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0-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33X(2002)08-0017-04 教育的起点是人,这个命题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几乎已经成为共识。提出这个命题无疑是个巨大的进步,然而这个命题的准确性仍令人质疑。人的本能是教育的起点,还是人的理性是教育的起点?人的身体是教育的起点,还是精神?种种疑问在于人的含义丰富而模糊,不同时代的人自有不同的理解。这个命题仍有脱离人的本原之可能。笔者认为,准确地说,教育的起点是人的生命。 提出这个命题,是因为现时代的教育偏离了其本质的任务与使命,造成了“学校繁荣,教育衰退”的局面。教育虽有着庞大的体系,可是却忽略了真正的人的培养,忽视了人的生命。 一、生命及其特征 (一)生命的概述 生命,何为生命?自叔本华以后,生命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尼采将生命归结为强力意志;柏格森从生物进化论出发,经历了从物理机械的世界中发现生命现象和生命本质的狂喜,他认为生命是一种向上的冲动,生命的本质是创造。狄尔泰从心理—历史—社会的角度来研究人的精神生命,反对将人看作单纯认知的主体,强调人是完整的人,认识是知、情、意的统一;理解活动不是反省的过程,而是以生命表现为引导,进入他人内在的心理生命的过程。运用理解概念,狄尔泰将个体的生命扩展到他人的生命和人类的类生命。继两人之后,哲学人类学家马克思·舍勒从多学科的角度研究生命的状况,通过比较人与动物的生命状况,说明人的精神的本质和人类在宇宙中的地位。 生命哲学家对存在主义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与二战前流行的生命哲学相比,存在主义哲学更加关心现代的人存在状况,重视作为个体的单个、孤独的人的情感、意志、体验和价值。现时代的生命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趋于破碎、虚无、无意义,于是对生命意义的探询成为他们思考的重要问题。 总之,在多流派的共同研究下,生命逐渐从纯生物的含义演变为具有本体色彩的哲学术语。生命的概念和意义逐渐凸现出来。一方面,生命从其本能的生物学意义逐渐演变为冲动、直觉、情感和欲念,具有越来越浓烈的非理性色彩,人们逐渐认识到非理性是比理性更加基础的东西,生命的非理性是理性寄居的土壤;另一方面,生命成为人存在的原始的起点,生命一词意味着人原始的完整与和谐。在这种意义上,生命等同于存在。 总的来说,现代哲学并不执著于解决和规定生命是什么,而是探讨生命所具有的特性,以此作为他们理论的基点。现代哲学揭示的生命的根本特性大致包括生命的有限性、生命的无限可能性及独特性和生命的超越性。 (二)生命的特征 1.生命的有限性 生命的有限性是因为时间的有限性。柏格森认为时间是不可逆转、不可重复的,生命之流的每一瞬间都融会了过去、现在和未来。因此,保存在记忆的时间才是最真实的,是有意义的。狄尔泰同样强调“过去”,他认为生命的意义不能在生命之外寻找,我们所能把握的是一个过去了的瞬间的意义,意义总是指向过去的,过去是一个完成了的整体。但是现在不断地转化为过去,加入这个整体之中。“一个人不得不等到生命的尽头。因为只有在濒死的时刻,他才能通观他的生命整体,并从这个整体出发确定各个生命部分的意义。”[1] 海德格尔将人称为“此在”,也即具体地存在于世界之中。此在最重要的特征是其存在的时间性。时间性包括将在、曾在、现在,与柏格森、狄尔泰不同的是,海德格尔强调将在在三者中起着最重要的作用,人可以先行到将在。将在的尽头是生命的终结,“按照海德格尔的说法,只有认识到自己的死,真正的存在才成为可能。”死使无人称的社会变成“我”自己,死固然可怕,但它却使人从繁琐事务中解脱出来,过一种个人化的生活。“海德格尔把这称为‘向死的自由’或‘决断’。”[2] 也即,死是我们所能做的最终的选择,死亡触动了人内在的形而上学的冲动,人们开始看到存在的边界,思考生命的有限性及其意义。在雅斯贝尔斯看来,“这种边缘处境乃是使人真正成为一个人的契机,乃是使实存变为生存的一个决定性条件。”[3]所以,也可以说,在遭遇生命的有限性之前,人们是按照常规和惯性生活,在此之后,人们则按照自己的意义生活。个体的生命在今生获得意义时,也获得了自我与自由。 2.生命的无限可能性与独特性 生命是有限的,生命总是在还没有充分展现其可能性的时候,已经走到终点。可是,死亡本身是无法预计的,是为人所感受不到的,因此人的历史没有一个完成的期限,人永远是可能性的存在。 生命不是被决定的。柏格森指出,因果决定、重复性和可逆性是物质世界的特性,而生命却非如此。生命并非像摄影机一样,将每个细节都排演、拍摄、贮存起来,只等放映。生命是从“无”中创造。如画家作画一样,在空无一物的面布上勾勒出美丽的画面,从“无”中创造出“有”。正是“无”使教育成为可能。“无”的观念接近全有的观点,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包罗万象和充盈,如同道家所说的“谷”和“溪”一样,带有各种的可能性。[4]正因为“无”,生命不是被必然规律支配,而是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