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内蒙古文学批评与理论建设

作 者:

作者简介:
高明霞,女,蒙古族,内蒙古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内蒙古大学 人文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1

原文出处: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内容提要:

新时期初,文学批评在追寻文学本体面貌的同时,必须发挥引来思想解放的舆论导向功能。文学批评理论与方法的探索,为这一学科的建设做出了可喜的贡献。文学民族性问题,是内蒙古文学批评传统的话题,在新时期走向宏放和深入。在民族文学研究方面,将蒙古族文学建设推向新的高度,对内蒙古当代文学展开全方位研究,达斡尔族第一次拥有了自己的文学史。文学理论自身建设方面,一个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主导,观念和方法多维开放的格局正在形成。


期刊代号:J1
分类名称:文艺理论
复印期号:2003 年 12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5281(2003)05-0084-04

      新时期内蒙古文学批评与理论,在中国拨乱反正、改革开放、多元文化撞碰融汇的历史大变革中,文学批评观念和方法日趋多元化的总体态势,立足内蒙古文学创作实践,弘扬文学民族特征,注重民族文学建设,坚持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主导地位,努力探索多维开放的文艺学科建构,是新时期内蒙古文学批评和理论研究鲜明的思想标志。

      一、为文学正名,开拓文学批评理论与方法

      文学的本体要求与政治功利目的两个方面的辩证统一,是新时期开始阶段文学批评必然的价值取向。眼下有些理论文章在反思20世纪文学批评时,将80年代中期前的文学批评称为“泛政治化的批评”,并特别指出:“20世纪70~80年代之交,泛政治化批评在思想解放、改革开放的政治语境中,得以‘拨乱反正’和‘正本清源’,但当时的批评界从批评的主体到对象间,还隐留着较为浓厚的政治信息,也就是说文学批评尚未摆脱政治的干扰和影响。”[1](P68)文学批评单纯地言说政治固然是自身存在价值的失落,但完全剥离文学批评与特定时期政治斗争的联系,只关注文学本体,恐怕很难取得文学的审美性和自由性。新时期初,处于社会重大转型期的文学批评,在解放文学生产力、恢复文学本体特征、解开扼制文学的枷锁、扫清文学前进的道路方面发挥了不可回避的作用。这一作用,是在政治解放的价值导向中实现的。

      从文化专制中获得解放的文学批评,在为文艺正名的同时,也进行着自身的反思。周天红的《磨刀石·棍子》、周宗达的《再评〈茫茫的草原〉——对“四人帮”批评的批评》等文章,从文学批评的角度清算极“左”思想,引发文学批评形态和职能的反思。1980年代中期,中国文坛掀起文学批评方法热,标明文学批评本体意识觉醒,文学批评的学科意识初显端倪。从批评的对象看,“伤痕文学”、“改革文学”、“寻根文学”接踵登场,新的艺术方法和手段不断冲击着传统的文学观念和创作方法,以往单一的社会学批评日显局促,文学批评的变革势在必行;从批评自身而言,西方文学批评理论的涌入,开阔了批评家的理论视野,激发了文学批评自身形态建设活力。强烈的更新变革意识,超越文本诠释,注重文学批评学理性建构的态势,是这一时期内蒙古文学批评的一个突出特征。白桦林率先切入这一话题,《文学研究中的系统科学方法》一文结合对《红楼梦》、《人间喜剧》、《阿Q正传》等经典作品的分析,介绍了系统科学方法在文学研究中的意义。随之,文艺批评问题成为热点论题,奎曾、张锦贻、班澜、徐英等中青年学者的论文,从不同的侧面指向文学批评方法和观念改革,表现出学术的敏感和锐意创新的文学批评理念。班澜、王晓秦深切感受到“面对宽广世界,文学起飞需要批评方法的劲翮”[2](P288)。他们共同撰写的《外国现代批评方法纵览》一书,全面评价了20世纪西方具有广泛影响的八种文学批评模式,以敏快的步履参与到了全国性的文学批评理论建设中。由于作者扎实的文学理论功底和英文水平,该书译介与论说、理论与文本分析融会贯通,简明扼要,具有较强的学术性和实践指导性。文学批评方法热降温后,内蒙古批评家建构文学批评方法论的探索仍在延伸。巩富的《文学批评的实用方法》一书,总结了中外文学史上若干文学批评方法,着眼“实用”,将方法论的评介与文本分析相结合,突出了方法的可操作性。199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批评日益成熟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内蒙古文学批评理论与方法的探索,为这一学科的建设做出了可喜的贡献。

      更多的文学评论工作者则在其批评实践中,运用新的观念和方法阐释分析各种文学现象,从而使内蒙古文学批评表现出开阔宏放的视野、灵活多样的方法、个性鲜明的话语,批评文本异彩纷呈,文学批评不再扮演作品的附庸角色,文学批评也在创造审美价值和社会意义,对作品的认识更为深入和多面。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批评界的一批女性:张锦贻、托娅、彩娜、郭培筠、黄薇……,她们自觉自如地借鉴“女权主义批评”的理论和方法,从女性的视角出发,结合历史批评、文化批评、心理批评等多种方法,探讨女性文学、女性电影、儿童文学和内蒙古文学,成为新时期内蒙古文学批评中十分重要的领域。

      二、坚持民族传统,深化文学民族性研究

      文学的民族性问题,是内蒙古文学批评传统的话题,受到各时期批评家的共同关注,内蒙古文学批评因此产生了民族和地域性的文化特征。文学民族性问题的提出,得之于内蒙古丰厚的文化资源,这一话题的不断展开,促动和提升着文学创作的民族特征、民族风格的自觉追求。在新时期,对文学民族性的思考走向宏放和深入,体现了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理论和批评贴近社会与文学变革,切合文学形态创新的时代风貌。

      新时期初,内蒙古文学批评在回顾总结内蒙古文学创作实绩的过程中,开始了着力弘扬文学民族特征和民族风格的理论探索。20世纪七八十年代之交的评论文章和理论文章,表现了对文学民族性问题的极大关注。“文革”刚结束、百废待兴时,内蒙古大学和内蒙古师范学院(现内蒙古师范大学)积极倡导组织边疆少数民族地区14所高校共同编写了《文学基础理论》,其中温小钰撰写“文学的民族特征”一章。以往文学理论教材对文学民族性的阐述颇为空泛。温小钰广泛引征中外文学和中国各民族文学资料,条分缕析,从地缘文化传统、民族心理素质等多方面展开论说,使文学民族性的基本原理得以突破性的确立。梁一孺的《文艺民族化论稿》是一部重要的理论专著。本书通过多民族文学的比较分析,深入到民族审美文化心理,探讨文学民族化的规律,对文学民族性问题给予了较系统的理论建构。

      1980年代中期,一场关于“草原文学”的学术讨论,在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外来文学与本土文学相互碰撞和融合的文化新潮中,围绕着内蒙古文学是否形成民族或地域流派问题展开争鸣。这次讨论揭示出文学民族特征相对的稳定性与时代性二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从而深化了文学民族性的理论认识。

      “经济文化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文学艺术”问题,是文学理论领域和美学领域十分关注的问题。宋生贵提出:“发扬和发展包括民族艺术在内的地区性民族文化,则是全球化背景下的积极选择”,同时指出:“包括民族艺术在内的地区性民族文化本身正面临的严峻的挑战和冲击,而且事实上已遭遇到了其生存与发展空间被挤占等困境。”[3](P82)从生态环境、文化价值、审美需求、文化规律等多个角度强化“民族文化生态优化”的思想张力,扩大了文学批评的视野和研究范围,使文艺民族化问题走向思辨性的美学理论建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