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创新要求我们更多地对教育进行根本性的思考。其中,探讨经典科学对教育的影响及其与教育的生命机制的冲突,对于解释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或许有基础性的意义。在本文中,首先要说明两个相关概念的问题。一是存在教育科学,二是学校教育课程中必须学习科学。笔者认为这两个提法都是正确的。前者是因为教育呈现出规律性,教育研究是探求规律,因而带有与经典科学类似的性质,所以,人们把经典科学的概念拓展了,成为今天的包含教育科学以至社会科学在内的科学,或者说,社会科学及教育科学是对经典科学的超越;后者不言自明。本文提到的教育的经典科学化,同教育科学是不同的概念。它指的不是教育本身的性质,而是教育受经典科学方式的影响,而改变了它本来应按照生命活动运行的轨迹的事实。下面从几个方面来探讨它。 一、生命自身的生长性活动:教育的实现机制 教育必须诉诸生命活动,它的含义是,教育是依靠人的特殊的精神生命活动的过程,它最终或基本上是由一个带有整体性、活动性和生长(创新)性的生命自己实现的。无论我们是对儿童进行和缓的引导,还是严峻的催逼,最终都要依靠儿童整体地投入才能形成教育效果,这就同有意栽花或无心插柳,植物最终按照其生命的规律来发展一样。 但在教育中,由于外部材料和行为的可展示性和头脑内部发生的变化的潜隐性的强烈反差,我们很容易漠视事情是在儿童身上完成的事实,而把儿童在教育中的整体生命活动置于视野之外。于是,在教育教学设计中,充满着好心的和似乎是科学的假设,即所谓学科体系,或者是用“设计灵魂”的方式预定教育结果的人为体系。 比如,我们认为儿童作文和阅读,先要解决字(在认字和写字的层面上这是对的)、词、句,然后才是篇;我们认为学生对于数学的认识,是从简单到复杂的公式法则堆垒而成的,堆垒的方式就是推理链;我们认为学外语就是单词、句型、语法的组合等等,总之,认为学会了语文知识系统、外语语法系统、数学符号系统就是学会了语文、外语、数学。然而,儿童的学习并不是这样简单组合起来的,而是以体悟的方式在儿童自身生长发展的,那种学习就是外部建构的见解失之简单。在儿童入学之前,尽管他们还不懂得字、词、句,但在他们头脑中,却有了整体式的结构,一旦他们认识了字,可以用某种方式输出,例如用电脑、用已经学过的少量的字加图画、加拼音符号、加错别字等,就可以成文成篇。 而且,研究还表明,儿童理解和真正获得知识,能够进行作文、考好试卷、做好题目,甚至一个人成长之后能于发现、有所成就,所依靠的核心因素,并不仅仅在于我们可以传授的这些条文,而在我们的言词难于抵达之处,比如说,在于情感和悟感,这里,悟感指的是语感、数感、物理感等等。没有悟感,我们甚至无法实现最简单的理解。人的情感与悟感的底蕴,将使人保持高于任何分析认识对事物本体的体悟,防止前者对人的实质性认识和人的精神享受的破坏,从而提升人的精神享受的程度和拓展其领域。 情感和悟感形成的底蕴,不是靠教,而是靠儿童自己体验而获得。这种情况,我们可以称之为“铁笊篱”现象。喝汤的时候,我们可以把肉骨头等用铁笊篱捞起来,但是,富含营养的汤是捞不起来的。类似地,我们的“教”就像铁笊篱,可以给儿童呈现可以言传的东西,却无法教到(就像捞起)如情感或悟感那样的真正在人的思维中起关键和核心作用的因素。我们也许应当无奈地但心胸宽广地说,孩子们,我们不能帮你捞起“汤”,你们还是自己“喝汤”吧。 就这一意思来说,“教是为了不教”这句话,除了在教的过程中教的份量多寡之外,更重要的是质的变化,通过教,引起儿童的主动活动,去促使人的生命底蕴——例如情感与悟感的改变,而后者,是教所不能达到的部分,或者说,在某种条件下,是不教而达的部分。我们的教育,要使人持续地得到发展,必须依靠生命自身去形成涵养他们的情感和悟感的底蕴,依靠生命活动去发展其自身的素质。这是教育的核心和根本的部分,可以说是基础教育之基础。我们今天的教育改革,之所以应把为教师好教而设计的师本教育,转变为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生本教育,促使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主体,其重要原因之一,正是为了通过儿童自身的精神生命活动,用生长的方式,填补这样的基础的缺失。 二、精神生命活动的若干特点:基于教育实践的考察 首先,精神生命存在的依据,是其自身的主宰性。生命的哲学似乎以保证自身的这一质为前提,它总是把最终解决问题的机制或因素隐藏着——尽管我们大家都努力地揭示它,然而外界研究者可以粗略地感知它,却不可描述和模拟它。人们对生命的克隆,也只是物质生命的联系,而不可能是精神生命的联系,精神无法克隆——从而保证了自身存在的依据。教育是对人的生命活动的一种干预,但是,干预不应以否认人的主宰性为特征,而应有助于人更好地主宰自己。例如,我们应当让儿童更好地认识世界,不是用我们的认识代替他的认识,而应当用我们的认识作为范例或引子,去开启人的深层认识机制。事实上,凡是企图以自己的认识取代儿童的认识的教学,都会破坏儿童自主发展的和谐性。强加的知识不仅难以成为学生自身的知识,还可能成为偏见。正如叔本华所说:“我们必须致力于使具体观察先于一般概念而不是相反,但是,常令人叹息的是,事实却并不如此,这就像婴儿以双脚先出母体、诗行韵律先行。普通的方法是,当儿童还很少对世界作具体观察前,就先在他们的脑海中印下概念和观点,严格说来,这就是偏见”。(注:叔本华.论教育[Z].大唐中文网,哲学类.)在儿童还缺少感受的情况下,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强调某种题型,在语文课中强调某种句式,我们似乎尽了责,但却为学生解决问题、撰写文章制造了偏见。久之,就会失去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候的广泛的思考和敏锐的灵气,我们就只能看到那些并非发自内心的刻板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