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的课堂教学在科学主义影响下正倾力追求一种精确性,如有的教师把教学做为一种“工艺”过程对待,醉心于运用雕塑家的艺术对本该学生体悟的教学内容精雕细刻,或者把教学内容切碎成许多知识点并画成知识树要求学生机械地掌握。这使得学生只是在认知方面获得片面发展,其个性与情感却受到压抑,做为人的整体性和全面发展的丰富性丧失殆尽。耗散结构论、模糊数学及模糊美学的兴起,打破了经典科学以追求定性定量分析为唯一方法的垄断地位,为我们提供了新的非定性非定量的分析方法。课堂教学中的诸多模糊现象的存在,决定了它理应被置于模糊理论的观照视野中。因此,模糊教学艺术应受到足够的重视以弥补精确性教学的不足,从而进一步拓展和完善教学艺术论的研究。 一 模糊教学艺术的涵义 1 模糊 模糊是一意蕴丰富的美学范畴。所谓“模糊”,是指客观事物(包括人类的思维和语言)的不稳定、不精确、不清晰。它与糊里糊涂、模棱两可不可同日而语。德国哲学家康德于1764年提出“模糊”概念,认为“模糊概念比清晰概念更富于表现力”。(注:王明居著:《模糊美学》,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8年版,第92页)1956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查德提出“模糊集”,并创立了模糊理论。模糊与精确是一对平行对等的概念,二者看似两极,实则相反相成、相互补充,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当代文艺理论家鲁枢元说:“模糊性实质上是基于作家艺术家深刻敏捷的感觉能力,是一种理性上渐趋明确、知性上朦胧混沌的模糊,它以模糊的方式实现复杂的精神现象上的准确。”(注:滕英超编著:《小学语文教坛风格流派录》,辽宁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217页)因此,模糊是一种智慧的体现,艺术的模糊手法并非让欣赏者糊涂,而是促使欣赏者更真切、更完美地理解和感受艺术品,更好地显示艺术辩证法的生命力。 诸多艺术形式如诗词、绘画、戏曲、书法等一直很注重模糊的艺术,并把它做为衡量艺术作品境界高低的重要标志。如古代诗词,其意境、语言皆有模糊性。又如在绘画艺术中,除界画、工笔等直白铺陈、精确描写技巧手法之外,还有模糊渲染、朦胧写意,如水墨画的泼墨滃染、淡淡皴擦那样的技巧手法。再如在戏曲艺术中,强调“要皆以若有若无为美”(汤显祖语),一出戏,用意十分,演出十分、十二分将索然无味。由此而论,模糊做为艺术创作的有机组成部分,亦是艺术家进行创作的一种技巧。 2 模糊教学艺术 教学做为一门特殊的艺术,理应像其它艺术形式那样着力追求“神余言外”的艺术“化境”。所谓模糊教学艺术,是指教师有意识地将模糊理论运用于教学并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在学生心领神会中提高教学艺术效果和水平的活动。教师进行模糊教学时应遵循“虚实相生”规律,在教学中创设知识、心理上的暂时性“模糊”状态,促使学生体悟、想象,以最终收到精确性的教学效果,并创造出一种深远幽微的艺术境界。模糊教学艺术的特点主要表现为意念性与蕴藉性。意念性是指模糊教学艺术强调对教学内容进行意念分析,而不同于精确性教学注重的定性定量分析。意念分析是人的一种心意能力,它无法测量、不可验证,着重于对教学内容情状的整体把握,追求师生心灵的体验与感悟。蕴藉性是指模糊教学不同于精确性教学的明快直白,它强调含蓄蕴藉,意在言外,并讲求一种“悠悠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张孝祥语)的味外之味。模糊教学艺术功能也表现在诸多方面:其一,可使学生的主体性得以淋漓尽致地发挥。这是因为学生接受到教学中的模糊信息后,只有着意发挥主观世界的积极作用和能动性,在“大成若缺”的感觉里积极联想、细心体味,方能终有所悟。其二,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为模糊教学艺术破除了“非此即彼”二值逻辑的思维定势,使学生对于教学内容在语言、情感、意义层面上有多种理解方式,而这正是学生创造性的表现。 一些优秀教师在长期的教学艺术实践中,也总结出模糊教学艺术在一定教学情境中确实能收到比精确性教学更理想的教学效果。如杨润清老师对传统教学的精雕细刻、精讲多练大胆质疑,认为:“不讲明白,少讲,师生花费精力和时间最少,收效最多,才是教学中‘善之善’的方法。”“讲课时尽可能少讲,尽可能不‘一语道破’,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想象、思维,甚至制造矛盾、引起争论,在教学中搞‘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注:滕英超编著:《小学语文教坛风格流派录》,辽宁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217页)杨润清老师的模糊教学的教学效果是异常显著的,并以其高度的审美品味在国内教学风格流派的百花园中独树一帜,蔚为大观。 二 模糊教学艺术的依据 关于模糊教学艺术的依据,我们可以从做为主体的人与做为客体的教学内容两个维度进行分析。 1 师生模糊思维能力的存在是模糊教学艺术的主观条件 恩格斯指出:“辩证的思维方法同样不知道什么严格的界限,不知道什么普遍绝对有效的‘非此即彼’,它使固定的形而上学的差异互相转移,除了‘非此即彼’,又在恰当的地方承认‘亦此亦彼’,并使对立通过中介相联系;这样的辩证思维方法是惟一在最高程度上适合于自然观的这一发展阶段的思维方法。”(注:转引自李驾云:《注重模糊情态,开发创造思维》,《教育探索》2001年第7期)“亦此亦彼”与模糊同义。模糊思维是指人的大脑中进行的、与精确思维相对立的以模糊性为特征的思维。心理学家发现,模糊数学判断没有严密的逻辑推理,大脑中只是不断出现概念的跳跃和明暗的交叉,在无意识过程中对问题的情境进行论证,因此心理学家称其为模糊思维。它具有特殊的穿透力,艺术家通常称之为“眼力”,实际是感受力与理解力合二为一的综合判断力。模糊思维不以条分缕析地刻划事物和现象为目标,它着眼于事物与现象的整体特征和主要方面,而精确思维却追求条分缕析,最终得出非此即彼的结论。 2 教学中大量模糊信息的存在是模糊教学艺术的客观基础 我国民族思维方式基本上是一种混融型意向思维,与西方思辩型逻辑思维方式不同,不重视对事物细节作精确的科学分析,而倾向于对事物整体作朦胧的把握。含蓄性、朦胧性就成为我国民族审美的首要特征,崇虚、重味成为我国古代文学的宝贵传统。这决定了汉语词汇与作品有很强的模糊性和弹性,简约而多义,含蓄而丰富。做为教学内容的由诸多模糊词语组成的文学作品大多是一个个“模糊集”、“模糊块”,如马致远的《天净沙》实际上是诗画完美结合的模糊美集合体。其意境深邃而独具个性,那封建社会小农村野的衰败景象,羁旅人的孤寂愁苦,均在这形神兼备的画面中得以描绘。文学作品由于运用夸张、比喻、双关、通感等模糊修辞手法从而构成了语言的模糊性。比如北宋宋祁《玉楼春》中“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句,运用通感模糊修辞手法,“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王国维语),既点出了枝头红杏深厚而活跃的背景,又让读者在视觉里仿佛获得听觉的感受,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