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0-054 [文献标识码]A 笔者始终认为,经济这一概念,用“产物→交换”5个符号就足以表达出来。当然,经济之所以为经济,还在于其概念中包含着一个基本原则,即资源的有效利用,或者说投入最小效益最大。以后一种说法为例,投入最小针对着“产物”,效益最大针对着“交换”。经济的这个“概念十基本原则”,正是本文试图从经济学角度去思考电化教育的基点。因此,本文推理的思维步骤是:产业→教育业→电化教育→投入产出分析。下面的具体论述就是依据这个次序而展开的。 一、由重新认识产业内涵到重新界定教育概念 首先笔者在这里提出一组新的假设。这些假设反映出,各概念相互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有这种内在的联系存在,才得以导出了教育为什么能够作为一种产业的关键性理由。 1.产业概念 什么是产业?按笔者理解,它指生产出产品或劳务的行业。其中,产品主要涉及物,但也要涉及到人(如毕业生);劳务只出自于人。产品以有形态存在于空间,劳务以无形态存在于空间,这是二者本质上的区别。 2.在产业范畴比较教育业与工业、商业的概念 这里笔者按自己的理解给出如下定义(图1所示):
图1 定义3个产业的类型 不难看出,只要把定义简化到仅保留主干成分,实际上无非就是购买、生产、销售三者不同组合的问题。借用数学语言形容,解一个简单的集合题。 (1)工业是先期要购买生产资料,中期属于生产过程,后期转入销售。这也是人们常说的生产企业的供(购买转化为满足生产需求的供给)、产、销3个环节。像农业,情况大体是一样的。 (2)商业并不存在生产产品这个过程,它在先购入商品之后,就把生产和销售二者组合在一起,反映出一个行为表象(活动内容)的二重态。也就是既有生产劳务的一面,又有销售商品的一面,二者合并为一体,在一个行为表象(活动内容)当中表现出来。这里我们对“产销”与“产—销”有严格区分,前者是一个行为过程中同时存在的产销二重态,后者是两个过程中先后存在的两个行为。还应当注意,商业整个过程中,商品从产品娘胎里带来的、先天的使用价值没有发生任何变化,但与后天的外部环境有直接关系的交换价值却必然有所改变。最起码如果产品的原始售价a与商品的二次售价b相等,即假如b=a,那么商家的经商行为势必毫无存在的意义。b>a的现实性已不言自明。虽然没有产品存在,但是有劳务存在,这就是商业的特点。当b>a时,b-a的余额中包含了营销劳动的报酬。 (3)教育业的情况比工业和商业要复杂些。我们给出的“购销—产”这个框架,“购销”属于结合为一体的行为。而“产”的产品又比较特殊,是人,确切讲是毕业生。为进一步说明,我们再给出下面的关系式(图2):
图2 教育业“购销—产”框架中的关系 教育业的“购销”与商业的“产销”有些类似,也属于一个行为表象的二重态。图1的关系式提示我们,教育的购与销在同时进行,一方面“购入”学生,以其为生产力作用的对象,通过教育属性的生产,日后产出知识新人(毕业生);另一方面又带有文化产业的特征,先付款后得到货(如观看文艺演出或体育比赛等),而不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这在教育业具体表现为先交学费(其中包含着施教劳动的报酬),后获得知识。这里的“购”,相对该词的本义说属于虚的。“购来”者(学生)也确实来到学校,而实际上并不存在向其付款这种事。“销”则是实的。你交来生产知识新人所需费用,我交给归付款者(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必须明确,能够这样说是因为,需要给它的条件被限定在非义务教育范畴。 想要说清楚“购销—产”框架,还必须弄清劳动和生产的关系。见表1。 表1 区别劳动与生产的不同以及对二者关系的理解
通过表1中关键性的几项比较,至少对劳动与生产的不同以及二者的关系有了一种新的认识。问题接着又来了。我们为什么要对劳动和生产做区分呢?答案的要点在下面的表述式中(图3)。
图3 劳—产关系表述式 可见,抓住劳动和生产各自不同的关注点(报酬、产品),才能引出一个循环往复的环状结构,它就是图3劳—产关系表述式中右端出现的:社会→学校→教师→学生→社会→学校→……。教育业也就在主要与学校教育有直接关系当中,保持着自身的生命力。说到学校教育,本文所要探讨的“中心人物”——电化教育自然被牵引出来,提到议事日程。不过这属于下一个部分(本文第二部分)的内容,在此暂不论及。而现在在这里需要把学校教育的有关问题,适当地展开来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