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性评价:建构性课堂中的评价方式

作 者:
王凯 

作者简介:
王凯(1976-),男,山东邹平人,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2001级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比较课程论与教学论研究。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上海 200062

原文出处:
教育科学

内容提要:

真实性评价作为20世纪90年代西方基础教育领域出现的一种另类评价方式,从其生成至今慢慢从课堂评价的边缘走向中心,已经成为建构性课堂的中心评价方式。本文中,笔者就真实性评价兴起的历史背景、特点以及在课堂中的应用启示作了探析。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03 年 10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8064(2003)03-0046-05

      随着知识经济、信息时代的到来,教育变得更为开放,开始接触并应用更广范围内的信息与资源。现代教育尤如一条伸展开所有触须的章鱼,深入到社会各个领域。英国教育学者汤姆·本莱特认为评价一个教育系统的成功或有效与否有两条标准:其一为学生如何在超越日常教学情景的真实的问题中应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解决问题;其二为学生终身学习所做的准备如何。这与美国教育家迈克逖格赫所提出的两条评价标准不谋而合,他认为评价标准至少应该有两种:一种是内容标准,指的是评价某一领域内的学术知识与技能;另一种则是终身学习标准,指的是跨越学科能应用于日常生活的知识、技能、能力的评价标准。在教育日趋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的今天,课堂学生评价亦不能再固守于传统的纸笔测验,追求与价值绝缘的“科学性”与“标准化”而置生活情景不理。

      一、真实性评价兴起的历史背景分析

      1.真实性评价是对学生测量范式的反叛。

      测量之概念是绝大多数教育性评价活动的基石,测量范式的出现要溯源到17世纪,由于那时科学开始初现力量,而使得“不断增长的对科学力量以及作为启蒙基石的组织的合理形式的信仰”日益彰现。新的测试方式得以开发,以提供一种能够科学合理的测定个体能力的工具,为选择或甄别提供一种公平基础。至此,长期以来一直占主导地位的注重在商业及工艺中展示实践能力的测试开始转向到以科学化标榜自己、以甄别为目的的测试和测验,这些测试和测验专注的是被评价者之间的分等级而非将其与外在已设的模型或标准作比较。为了追求真正的科学性、公平性,测试内容、测试方式、测试时间、试卷评分进一步得到了标准化。如此以来,它们慢慢进入学校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慢慢渗透到了课堂教学、学习方式之中,测量范式成为了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学习倾向乃至学校的组织形式的控制者。

      测量范式有两条基本的内在理念:一是认为人的智力是内在的与生俱来且固定不变的,如同肤色一样,因此,它是可以测量的;二是同样的测量分数对所有的学生来说都具有同样的意义,即分数具有普遍性意义。为此,它认为评价的公平性就是为评价提供一个“客观公平”能够摆脱价值束缚的绝对环境,使学生在统一规定好的场景下对试题作答。测量范式是以行为主义为其合理内核的,以学生对所接受刺激的反应为基础,反观学生的内在智力,因此,所应用的试题是脱离现实生活(为了消除不同生活背景的干扰),在这种测量中学生所做的就是被动的接受、被动的反应。真实性评价正是针对上述测量范式的种种缺陷而提出的,它认为学生不是客观物体,所谓科学的测量是将活生生的人的一种物化过程,是用所谓“标准化”的手术刀将人层层剥离的过程,人是整体性的不能够用简单的还原论的观点来看待,评价应该是整体性评价而不是单纯的部分加部分。

      2.真实性评价是对多元化评价取向的应答。

      卡偌林在其著作《超越测验:走向一种教育评价理论》中指出,目前评价正面临着某些转型:从神经生理学范式转向教育性评价范式,从测验与考试文化范式转向评价文化范式。这些范式的转化带来的是教育界中评价的多元化发展趋向:在评价方式上突破以往的纸笔测试,代之以教师实施的评价、标准任务、课程作业、成绩记录表、表现评定、标准化考试;在评价类型上超越了原有的终结性评价,新生诊断性评价、设置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在评价目的上继承了以前的甄别学生功能,重创支持教学与学习、提供关于学生、教师、学校的信息、证书颁发依据、绩效责任、驱动课程与教学等目的。皮特·艾瑞森认为评价的功能应该是多元化的,如果将课堂视为一个具体的评价环境的话,那么评价最少有以下几种功能:诊断学生的问题,从而为解决问题提供准确的信息;判断学生的学术进步;提供反馈与激励;安置学生,进行优化分组;规划与实施教学;建立课堂公平。尤其是最后一个功能,在传统的评价背景下是常常被忽略的,课堂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场所,其中的学生、教师以众多相异的方式相互作用,因此,要想使课堂成为一个积极向上的社会和学习场所,纪律、秩序与合作是必不可少的,这正是评价在课堂中应用的一个功能[1]。在多元化的评价背景下,评价突破了以往单一化、标准化的单调模式,人们对其认识开始丰富起来,下表是在这种背景之下,学生评价的划分:

      划分根据  划分结果

      试题类型选择题测试(正误判断、多项选择、匹配题);

      完成题测试;论文测试

      评分过程

       主观性评价;客观性评价

      标准化程度

       标准化评价;非标准化评价

      被评价者状态

       学生个体评价;学生群体评价

      评分的语言重点

       话语式评价;表现评价

      被评价者反应速度

      能力评价;速度评价

      分数解释

       常模参照评价;标准参照评价

      评价对象

       学生学业评价(具体学科评价;调查障碍评价);

      倾向评价(一般性学业倾向评价;准备性评价;

      具体倾向评价);个性与调整评价(项目性技巧

      评价;结构性评价;自我描述评价);兴趣评价

      (职业兴趣评价;其他兴趣评价);态度及价值

      观评价

      评价目的

      绩效责任评价;课程与教学驱动评价;甄别评价

      评价者

       教师实施的评价;学校、上级或国家实施的评价;

      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