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上半叶中国学者对教育学学科独立性的研究

作 者:

作者简介:
侯怀银,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教授、博士 太原 030006

原文出处:
教育研究

内容提要:

本文就20世纪上半叶中国学者关于教育学学科独立性的探讨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回顾与反思,不仅考察了教育学是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的认识状况,而且对教育学的学科基础以及如何运用相关学科的成果去进行教育学学科建设的认识状况进行了具体的考察。作者指出,教育学要真正成为独立之学,必须形成自己独特的研究领域和范式,直面教育实践,从单纯的学科基础扩展到生活基础。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04 年 02 期

字号:

      一、问题的提出

      自王国维1901年从日本引进教育学以来,教育学一直受到人们的非难和怀疑,出现了教育学为“空谈、肤浅而无独立研究价值”的认识。到1926年,教育学“在学术中之位置,亦不为流俗所推崇”,“在知识界中了解教育学术之价值者,亦属寥寥不多见”,甚至“身为师范大学校长者,竟发师范大学不应设教育系之言”。(注:余家菊.师范教育[M].北京:中华书局,1926.)到20世纪30年代,基于对新教育失败的反思,一些学者把失败归因于教育学,不但不承认教育学为一门“科学”,而且不承认教育学为一种“学科”,认为“教育学无研究的价值”,(注:邱椿.教育崩溃的一个责任问题[J].独立评论,1932,(11).)大学中也不应设教育学院或教育系,因为“教育学自身不成一种严整的独立的训练”。(注:孟真.再谈几件教育问题[J].独立评论,1932,(20).)直到40年代,人们虽然深信教育学是一种值得研究的学问,但仍然不得不对教育学术被“轻视、怀疑及误会”现象发出感叹。(注:赵廷为.教育学术研究的重要性[J].教育杂志,1948,(4).)有的学者陷入苦闷:“教育行政当局也不重视教育研究,各种学术基金集中在自然科学与工程,甚至不愿意派遣研究教育的留学生”。(注:陈友松.五十年来美国之教育科学运动的贡献[J].教育杂志,1940,(9).)这些现象引发了对教育学学科独立性的思考。

      二、教育学是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围绕教育学学科独立性这个问题,在20世纪30-40年代主要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认识(注:程其保.中国教育问题总检讨[J].教育通讯,1948,(4).)。

      1.教育学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黄炎培等人士认为各种学术彼此均有关系,尤其是教育,以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为基础;它可以作为一个专门的问题,专设机关来研究,但不能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2.教育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姜琦、林本、赵廷为、常道直、艾伟、陈友松等大多数学者认为教育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主要基于以下两方面的原因。

      其一,教师职业具有专业性。在传统的认识看来,教师不过是教书匠,没有什么专业可言。陈友松认为这种观点是一种落伍的思想,“教育已成了极广博而专门化的学问”,指出,“我们养猪养牛、种树、对付犯罪的人都要积极求专门人才,讲究专门学术的研究,难道我们教养人类之花——儿童——就可以让不学无术的人去干吗?”(注:谷德.教育研究法[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9.)

      其二,教育学具有自己的研究对象和任务。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教育学有其自身的研究对象、目的与任务,不能被其他学科代替。但是,教育学存在着学科地位不高的现象,究其原因在于教育的学问“缺乏一种完备的科学的体系”。而最终原因是教育学未在专业化水平提高上下大功夫。教育研究者在研究时,“只在教育的小范围里兜圈子,而对于基础的学问,如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生物学等少有加以深刻的研究”;许多研究测验统计者,“连根本的教育观点尚未确定,崇尚科学方法,把教育的哲学研究完全忽略了”,没有“把教育学问真正价值显示出来”,(注:轶尘.教育的学问为什么给人家瞧不起[J].东方杂志,1933,(2).)但不能因此就否定教育学的学科独立性。

      教育学学科独立性的认识也涉及到教育学与相关学科关系问题。早在20世纪20年代末,孙振就明确指出:“教育学实不能与一切科学分离而独存者也”。(注:孙振.教育学讲义[M].上海,商务印书馆,1926.52.)30年代后,周予同也明确提出“教育学建筑于其他科学之上。”(注:周予同.中国现代教育史[M].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4.1.)到40年代后,范任宇还从教育研究和教育事业发展的角度提出教育学必须以相关学科为基础,对教育问题进行“综合的研究”。(注:范任宇.教育概论[M].上海:商务印书馆,1943.198-199.)

      一些教育学界以外的人士正是基于教育学与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基础学科的密切关系,把教育学仅仅作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而不同意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与这种观点相反的学者虽然也承认教育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但并不因此否认教育学的学科独立性。钱亦石明确提出:“教育学虽已成为独立的科学,可是其中所蕴涵的原理并非与别种科学绝缘。”(注:钱亦石.现代教育原理[M].北京:中华书局,1934.)陈友松还对此进行了具体的阐述。在他看来,虽然教育学“本身无所不包”,但学问之间具有“互赖性和统一性”,而且不能“把学问的分类方法和人生绝了缘”。他认为“学问不是为学问而学问,乃是为人生的”,而教育正是“人生最大的需要之一”,因此“有成一门学问之必要”。(注:谷德.教育研究法[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9.)

      由此可见,主张教育学是一门独立学科的学者实际上在强调教育学独立性的前提下,形成了两方面的认识:其一,教育学不能因为强调自身的独立性就拒绝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其二,教育学借助于其他学科的力量不会影响其学科的独立性。“世间实在没有一种自足而无待外求之学术,教育既以人类全体经验(全部文化资产)为其取材范围,故与其他学科之关系,自然倍觉亲切绝对不致损伤教育学术之独立性”,(注:常道直.关于教育学系课程的根本理论[J].高等教育季刊,1942,(4).)如何使教育学成为“独立”之学实际上在教育学引进之日起就成为不少学者的理想追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