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摄影文学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以后经过了较长的断裂时期,到80年代才有了接续,到2001年《文艺报·摄影文学导刊》创刊则开始有了勃兴。关于摄影文学的理论研究这两年也出现繁荣的景观,许多哲学、美学、文艺学界的一流学者撰文研究摄影文学;除《文艺报》外,《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羊城晚报》等多种权威报刊登载了关于摄影文学的研究论文;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岳阳师范学院等众多高等院校的师生,将摄影文学的欣赏、评论和研究引入课堂教学,摄影文学已进入高校讲坛;学界对摄影文学的研究涉及到摄影文学的定义界说、审美特征、创作过程、发展历程、勃兴原因等多个方面。因此,我们可以说摄影文学已经开始出现了文本的自觉,理论的自觉。正是在上述的基础和背景上,我提出建立摄影文学学的命题。并且我觉得,现在提出建立摄影文学学是适时而且非常必要的。 一 学科建设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和主体的部分,某一特殊的研究领域能成为独立的学科,是该研究领域发展到较高和较为成熟水平的标志,也是其发展的必然结果,因此意义重大。具体来说,我认为,建立摄影文学至少有下述重要意义。 首先,有利于引导和推动摄影文学创作实践的不断发展和提高。如前所述,摄影文学在我国经过了较长时间的发展并在近年开始勃兴,创造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其间也有过较长时间的断裂和曲折,对其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并上升到学术的高度加以系统分析和总结,这应该是摄影文学进一步发展的内在需要。与对摄影文学的单篇评论和撰写单篇论文研究相比较,建立摄影文学学(建立学科化的摄影文学理论)应该是对摄影文学现象更完整、更系统和更深刻的认识和把握,从本质上说应该更贴近摄影文学创作实践,因而对于摄影文学创作实践有着更大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其次,有利于促进摄影文学研究向系统、深刻的方向发展。与单个的理论及实证研究比较,学科建设的特点在于建立符合逻辑的概念体系,设计反映客观规律和人类思维习惯的理论构架,确定科学实用的研究方法。而概念、理论和方法也是人们分析和说明摄影文学现象时的基本思辨工具。所以这些方面取得的任何进步和成果,都必然对摄影文学研究产生直接的促进作用。如果说,摄影文学研究的初期只能对对象作零散的、某个侧面的研究的话,那么对摄影文学进行持续与深入的研究则必然进入学科化的阶段,即建立依托于摄影文学学。学科建设将把摄影文学研究引入一个更系统、更规范、更深刻的境界。 再次,有利于丰富整个艺术学系统的学科体系。从科学学的理论角度观察,摄影文学学在整体上是艺术学系统中的应用学科和分支学科,是艺术原理、艺术哲学、艺术美学在摄影文学这一具体文体中的应用与发展。艺术学大系统下的应用学科和分支学科的建设,不仅能丰富艺术学大系统的理论内容,而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推动艺术学大系统的创新的发展。比如,我们探讨摄影文学独特的美学特征、探讨它所属的艺术类型、探讨它的创作过程等等,必然会引起人们对于艺术的审美特征、艺术类型学、艺术创作论等问题的再研究和反思,由此便必然推进艺术学基本理论的前进和发展。 二 建立摄影文学学,是一个具有综合性、系统性的工程,我们可以从多方面、多角度去努力,其途径和方法也是多方面的。我觉得,如下一些方面是值得我们特别注意的。 坚持面向摄影文学的创作实践,从创作实践中概括、抽象出理论,这是必须首先坚持的原则。摄影文学学的概念、命题和逻辑结构,都不是来自于学者的主观意识、思想体系或美学观念。学者研究摄影文学的目的,不是为了补充或完善已有的思想体系,也不是为了验证某种研究方法的适用性能或有效性。学者研究摄影文学,是依托于摄影文学作品,依托于摄影文学创作现象,并将摄影文学现象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对象展开分析、总结,从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进行概括、抽象。因此,在研究过程中如遇到某种疑难时,不应该先到“本本”中寻找现存的结论,而是应该先分析具体对象,在分析、研究的过程中总结、提炼出理论。当然,这种总结、提炼必须是实事求是的,合乎逻辑的,而不能是哗众取宠和主观武断的。 吸收、整合已有的理论研究成果,是进行摄影文学学的学科建设必须注意的又一重要方面。任何一个学科门类的建设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突然完成的,而是要靠众多零散研究的积累、积淀,只有学术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后才可能产生质的飞跃,从而建立起某一个专门学科。“红学”、“鲁迅学”、“电影学”、“电视学”等都是如此。摄影文学学的建立当然也不能例外。摄影文学学的学科建设在这方面似乎尤为具有优势,那就是这两年《文艺报·摄影文学导刊》以从未有过的版面发表了大量全国一流学者研究摄影文学的论文,就许多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比如关于摄影文学的审美特征问题,就先后发表了《信息化中的图文时代》(王岳川)、《视觉性与思维性的相互匹配 浅说摄影文学的美学特征》(王一川)、《摄影文学:美与审美的多重复合结构》(马龙潜)、《摄影文学的造型艺术因素》(宁建林)、《走向成熟的摄影文学》(熊元义)、《摄影文学的回顾与分类》(成东方)等多篇论文对其进行探讨,虽然各位的研究视角不同,侧重点不同,方法也不一样,但目标和目的是大体一致的,都是很富启发性的。我们完全可以在进行摄影文学的学科建设时对上述学者的观点吸收、整合,或者在上述学者探讨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