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I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957(2003)04-048-06 中外文论史的发展历程表明,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哲学,一个时代也有建立在某些哲学基础上的各种文艺观念;由于人类社会历史进程是曲折、复杂和螺旋式上升的,因而不同时代哲学与文艺理论批评的关系也显现出不尽相同的特征。以西方为例,从20世纪起,科学和哲学并存,虽各有消长,此伏彼起,但多元格局始终未能打破,以致文艺理论批评的观念和方法十分驳杂,包括心理分析的、自然主义的、实用主义的、现象学的、符号学的、结构主义的、新批评派的、社会历史的、精神历史的和文化人类学的,不一而足。对于众多哲学、美学思潮和文艺理论批评流派,如果我们不是像以往曾经出现过的那样,持绝对论和形而上学的态度,而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方法论为指导,联系文艺实践的发展去审视、辨析,就会发现,它们均具有各自的“片面性”真理,从某些方面拓展了哲学、美学和文艺学的研究。 一 我们以为,在当今各种哲学、美学和文艺理论批评相互碰撞与对话的新时代,重新认识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对中国文论创新、发展的指导意义,首先是基于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超越传统哲学的新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系,为人们认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提供了宏观把握的科学钥匙。对于文论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体系的指导作用,突出地体现在它能够引导人们从总体和发展上认识当代文论构建的特质与走向,辩证综合地揭示多元文论格局的相互关系及价值、局限,使文艺基本理论的创新、拓展适应人类文明演进的客观要求。 对此,人们都有切身的感受。例如在我国新时期文论现代性嬗变的探索中,就曾出现过坚持文学反映论与倡导主体性文学论和人类学本体论之间的论争。在彼此交锋和对话中,有的学人把哲学反映论的思想发挥到极致,看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的根本,从而指责文学主体论、本体论的提出是西方现代以来人本主义哲学的翻版及在文艺基本问题上的体现。随着对话、论争的深入,一些学人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完整严密的体系中发现,把反映论与主体论相对立的观点并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精神实质,明确指出唯物反映论固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内容,但并非仅限于此;这个新的哲学世界观,更是一种实践论哲学。因而主张从实践的观点来理解人和社会存在,强调从主体、主观方面来理解实践,特别重视主体在整个认识与实践过程中的作用。正如马克思在评价费尔巴哈的哲学时所说:“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所以,结果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1](P48)马克思主义在哲学基本问题上所阐述的理论方法,始终立足于人的对象化实践。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里,马克思就已经指出了主体之所以是主体,是因为他是对象性的主体,即只有在人的对象化活动中才表现为主体,同时,只有对象化的客体存在,才能确证主体的存在及其意义。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中的主体性,包含主体自身的本质力量和客观的本质力量的相互生成,主体的内在需要与认识客观规律的不断建构的过程。其中,主体论、本体论(存在论)和认识论相统一的中介是价值论,价值是主体需要和客体对象之间的关系范畴。一切主体价值的实现,都是在人类不断发展的实践中完成的。可见,马克思主义的主体性观念是一个内涵丰富、结构多层的系统。只有不断吸纳、扬弃现当代新哲学中的主体性思想,马克思主义主体性观念的内涵和结构才能不断丰富完善;同时避免现当代人本主义哲学从反叛传统理性和形而上学,而走向与新理性构建相悖的非理性主义的极端。这个例证进一步提醒我们,不能离开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严密统一的科学性,去孤立静止地理解、阐释马列原著中的具体概念和范畴,而应立足其哲学方法论体系提供的宏阔视域和基本理论方法,不断同人类精神文明发展中的新理论、新成果进行对话与交流,彰显马克思主义对文艺基本理论创新、发展的指导作用。 正因为越来越多的学人立足于马克思主义提供的宏观把握研究对象的理论方法,因而不仅在文艺的审美反映与主体创造的问题上,而且在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的关系的研究上也获得了理论的深化与拓展,即不再像过去那样囿于马克思恩格斯论著中的现实主义论述和社会学视角与方法,而且着眼于文艺的整体关系,重视文化学、文艺心理学的视角与方法,从而构成了多种视角相互观照与作用的阐释系统:现实主义侧重于客观世界和现实人生的真实描写;现代主义侧重于心灵世界、特别是人的主观感受和精神历程的真实表现。这两种文艺“真实观”,以不同的方式、特点体现了文艺重在描写和表现人的性格、命运的现实状态,凸显了现实主义文艺思想与现代主义文艺思想之间悖立与融合的复杂关系,引发人们在反思历史、面向未来的理论创新中,坚持文艺研究的辩证综合思维。事实上,19世纪西方涌现的文学巨匠,如斯丹达尔、列夫·托尔斯泰和陀斯妥也夫斯基,都是描写社会现实与人物心理的大师。列夫·托尔斯泰的现实主义创作中的“心灵辩证法”,绝不仅仅是一种文艺的社会学描写,尤其突出了人物的心理表现和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20世纪以降,一些成就卓著的现实主义作家(如海明威、马尔克斯等人),除了承续上述现实主义大师关注社会、人生的创作路径外,更吸纳了现代社会文化变革的新思想,在刻画人物心理时,普遍地把描写的重心转向主观化、内向化,注重开掘人物的深层意识,塑造出人物的多层而复杂的性格。至于现代主义作家,也没有完全脱离对社会人生的关注,而是更多地借助现代以来的科学文化成果,尤其是心理学、语言学的最新成果,竭力挖掘、发现人的潜意识,从而创立了内心独白、自由联想、时空倒错、意识流动,以及将梦幻与真实、主观与客观、神话与现实相交错的荒诞等表现手法,极大地扩展了传统文学(特别是小说)的表现方法。总之,中外文艺现代以来嬗变的历史充分证明,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系为我们探求文艺的特点和规律所提供的理论方法,就是要着眼于研究对象的整体的系统构成,即文艺对人和现实的观照和表现,是充满多维度、多层次的复杂的建构,或者侧重于客观世界和社会现实,从而强调文学的社会学—心理学研究;或者侧重于人的心灵世界,从而强调文学的心理学—社会学研究。而这些不同方面的侧重,又总是相互包容而非完全对立的。正因为如此,才有了特定文化语境下多种文学风格、流派的争妍斗艳,才能形成多元文艺理论思潮对话与交流的创新发展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