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班就读的教学改革存在令人担忧的情况,一方面不少学校和学区的报告显示随班就读在当地教育部门的重视下取得可喜的成绩;另一方面,也不断的听到或看到,随班就读不能很好地帮助学生,学生“随班就坐”或“随班就混”的情况时有所闻。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降低随意性的随班就读需要有力的科研证据,把科研、实践和决策的三角关系联系起来,是制止随班就读的教学改革出现原地踏步或者事业滑坡的重中之重的工作。 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受到国家政策与当地政府的支持影响甚大,在既有的国家政策推动全民的义务教育、素质教育以及在普通学校里普及特殊教育的随班就读试验的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本文尝试把全纳教育的理论与对随班就读教学改革所拟定的前题,取材来自全国随班就读经验交流会所提交的学校实践报告,进行描述性分析,以便形成一些值得研究的问题,提供给有心研究的人士加以验证,以进一步巩固和提高随班就读的教学改革的实验水平和教学改革的成效。 本文采用“全纳学校”一词代表开展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的学校,采用“全纳教育”代表在教育体制的创新上,以实现公正的教育机会为目的的教育改革,通常包括一个以上的学校的协作或一个教育体制。主要采用的案例为六所小学,一所中学和一所特殊学校的报告。 一、随班就读的教学改革与全纳教育 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主的国际教育文化机构在20世纪90年代对世界各国基础教育发展的调查和评价多次公布了不容乐观的报告。这些报告主要体现在教育无能的现象。教育无能的现象又主要表现在教育体制对部分人群受教育的限制,导致在发展中国家还存在被学校拒绝入学的学生,学校教育的无能随处可见,教育工作者毫不惭愧宣称自己无能,教不好学生,学校也直接承认有学校不能教育的学生。无能的特殊学校教育在于经过长期的学校教育,学生从特殊学校毕业后不能融入社会,不能独立生活,不能就业。而且这种教育是每生年均经费是普通学校每生经费的50倍的代价换来的(世界银行报告2000年)。普通学校的教育无能现象更是令人随处可见,教师的培训未能吸收新的研究成果,教学理念滞后学习的需要,教学方法还是多读、多练、多写、多补习,因此而造成学习困难的学生越来越多,学生退学、留级、辍学问题严重等等情况。为了改变教育无能的现象,国际社会发起了全民教育运动,全民教育运动带动了特殊教育的全纳性教育时代的来临(哈尔滨宣言,1993;萨拉曼卡宣言,1994)。教育的公正、质量与效益成为教育研究的主题。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在普通学校开展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的教育试验与教学改革,正是一种改变学校办学思想,改变教师教学观念,改变学生学习困难的情况的改革,这是扩大教育体制的灵活性,提高学校接受学生的广度,创造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以帮助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功的体验。这个实验,经过总结,在1994年召开的全国随班就读会议明确指出:“在我国大面积开展随班就读工作是可信、可行的,有着良好的办学效益和社会影响”。并进一步在“关于开展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的试行办法”的文件中对随班就读试验的有效性进行总结,并得出随班就读在教育发展中的六项有效指标。随班就读的教学改革可以是: 1.对残疾儿童少年进行义务教育的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 2.有利于残疾儿童就近入学; 3.有利于提高残疾儿童的入学率; 4.有利于残疾儿童和普通儿童的相互理解与相互帮助; 5.促进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的有机结合,共同提高。 除此之外,随班就读的试验在教育的进程中已经改变办学的形式与教育的格局,使得我国的特殊教育体系逐步形成“以一定数量的残疾儿童学校为骨干,以大量的特教班和随班就读为主体的残疾儿童教育的格局”。改变了我国过去特殊教育以特殊学校为主的单一办学形式”(国家教委,1994)。简言之,随班就读的教学改革符合目前对教育公正、质量与效益的关注,但是这场改革更多的还只是不受重视的特殊教育领域的实验,尽管随班就读教学改革已经普及到全国的30个省市(西藏除外)。 “随班就读”顾名思义是把残疾儿童安置在普通学校的班级里接受教育的一种教育安置措施。“随班就读”的用词通俗易懂,有利于教育实验在全国的推动。随着教育与教学改革的深入,“随班就读”的实验已经涉及教育体制的创新,教育观念的现代化、人性化,教学方法和学习评价的多样化等等一些比较深刻的问题。为了扩大随班就读的理论与实验的空间,我曾经以“教育一体化”“一体化教育”的用词来代表随班就读的教改过程。到了1997年在上海召开全国一体化教育国际研讨会后,我在总结当时的全国教学改革实验时提出“目前在中国也有了很成功的一体化教育的试验学校、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师培训方法。改变教育界无能、无助、无力的状态是全国教师、家长、儿童的愿望。”为了深化本土的教育改革也为了便于进一步和国际同行交流,提出用“全纳性教育”来代表以残疾儿童随班就读为初衷,以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的一体化的教学改革为过程,进而在我国教育体制创新、教育转型以及学校教育的效能上面作出贡献(陈云英,1997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