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学视野观照下的课堂文化

作 者:

作者简介:
王铁群(1972-),女,讲师,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教育管理、教育社会学研究。宁波大学 师范学院,浙江 宁波 315010 张世波(1972-),男,讲师,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教育信息技术学研究。宁波大学 师范学院,浙江 宁波 315010

原文出处:
教育科学

内容提要:

课堂文化是课堂教学中规范、价值、信仰和表意象征符号的复合体。课堂文化冲突是普遍地、必然地存在着。课堂文化结构是复杂而多元的。本文从社会学角度分析课堂文化的生成状态,为构建课堂教学的秩序与均衡提供借鉴。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03 年 1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G40-0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064(2003)04-0021-03

      一、课堂文化

      如果说学校是向未来一代传递社会文化的主要法定机构,那么课堂则是这种文化在学校中运作的主要社会场所。所谓社会文化,按照英国杰出的人类学家泰勒(E.B.Tylor)的界定,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包括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习惯的综合体”[1]。基于这样的一个界定,我们这里所谈的文化是指精神方面的文化,“其组成要素有四种:规范、价值、信仰和表意象征符号”[2]。据此,课堂教学中的社会文化就可视为课堂教学中规范、价值、信仰和表意象征符号的复合体。

      就教育的价值取向而言,课堂教学中的社会文化应该是规范文化,是一种符合社会期待、体现着社会对课堂文化的正式要求的文化,它既包括以国家正式文件的形式被明确规定下来的,如课程标准、课程计划等,也包括课堂行为中约定俗成的、符合社会要求但无明文规定的那些行为方式以及表征符号等,如汉语拼音教学中的儿歌和用手指表示的符号。就资源的表现形态而言,课堂教学中的社会文化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将课堂内的规范文化与非规范文化、主动文化与受抑文化、学术性文化与日常性文化形成同构的、共享的整合状态。然而我们运用社会学的视野,发现课堂文化的生成未必都能达到整合状态;课堂中经过教师价值取向筛选、过滤、加工过的文化未必都是规范文化,有的是非规范文化,有的甚至是反社会文化。另外学生起初从家庭背景中带来的文化也未必全是非规范文化,与社会价值取向同构的家庭教育也能使学生在入学前就获得规范文化成分,如诚实、勤劳、爱国等。因此,不能把规范文化与教师文化等同起来,也不能把非规范文化与学生文化完全等同起来。由此也可推论,课堂教学中教师文化、学生选择、社会规范这三者存在着差异。

      美国学者麦克内尔(McNeil,L.M.)曾以美国四所高中为对象进行了人种志方法论的研究。结果发现:教师通过教学过程抗拒了以社会控制作为主要内容的教育目标,提供给学生与教材内容相反的教师的个人知识,麦克内尔将这种现象称之为“控制的矛盾”[3]。英国的课程专家菲利浦·泰勒认为,教师进行教学活动时,要采取一定的方式,由此创设出一种“课程文化”(a curriculum culture)[4],这种文化就未必符合社会规范文化的要求。例如,课堂中有些教师对学生的理解进行严格的控制,不让学生超出教师预期范围的想法,其实这种课程文化就带有较强的权力主义,这和社会规范文化是背道而驰的。

      二、课堂文化的生成类型

      基于以上的认识,笔者认为课堂文化的生成不可能达到一统的整合状态。课堂文化冲突是普遍地、必然地存在着。当然对课堂教学的秩序与均衡的把握,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追求。教师是课堂文化的主要传播者、评价者,社会的规范、期待需要通过教师来实现。学生是课堂文化的参与者和直接受益者。于是我们从教师期待、学生期待与社会期待这三个维度来诠释课堂文化生成类型。

      (一)同构与共享型

      这种课堂文化是教师期待、学生期待与社会期待三者的和谐统一。就价值体系而言,这种课堂文化是教师规范文化和社会主导价值的同构与整合,反映了社会规范在课堂教学的认同与内化。我国当前课堂教学从表面的短期的评价结果看,如学生的作业、作文、应考成绩等,文化生成以这种类型占主导,学生尤其是小学生所表现出的文化特质总体上既符合教师期待、又符合社会规范。

      例如,某小学四年级某班上《张海迪和她的妹妹》一课,课文中描写海迪制止妹妹海燕摘花,并告诉海燕:“花是一种美的东西,人的心灵应该象花一样美。”正值春暖花开的季节,于是课后教师让全班同学以“美丽的花”为主题写一篇作文,结果全班60位同学没有一篇是不赞美花的。有的写“花给我们希望、给我们幻想、给我们无限的生机。”有的写“近年来由于自然环境日益恶化,许多物种在悄悄灭绝……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保护好现存的自然资源,让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能繁衍生息,让鲜花和小草都沐浴阳光,都拥有它们生命发展的空间。”就文化价值取向,这个班的课堂文化生成属于同构与共享型。

      同构与共享型的课堂文化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状态。它使课堂教学中的价值体系、文化资源和表意象征符号得到了整合。这是大多数教师所希望的课堂文化。

      (二)差异与互动型

      这种类型的课堂文化是很普遍存在着的。就教师而言,他的文化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诸如社会经济背景、专业知识、资料积累等。就学生而言,学生对知识的“先期理解”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社会背景、大众传播、同辈团体等。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表述的课程知识与学生的选择必然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这种差异需要在师生的互动中不断重构与整合。

      1.学生的选择在教师期待之外,但又是符合社会规范的课堂文化。

      在如今的信息化社会,教师已非唯一的文化权威,学生通过其它信息渠道也能获得教师期待之外的、但符合社会要求的文化。面对教师的提问,特别是一些没有固定答案的问题,有些学生的回答是教师事先没有想到的,但又是符合社会价值规范的。例如,某中学某班讲授《项链》(法国莫泊桑)这一课时,教师按教科书提供的规范,批判了女主人公身上具有的小资产阶级的虚荣心,并联系实际告诫女生们不要贪图富贵、爱慕虚荣、追求穿戴。针对这种告诫,许多女生不以为然,据理力争。有的引证有些职业与场合对人们服饰的要求,说明穿得得体、优雅的重要性。有的则认为女主人公身上表现出的诚实、善良、勤劳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因为女主人公在偿还债务过程中,并未采用“歪门斜道”,而是利用自己的勤劳和汗水去还债,如果我们只看到女主人公身上的缺点(在正式场合穿戴整洁漂亮似乎也不是缺点),而不注意她的优点,那么这无助于我们自身的进步。因为只看到别人的缺点,我们最多避免这些缺点,却不能产生优点;相反,我们看到了别人的优点,就会向他学习,自己也就能进步。还有的学生认为,即使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大多数劳动人民或象女主人公以及她丈夫这样的劳动妇女、小职员,本质上是善良的、吃苦耐劳的,我们不能把资本主义社会的统治者与广大人民相提并论,从而抹杀普通人民的诚实、善良、勤劳的本性。这些答案让教师难以预料,但它却是符合社会规范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