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举史上的最后一科乡试

作 者:

作者简介:
刘海峰(1959-),男,福建惠安人,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历史学博士。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福建 厦门 361005

原文出处:
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

内容提要:

乡试是中国科举史上各级考试中最迟出现的一级考试,也是竞争最为激烈的一级考试,而且还是最早退出历史舞台的一级考试。乡试是各省人文教育活动的重大事件,对区域政治、文化、教育、民风等许多方面都产生过深刻的影响。末科乡试的考试内容已脱离了八股取士的格局,改为讲求经世致用。尽管科举制已进行了旷古未有的改革,从考试的内容到形式都试图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但仍然无法逃避灭亡的命运。在当时科举与学堂难以协调发展的情况下,最终导致了废科举兴学堂的结局。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03 年 1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G40-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8-0460(2003)05-0021-06

      整整100年前,举行了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科乡试。光绪二十九年(1903)是癸卯年,在中国科举史上是很特殊的一年。按科举成式是三年一个周期,乡试之年是没有会试和殿试的,但该年不仅在三月举行了“补行辛丑壬寅恩正并科会试”,五月举行殿试,而且在六月举行了经济特科考试。八月(1903年9月底至10月初),各省又举行恩科乡试,而当时一般人都没有想到这竟然成为1300年中国科举史上的末科乡试。

      乡试是中国科举史上各层级考试中最迟出现的一级考试,也是竞争最为激烈的一级考试,而且还是最早退出历史舞台的一级考试。中国科举制虽然到1905年才正式被废止,但乡试和会试是三年举行一次,1905年不是“大比之年”,此前一年即1904年举行的光绪三十年甲辰恩科会试就成为最后一科会试,而1903年举行的光绪二十九年癸卯恩科乡试则成为最后一科乡试。如此算来,中国历史上最后一科乡试至今正好一百年。在一个世纪之后的今天,探讨历史上乡试的形成及其影响,回顾末科乡试的历程及相关科举革废的动议,对我们反思科举制的功过和废科举的影响,都具有特别的意义。中国学术界即将于2005年迎来“科举制百年祭”的重要时刻,对中国科举制的尾声之一——1903年末科乡试作一世纪回顾,便是意在揭开废科举百年祭的序幕。

      一、乡试的形成与影响

      乡试的本意是地方一级的举送考试。唐代科举考生有两个来源,一是中央和地方官学的“生员”,一是由府州考试选拔自学成才的举子,称为“乡贡”。唐代各地举子要获得参加中央省试的资格,通常需经过县、府(州)两级地方的考试。府州一级的选拔考试称为“解试”,意为解送举人入京的考试。不过,唐五代获得府州解送资格的举人并没有其他特权或待遇。从宋代以后,解试合格的举人尤其是曾多次被举送参加省试的举人,逐渐获得一定的身份地位,例如可以补充担任地方的摄官、可以为参加解试的其他举子担保、可以免服丁役等。[1](p297-313)金朝科举分为乡试、府试、会试、御试四级,金章宗明昌元年(1190),因考虑到“举人四试而乡试似为虚设”,将乡试罢去。[2](P1136)当时是以县试为乡试,洪皓《松漠纪闻续》说:“金人科举,先于诸州分县赴试,号乡试。”乡试之名始于金朝,不过,我们通常所说的省一级的乡试则是始于元代。

      元仁宗皇庆二年(1313),在中断科举多年之后,终于重建科举考试制度。当时科举分为乡试、会试、御试三级。元代已开始设立省一级的行政区划,其乡试虽也是地方性的选拔考试,但已是省一级的考试,而没有府州一级的考试。元代乡试按11行省、2处宣慰司、4处直隶省部路共17处举行。元代乡试三场的日期和考试内容,据《元史·选举志》载为:“乡试,八月二十日,蒙古、色目人,试经问五条;汉人、南人,明经经疑二问,经义一道。二十三日,蒙古、色目人,试策一道;汉人、南人,古赋诏诰章表内科一道。二十六日,汉人、南人,试策一道。”[3](P2020)

      明清时期科举大体分为童生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级,其中乡试是省一级的考试。乡试又称为乡闱,在南、北直隶(南京和北京)及各省省会贡院举行,据明代张弘道、张凝道《皇明三元考》和张朝瑞《皇明贡举考》所载,明初洪武三年(1370)、四年各设12个,洪武五年设13个乡试贡院,从洪武十七年(1384)开始,明代多数时间乡试设有14个贡院,至嘉靖十六年(1537)云南和贵州分闱,此后到明末各科都有15个闱场。据法式善《清秘述闻》、王家相等《清秘述闻续》、徐沅等《清秘述闻再续》所录,清代乡试闱场也是从少到多,顺治二年(1645)乡试仅有6个场所,到顺治十七年(1660)后设15个乡试贡院;雍正二年(1724)湖广分闱,湖南与湖北分设贡院,光绪元年(1875)甘肃从陕西分闱之后,全国共有17个乡试闱场。乡试每三年一次,通常在子、卯、午、酉年,考试的时间是在农历八月初九、十二和十五日三天,又称为秋闱、秋试、秋榜、桂榜,也叫“大比”。清代还在皇帝登基、大寿等喜庆的年份特别举行乡试,称为乡试恩科。乡试是由皇帝任命的正、副主考官主持,凡是本省各府州县的生员、监生、贡生等,经科试合格都可以参加考试。考试中选者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

      从明初开始,除了继续参加会试以外,举人也有入仕的资格,已成为具有特定身份地位的一种出身。明代举人阶层的形成经历了一个过程,[4]但总体而言,明清时期举人在社会上地位相当高,获得举人科名是令人羡慕的快事。为了实现中举的梦想,不知有多少士人上演过一出出人生悲喜剧。乡试对广大与考的秀才个人是一件大事,对地方来说则是各省人文教育活动的重大事件,对明清两代区域政治、文化、教育、民风等许多方面都产生过深刻的影响。

      (一)乡试是科举系统中影响最大的一级考试。明清时期所说的“科举”最经常是指乡试,特指的“科举”便是参加乡试的科举生员。乡试虽然分省考试,但统一时间,统一步调,统一考试大纲(尽管考题不一),实际上是一种全国统一组织的考试。为了在同一时间开考,边远省份的主考官往往须提前2个月从京城动身前往该省贡院。大比之年的八月前后,各个举行乡试的省会城市都以乡试为中心话题。同治三年(1864),有位西方人曾详细地描述了当年广东乡试激动人心的情形,谈到省城广州在乡试到来之际,“无论是在富人华丽的邸宅中,或是在穷人肮脏的陋室中,没有其他事物被人们思考和谈论。在每个商店,在每个货栈,在街头的贫民中,在公共场所的人群中,使说话者和听众罕见地兴高采烈的,只有一个完全吸引人的话题。每个人都知道某人在将要进入贡院的名单中,不同举子的名字在那些熟悉他们各人特长的人们中被议论着。每个演说者都有一个关于他看到或听到的人的故事,谁通过贡院的关口获得了运气和声望,通过他们自身名望的显赫,在所有他们的宗族中提高了地位。繁忙的城市被一种更热闹的生活搅动了。”[5]由于清代广东盛行猜测中举者姓氏的“闱姓”赌榜风俗,广东人尤其热中于谈论乡试话题,但其他各省社会上对乡试的关注程度也差不了多少。以乡试为代表的科举制对各地教育、民风、习俗乃至社会心理等许多方面都曾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