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科技革命改变了世界 20世纪后半叶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把人类带入到一个科学幻想的世界。20世纪70年代美国大片《星球大战》的场面让人感到不可思议,但曾几何时,在今天这一切正在一一实现。变化最快的就是信息技术。20年以前,使用个人电脑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现在手提电脑、掌上电脑已经在知识界普及;20年前移动电话就是只有经济大款才能拿在手里的砖头般大的大哥大,现在已经成为人们装在口袋里的必备的交流工具。国际互联网的开通,不仅把世界缩小到一个地球村,而且极大地扩大了人的脑力,可以把人类的智慧集中起来。譬如说,一个疑难病症,在本地本国无法诊断和治疗,消息发布到网上,全世界四面八方的医生可以来会诊。 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生产的不断变革,跨国公司的诞生、国际贸易的增加,促使了经济的全球化。虽然各国为了自身利益,总想采取各种贸易壁垒,但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不可阻挡。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产品不断翻新,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激烈国际竞争,两者都集中到一点上,就是能不能创造出新的产品。新产品是需要人去创造的,因此,人才的培养就成为体现综合国力,参与竞争能力的关键。但人不是经济的工具,人自身要发展,人人都具有创造力,人的创造是为了改善环境,使自身得到更好的发展。可是,国际的盲目竞争却泯灭了人自身发展的需求和目的。人成为竞争的工具,互相争斗,直至互相残杀。科学技术本应造福人类,现在却变成毁灭人类的武器。人类如果再不觉醒,毁灭总有一天会到来。但我不是悲观主义者,我相信,人类总有一天会理解人类的共同利益,走向世界大同,虽然那是很遥远的未来。 二、国际理解和文化多元化 为了人类的觉醒,我们迈出的第一步就是国际理解。国际理解是国际和平的基础。人类是由许许多多民族组成的。不同民族是由不同的环境、语言、文化、生活方式等长期延续而形成的。简单地说,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文化。经济全球化增强了各国各民族之间的交往和互相依赖,但它无法抹杀不同的民族文化。相反,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富国的强势经济正在侵蚀着穷国的利益,强势文化正在侵蚀着弱势文化。这种形势更促使民族国家凝聚本民族的文化与强势文化进行抗争。因此,我们在讲经济全球化的时候,必须清醒地看到文化是不可能全球一体化的,文化只能是多元化。多种文化的并存,反映了现实世界的多样性、复杂性,同时也才显得世界文化的丰富多彩。也正是因为世界文化多元化,所以需要互相理解,互相学习,互相沟通。 由于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科学技术等方面的相互依赖性的增强,教育之间的相互影响也在扩大。但是教育也不可能实现全球化。虽然育人有科学的普遍规律,但教育是文化的一部分,是具有各国各民族文化特性的,一个孩子哇哇落地后就生活在一定文化环境之中,受到文化环境的熏陶。同时一个国家的教育首先要培养年轻一代的民族精神。因此教育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民族性。科学是没有国界的,因此教育方法、教育制度是可以互相学习的;教育的民族性反映了民族的特色,它反映在各民族的语言、文学艺术、宗教、习俗,特别是民族价值观的传承上。教育的理念、教育制度、教育内容(特别是自然科学和属于世界遗产的人文学科内容)、教育方法都可以互相学习,也就是今天大家提倡的教育国际化。但是民族精神、民族的价值观是无法替代的,这可以互相学习,但不能替代。而且,即使是教育理念、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方法的学习也还有一个本土化问题。即,如何结合本国的国情和民族文化特点,对外国的教育理念、制度、内容、方法进行一番选择和改造。当然这种选择和改造,不是随意的,应该是符合教育发展的科学规律的;不是任意歪曲的,而是要保留客文化的精华,这样才能真正学习到别国的教育经验。 教育全球化的理论在20世纪60年代就受到批判。教育依附理论就指出,发展中国家教育的落后不是因为他们传统文化的非现代化,而是发达国家的后殖民和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教育的过度依赖。发展中国家只有摆脱对发达国家的依赖,建立符合本国国情的、能够促进本国经济发展的教育体系,才能摆脱贫困。当然,发展中国家也不能排斥发达国家的教育经验,而是要立足本国的实际,吸纳一切国家有益的教育经验,为我所用。其实,不只是教育依附论者持这种观点。总结20世纪60、70年代的教训,许多学者都指出了这一点。库姆斯(Philip Coombs)在《世界教育危机——八十年代的观点》一书中就指出,“各地盛行的将工业化国家的教育模式移植到发展中国家的实践,这些模式常常被荒唐地采用,不能适应发展中国家的实际需要、环境及其资源。”[1]这些研究都说明,简单移植别国的教育模式是行不通的。 正因为世界文化的多元化、教育的多元模式,所以国际理解就显得特别重要。但是,国际理解需要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必须在平等的基础上去理解别国的文化和教育,如果用自己已有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念,或者某一地区、某一国家的标准去考察别国的教育,是无法理解的。因此需要采取客观的立场,有时甚至要站在对方的立场来认识事物,正如俗话所说的,“替别方想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