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3-7667(2002)07-0047-53 对于中国的教育服务业而言,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不仅意味着挑战,也为我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教育服务“入世”,对中国教育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从根本上讲,世界贸易组织的根本目的是发挥各国的优势资源,通过公平的、非歧视性的竞争,实现共同发展。为了更好地理解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我们有必要了解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理论——比较优势理论。 一、比较优势——WTO的基础 世界贸易组织是基于开放贸易的思想,在达成多边协议的基础上建立的多边贸易体制,其经济学原理相当简单而且可靠,并为国际贸易实践证明是有效的。从经济学原理上看,WTO协议主要建立在“比较优势”的理论基础上。在经济学领域最早提出比较优势理论的是大卫·李嘉图。他在其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原理》(1871)中首次阐明了这个问题,并从劳动生产率的角度加以解释。后来,1919年和1933年,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又对比较优势理论作了进一步的阐述,认为影响比较优势的要素不仅包括劳动生产率,还有其他因素也影响着国际贸易的比较优势,因此,他们提出了要素禀赋理论,认为要素禀赋是决定国际分工和交换的最重要原因。此后,在贸易模型研究方面也获得进展,扩展了要素禀赋理论的理论和实践深度,并形成了国际贸易的新古典经济模型。为制定多边开放贸易体制提供了理论基础,为促进各国间达成“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要素禀赋理论在很长一段时间在国际贸易领域中一直占有统治地位,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以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为代表的经济学家提出“新贸易理论”,国际贸易理论才重新获得重大突破。“新贸易理论”认为,除了资源差异之外,规模经济也是国际贸易起因和贸易利益来源的另一个独立决定因素。这种理论突破了传统国际贸易“完全市场竞争”的经典假设,确立了不完全市场竞争下的国际贸易模型。“比较优势”理论认为,更自由的贸易对各国的经济发展起促进作用,所有的国家都可以通过自己的比较优势为国内外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从而实现最佳的资源配置,并从中获利。简单地说,“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各国获得繁荣首先是通过利用其可利用的资源,集中生产所能生产的最佳产品,然后通过这些产品与其他国家所能生产的产品做交易,如此,各国都可以从中获得最大的收益。[1] 那么,如何分析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呢?经济学家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模型(图1),他们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包括供给方和需求方两个方面,也包括为供需双方提供的贸易机制的市场,市场存在着完全竞争和不完全竞争两种结构,在市场中流通的产品和服务有同质产品和异质产品。 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中,在同质产品的市场竞争中,供需双方的比较优势主要取决于要素禀赋和技术因素。在异质产品的市场竞争中,需要同时考虑消费者偏好和供给面的因素。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中,还需要考虑政策面对市场结构的影响。一般来讲,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存在于理想状态中,在现实的国际贸易中,多为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 具体到教育服务业,与其他货物贸易相比,它具有如下两个特点:一,服务贸易的市场结构几乎都是不完全竞争的,政策导向因素作用明显;二,教育服务商所提供的服务不像货物一样具有绝对的标准,即使有标准,也是相对的,因此,市场结构中的教育服务几乎都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同质产品,例如清华大学的本科文凭和许多地方大学的本科文凭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对等。所以,我们在分析教育服务的比较优势时,只能作描述性的比较。 由于教育服务业的“入世”不仅涉及到国际市场,也涉及到国内市场,因此,我们有必要针对这两个不同的市场进行分析,找出我们的比较优势。这也是我们讨论“机遇和挑战”的前提,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也。 图1:国际贸易组织的理论基础[2]
二、我国教育服务的比较优势分析——基于国内市场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除了义务教育和特种教育服务之外,国内的教育服务市场将依据协议全面开放,国内的教育服务市场也成为国际市场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由于处于本土市场,我国教育服务提供者具有先天的优势,具体而言,在国内市场,我们的比较优势在于: (一)、在消费者偏好方面 消费者偏好直接影响到近期教育服务市场的需求,一般来讲,消费者偏好与消费者对教育服务提供者的认同是分不开的。这种认同的形成不仅与传统的教育观念相联系,也与教育服务提供者的市场营销策略紧密相连。可以说,消费者偏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并不是静止不变的。就国内的教育服务现状而言,我们认为,国内教育服务提供者在教育消费者偏好上的比较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