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10月至2002年3月,受上海市教委委托,上海市民办教育研究所对上海市各区的民办学校(含转制学校)进行了一次普查,希望能对各类民办学校的现状与问题有一个深入的了解。转制学校是我们这次调研的一个重点,本文就是以转制学校这一办学体制改革模式和类型为对象的综合性个案研究报告,资料主要来源于与一些政府官员或学校管理人员的访谈。 一 转制学校的现状 (一)数量上的发展。在上海地区,“转制学校”起源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的“公民合办学校”(又称“公有民办”、“国有民办”或“公办民助”),此后得到迅速发展。到2001年底,在学校数量上已经占到了非公学校的50%以上,各阶段的学生数占同全市同级学校学生数比例分别为:幼儿园4.20%(含民办为7.14%)、小学2.63%(含民办为4.25%)、初中4.31%(含民办为5.31%)、高中9.87(含民办为11.72%)。基本状况如表1所示: 表1 上海市2001年民办及转制中小学学校数(注:来源于上海市教委基教处《上海市1994~2001年中、小、幼民办学校校数学生教》统计数据。) 类型 学校 各层次学校(所) 总数(所) 高级 完全 初级 十二 九年制 小学 中学 中学 中学 年制 民办 132 4131 208 18 14 转制 76 2217 122 320 总计 208 6348 321021 34 转制学校在各区县的发展极不平衡。从学校数量上来讲,已有8个地区(卢湾、徐汇、长宁、静安、宝山、青浦、崇明、农场局)的转制学校数超过民办学校数;从学生数量上来讲,分阶段学生数量多的分别为:浦东民办小学学生数为5008人,占该区小学生总数的5.5%;杨浦区民办初中学生人数为5675人,占该区初中生总数的9.8%;杨浦区民办高中学生人数为25423人,占该区高中学生总数的5.73%。如表2所示: 表2 上海市各区县民办与转制学校分布状况(注: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2001学年区县民办中小学学校数》与《2001学年区县公办转制中小学学校数》整理得出。) 黄 卢 徐 长 静 普 闸 虹 杨 宝 闵 浦 嘉 南 松 金 青 崇 奉 农 合 浦 湾 汇 宁 安 陀 北 口 浦 山 行 东 定 汇 江 山 浦 明 贤 场 计 民办 8 2 7 2 0 18 17 11 16 5 12 16 4 5 3 3 0 2 1 0 132 转制 3 5 9 7 6 7 3 5 3 8 1 11 1 0 1 0 1 3 0 2 76 合计 11 7 16 9 6 25 20 16 19 13 13 27 5 5 4 3 1 5 1 2 208 从统计数据上来看,从1996年到2001年,上海市的民办中小学校由40所增长到132所,幅达330%;转制学校由26所增长到76所,增幅达292%。 (二)转制的形式。从目前来讲,上海的公办学校转制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扶上马,送一程”,如徐汇区。“三年内教育局拨给基本工资和生均经费。经过三年积累,它们的国拨工资就不给了,完全由自己独立运转。”另一种则是直接断奶,从学校开始转制起,教育部门就不再拨付经费,如宝山区。该区的教育局长说,“公办转制学校从转制初期,政府就不给钱,完全按民办的机制。”但是,所有的转制学校均须上交教育行政部门一定比例的学费收入(有的区规定是70%)。“断奶”之后,则须上交校舍租金。 在人员编制上,转制学校一般都享有该区教育行政部门的特殊优待。如,这些学校的教师都有编制,有的地方则是挂“空编”(教育局提供编制,学校承担经费)。 二 转制学校发展的原因分析 上海的转制学校发展很快,有其内在的原因。相当多的受访者认为,上海的私营经济不发达是纯民办学校发展不起来的原因。但是,我们研究之后却发现事情并不是如此。到2001年9月底,上海市私企总数已达到175861户,注册资本1742.62亿元,分别比1997年增长了1.5倍和1.7倍;与10年前相比,则增长了76倍和1777倍。到2001年第三季度末,上海私营企业中已经冒出了82户注册资本超亿元的大户,比4个月前足足增长了一倍。从户均注册资本看,目前平均为110.6万元,比1997年增长了6倍。“十五”期间,上海私企上缴税收将以年均30%以上的速度递增,五年后超过160亿元;私营经济增加值将以年均15%以上的速度递增,到2005年占全市GDP的20%。(注:《解放日报》2000年12月18日。)而且这样的数据都是很保守的估计。 所以,问题不在于上海没有好的民营经济(虽然不好与国有经济相比,但其绝对规模绝不能说小),而在于教育行政部门对此没有充分的准备。首先,教育行政部门不愿意让大企业来办学。这些大企业实力雄厚,“一开始,他承诺遵守规则,但后来他不理你了,教育局没办法控制。”这并不是杞人忧天,事实上已经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了。比如,某集团在上海办了一所学校,同时,这个集团在外地也办了学校。“他招了100多名上海学生,其中四五十个是分数线以下的。教育局不让招,他说学籍关系算外地的”教育局也管不了。此外,大企业由于受利益的驱动,盲目发展民办学校。我们的调查也印证了这一点:某该区1997年创办了1所民办学校,2000年创办了1所,2001年创办了3所,2002年又申报了1所。教委的人讲,“今后,这些学校要么滥招生,要么倒闭。”这些大企业的作风与上海求稳求实的风格不相投,一位教育行政部门的官员明确地讲,“成熟的教育经营家所不应该做出来的许多行为,还是在他身上体现出来。他还是一种暴发户心态,农民心态,进入城市来办教育。他不是成熟的教育经营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