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0-0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853(2002)01-078-06 当前,在世界范围内,政治、经济、科技、思想、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已发生深刻的变化。人们正在探索现代性的问题,而且还在探索二战之后信息产业发展的形势下,思想文化领域的后现代特点。我国新时期以来,国家正式提出“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并经过二十多年的奋斗,取得辉煌成就,各个方面都发生深刻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美育学科应与时俱进,主动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社会现实,注入新的时代内容。因此,当前美育学科不仅应很好地继承历史上的成果,而且更应面向现实,很好地研究美育现代性问题。 一 美育现代性的提出是20世纪后半期的事情。1988年春,美国艺术资助部门公布了历时两年才完成的艺术教育状况研究报告——《走向文明:艺术教育报告》。这个报告对美国艺术教育现状作出评估,认为“今日美国的问题是缺乏基本的艺术教育”,并指出艺术教育的目标是“引导所有学生培养一种文明世界的艺术感,一种艺术过程中的创造力,一种从事艺术交流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鉴别艺术产品必不可少的评判能力。”[1](P1-2)这是美国从20世纪50年代进入后工业经济时代之后,对工具理性膨胀所导致的应试教育进行深刻反思的结果,要求在新的时代培养学生具有一种“文明世界的艺术感”,即在当代经济与社会文明条件下所必备的审美态度和审美能力。1994年,美国众参两院通过《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把艺术增列为基础教育中的“核心学科”。同年,美国出版了在政府直接干预下由音乐、舞蹈、戏剧和视觉艺术四门艺术教育的全国性组织研制的《艺术教育国家标准》。由此可见,在美国的当代教育中,把美育放在何等重要的突出位置。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面对现代化的紧迫任务,将素质教育提到议事日程,从而重视作为素质教育重要组织部分的审美教育。1997年,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指出:“美育,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青少年进行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因为,美育不仅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手段,也是人类实现自身美化、完善人格塑造的重要途径。美育有着独特的功能和作用,这是其它教育所无法替代的。”(注:转引自伍春霖主编《大学美育》序言第1页,高教出版社,1997) 1996年6月,我国召开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发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将美育作为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同德智体其他各育一起提到关系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高度。无论是“文明世界的艺术感”,还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都是现代社会对美育提出的要求,从而开始并逐步深化了美育现代性的实践和探索。 第一,美育现代性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当前,已逐步进入了以信息产业为标志的知识经济时代。美国大体是20世纪50年代开始步入知识经济时代。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速度也很快。江泽民主席1998年在北大百年校庆会上指出,“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在这样的时代特别需要创新的人才、创新的素质。因为,创新是一个民族前进的不竭的动力。而在创新的素质中最重要的一个素质就是想象力。想象力是一种由此及彼、由不知到知的发散思维能力,它是科学创造中最重要的因素。而在想象力的培养中,审美教育是最主要的途径。 第二,美育现代性是当前教育现代化的需要。目前,世界范畴内正在经历着教育现代化的巨变。其主要内涵是由应试教育逐步转向素质教育。这样的转变,使美育的作用以前所未有之势凸现出来。因为,在应试教育之中,美育没有其地位。而在素质教育当中,美育却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的素质教育,就从文化素质教育开始,而文化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就是艺术教育。当然,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深入推进,美育的地位和作用还会进一步提升。 第三,美育现代性是现代化过程中人文精神补缺的需要。我国正在实现空前规模的四个现代化,这是中华民族得以振兴的重要步骤。而现代化的过程,即是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的过程。这是不可超越的。市场化、工业化和城市化一方面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也有其负面影响。诸如市场化所导致的市场本位、金钱拜物,工业化所导致的工具理性膨胀,城市化所导致的精神疾患蔓延等等。这都是资本主义国家在现代化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从目前来看,在我国现代化过程中这些问题也难以避免。这些问题都有一个共同性,那就是人文精神的缺失。而审美教育就是人文精神的培养与发扬,可以在现代化过程中对于种种人文精神缺失的现象起到补缺作用。 二 现代经济发展逐步呈现出以信息技术占据主导地位的趋势,信息产业逐步成为标志性产业。机器设备等生产工具的作用逐步被知识与信息所取代。这样的状况,常常被称作“后工业时代”或“知识经济时代”。美国大体从20世纪50年代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十分迅速,知识经济初见端倪。在知识经济时代,有知识的劳动者的地位大大突现出来。审美教育的作用也显示出前所未有的重要性。因为美育的主要功能是审美力的培养。而审美力的重要内涵则是想象力。想象力同样是科学创新中不可或缺的方面,而且愈来愈显示其重要性。所谓想象力就是从原有形象创造出新的形象的能力,因而是一种举一反三的创造能力。这种想象力不仅在艺术的创造和欣赏中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在科学研究中也具有重要作用。作为一种凭借直观形象的模拟和类推,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不可缺少的“发散思维”能力。它可以补充事实链条中不足的和尚未发现的环节,使科学家借以提出并印证其“假设”。而且,想象力是一种幻想,而这种幻想甚至在数学研究中也是不可缺少的。因此,爱因斯坦指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2](P284)在当前,信息科技的发展中,想象力同样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信息科技产业主要是软件的开发与生产及其通过信息网络的迅速传播。想象力在知识的组编中具有重要作用。利奥塔提出:“这种将零落还原为独立的知识,系统化地组接并清晰表达的能力就是想象力。想象力的主要特质就是速度。”[3](P153)再就是知识创新的决策分析能力,也常常凭借带有直觉性的想象力。利奥塔认为:“依靠于想象力,我们可以创造新的越位,以至改变游戏规则。”[3](P154)如果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话,那么作为科技创新能力重要组成部分的想象力也是一种生产力。马尔库塞由此断言:“艺术也将在物质改造中成为一种生产力。”[4](P1021)由上述可知,审美力,不仅包括重要的文化素质,而且包括重要的科学素质。由此,美育兼具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功能,这是已被大量事实充分证明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