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0-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13X(2003)06-0012-03 一、教育研究不仅要研究“真”问题,而且要有“真”态度 世界著名教育学专家、教育哲学家、“现象学教育学”的开创者马克斯·范梅南(Max Van Manen)在其《生活体验研究——人文科学视野中的教育学》中描述了如下一些荒谬但真实存在的现象:有的人为从事教育学术生涯而抛弃自己的妻子、孩子;有的人整天与孩子在一起却不知如何与女儿沟通,致使女儿滋长仇恨的心理;有的人声称自己沉醉于孩子的生活研究,却不能与孩子建立亲密的教育关系。这些教育中存在的具有极大讽刺性的实例,形成了教育研究领域“与孩子相处是一回事,讨论如何相处又是另一回事”的局面。对此,范梅南提出了一个教育研究中带有根本性的问题:“既然教育理论研究不能与日常生活的教育实践发生联系,教育理论研究的重要意义又何在?”[1](P193) 联系我国的教育研究现实,类似的现象并不少见。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其中有教育研究工作者所做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时至今日,我国的教育研究工作可谓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一派繁荣。面对这种大好局面,笔者却时常有这样的烦恼:既然我们有如此众多、如此完备的教育研究成果,为什么我们的现实教育却没有显著的改善?甚至有时还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在此,笔者决无意否认教育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也无意贬低那些对教育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研究者及他们的研究成果。笔者迷惑的是,如此众多而完备的教育研究成果,理应成为我们现实教育的改良剂和有力的助推器,从而不断促使我国的教育改革迈上新的台阶,取得更快更好的发展。然而,现实并非如此,我们为数不少的高中段教育仍然在死抓升学率,我们的校园仍会不时传出不和谐的声音。难道是我们的教育现实极其顽固、拒不接受这些完备的教育研究成果?还是我们的教育实践工作者没能把握好这些完备的教育研究成果的精髓而不能很好地实践?当然,笔者也清楚地知道,任何科研成果都有一定的转化过程,但事实决非如此。只要我们留意一下广大中小学校的校门,就会很容易地发现各种“科研基地”、“课题研究基地”、“项目基地”等,名目繁多的教育科研招牌赫然悬挂在各校的校门两边,这难道不能表明现实教育对各种教育科研成果的渴求吗?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没能使如此众多而完备的教育科研成果在现实教育情境中开花结果呢?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我们的教育研究成果本身存在着问题。仔细反思这如此众多的所谓完备的教育研究成果,我们不难发现,有不少“教育研究成果”仅仅是形式上的“成果”,或公之于世的文字上的“成果”,而非真正研究意义上的成果,它们可能是一些漂亮的文字,却毫无理论建构和指导实践的价值。 最近研读《教育研究》2002年第11期刊载的吴康宁老师的大作《教育研究应研究什么样的“问题”》一文,有一种清新的感觉。作者表达了一种教育研究者对教育研究现状的担忧和关怀,针砭时弊,倡导严谨的治学态度,非常令人钦佩。但笔者仍有一种意犹未尽之感,对教育研究而言,紧紧抓住了“教育理论的发展或教育实践的改善迫切需要去解释与解决,且研究者本人也有研究欲望与研究热情的“真”问题是非常不够的,因为“真”问题仅仅是研究的开始,而怎样去研究、抱着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去研究,才是决定日后研究成果的价值的关键因素。因此,笔者认为,教育研究不仅要研究“真”问题,而且要有“真”态度。只要我们怀着对“研究”工作的尊重,只要我们是真心地研究教育中的“真”问题,我们的教育研究成果就一定会在教育实践中开花结果。 那么,什么样的研究态度才能称得上是“真”的研究态度呢?或者说,我们如何判定自己的研究态度是“真”的还是“假”的?这看似一个非常模糊而难以具象化的问题,其答案早已存在于每一个研究者的头脑中。既如此,我们是否还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呢?笔者认为,在当前的教育研究领域,仍非常有必要明确这种教育研究的“真”态度。因为,只有明确了这种“真”的研究态度,我们才会杜绝那些毫无意义的“研究”,才能不断提高教育研究成果的“现实转化率”。 二、教育研究中的“真”态度 笔者认为,教育研究过程中的“真”态度体现在两个方面,即实事求是的态度和身体力行的态度。 (一)教育研究中“实事求是”的态度 实事求是是我们一贯提倡的工作态度,不仅在具体实际工作中需要实事求是,而且在理论研究工作中也应坚持实事求是。对教育研究而言,要充分体现其“真”的研究态度,就必须实事求是。 第一,研究者对自身的研究状况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对研究者而言,应当客观地估价自身的研究状况,即要做到对自己“心中有数”,有自知之明。只有清楚自己的研究兴趣、研究优势、研究动机及自己的研究能力等内在规定性因素,研究者才能据此确立可行的研究内容,才能避免选取那些“无根”或“无望”[2]的问题作为自己的研究内容。笔者并不反对研究者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进行教育研究,因为这是研究者进行教育研究的原初动力。但是,研究者不能仅仅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顾所研究问题的社会性效果,如果没有现实的需求,没有未来的可行性,再好的研究也只能是徒劳。笔者也不反对研究者在“扩大知名度”或“职称晋升”等利益驱动下而开展教育研究,但这种研究更应坚持实事求是,切忌无病呻吟、空洞乏味,或仅仅为了积攒“资本”而东拼西凑、言而无物。其实,也只有真正具有真知灼见的研究,才能不断扩大研究者的知名度,才能在职称评定中显现研究者的才华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