一种实践性的教育模式。作为教育模式,其思想理论基础直接来源于“学会关心”的哲学。“学会关心”是极具涵盖率的教育理念,从其关心的对象说,包括了人对自己的关心、对他人的关心、对社会的关心、对自然的关心。作为一种伦理原则,既包括了调节人—人关系的准则,也包括了调节人—社会—自然关系的准则;涵盖了人、社会、自然等全球性问题,成为跨文化、跨地域的伦理原则。有学者把“学会关心的教育哲学”看作是一种“全球本位德育理论”。(注:王义高.评当前西方的德育导向与德育理论[J].比较教育研究,1994,(5).)

      “学会关心”的教育哲学体现了现时代的一种教育精神:教育应当领先于社会变革,人是教育的目的,教育应当人性化。随着21世纪的到来,各个国家或迟或早都要进入以知识经济和信息文明为主要特征的时代。“学会生存”与“学会关心”有一个共同的思想,就是为一个新世界培养新人。教育先行、教育为一个尚未存在的社会培养新人,这在人类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过去,全世界的教育制度总是成为各种趋势的追随者,而不是这些趋势的创造者。现在,教育应当领先于变革,而不是对变革作出反应;应当在帮助塑造一个人们期望的21世纪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注: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学会关心:21世纪的教育[J].教育研究,1990,(7).)

      “学会关心”反映了教育自身发展的人性化走向,表达了现代教育的“关爱”品格。“学会关心”包括关心其他物种、关心地球的生活条件等,它体现了对人生存环境的关心,也体现了对人的关心。“学会关心”教育的核心思想是对人的关心,尤其是对人的精神生活、精神发展的关心,我们称之为“精神关怀”。(注:班华.班主任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作用和特殊操作系统[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10).)它强调对人的精神关怀,强调以精神关怀培育关怀精神、以爱心培育爱心,是本研究的一个特点。

      “学会关心”教育是关怀整体人的“全人教育”,“学会关心”的理念充满着人的知情意统一的整体生命意味,它反对割裂知情意,把人肢解为“碎片人”。实施“学会关心”教育,根本目的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关心人的精神成长,培养学生的关爱精神和富有关爱精神的完全人格。

      “学会关心”对整体德性发展有重要意义。“关心”是一种心理品质,也是一种道德品质。“关心”作为一种心理品质,是以爱为基础的情感素质,也是对人和事物的态度,含有认知、情感、行为倾向三种心理成分,但态度不是行为(行动)本身,而是内部心理状态。“关心”作为一种道德品质,应当体现为行动。美国道德教育家哈什从一位科学家舍己救人的事实中概括出一种思想,即道德品质是由“关心”和“道德判断”、“道德行动”三个要素有机构成的。作为道德品质的“关心”包括关心的意识、关心的情感、关心的行动。“关心”品质是以情感为核心成分、知情意整合的品质,当它涉及社会道德领域,且价值内化达到最高水平的态度,就是道德品质。道德品质是一种特殊的心理品质,是心理品质在社会道德生活中的特殊表现。

      “关心”品质的形成离不开人的整体素质,同时又促进人整体素质的发展。“关心”作为人性的一个要素,是一种原始的、自发的质朴感情。“学会关心”的教育价值就在引导学生从原始的、自发的“关心”感情,提升到理性的、自觉的“关心”的感情,形成出自责任的“关心”品质(注: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8-21.),同时为整个德性的发展奠基。“关心”品质是人的基本品质之一。它具有以下特点:(1)基础性。对人的关心和同情是人品德形成的原点。英国道德教育家彼得斯认为“关心他人,在儿童生活较早时期就发展了,并不像正义或诚实那样要求同样水平的概念发展才发挥作用。”(注:彼得斯.道德发展与道德教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98.)“关心”作为一种情感素质是道德品质不可缺少的成份。关心或关爱的品质是其他优良品质的生长点和基础,或为其他优良品质形成奠基,或迁移到其他优良品质。俄国心理学家雅科布松认为各种关爱的情感,“好感、友谊、爱情、忠诚等情感,当它们在人的个性中占据重要位置时,一般会使人变得更温柔,更容易接受其他种情感”。(注:雅可布松.情感心理学[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7,170.)弗洛姆多次论及爱的“要素就是关心、责任、尊重和认识”。(注:弗洛姆.为自己的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104、114、129、278.)关心、责任、尊重、认识,这几方面是相关的,关心品质的形成能使人更好地学会负责、学会尊重、学会认识。因此,指导“学会关心”的教育,实际上也是探讨从“学会关心”切入,促进整体德性发展和自律道德人格形成的教育。(2)普遍性。关心是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品质。关心符合康德的可普遍化原理。人是生活在社会关系中的。人人都需要得到别人的关爱,人人也都需要关爱他人。关心或关爱的品质,对生活于任何社会中的任何人说,都是很重要的、很必需的,并不因为种族的不同、出身的贫富、社会地位的高低而有差异。(3)恒久性。关心自己和关心他人,作为一种伦理思想自古以来就一直存在着。“学会关心”的过程,是获得生命意义的过程,这是为任何时代、任何人所追求的。任何社会的、经济的、地理的变化都不会影响关心品质的存在。关爱、爱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流传至今,表明现代社会、现代人们仍然需要它。“学会关心”是对这些传统美德的继承与发扬,是蕴含着丰富的现时代精神、符合21世纪要求的伦理原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