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33X(2002)04-0062-02 随着以知识经济为核心的信息时代的到来,传统的知识型教师,尽管对知识的传承和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文化素养的提高,起过一定的作用,但已日趋不能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演进的需要了。组建一支高素质的学者型教师队伍,成为目前急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所谓学者型教师,是以自己的学科性质特点为基础,研究自己的教学个性,形成自己独特的实践操作体系、教学思想或教育理论,以及完整的教学体系、教学风格和流派。其具体特征:一是拥有的知识以脚本、命题结构和图式出现,并能进行更完整的知识整合。不仅有科学知识,也有人文知识,而且实现了两者融合;二是具有较高的解决教学问题的效率。能将通过自动化而“节约”的大量认知资源集中在教学领域高水平的推理和问题解决上,依靠广泛的经验,只需少许努力就可以迅速地完成各项任务;三是富有敏锐的解决问题的洞察力。能鉴别出有助于问题解决的信息,并有效地将这些信息联系起来,找出相似性及运用类推来重新建构问题的表征,从而取得新颖而恰当的解答。[1] 学者型教师是21世纪教师的新形象,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那么,如何由知识型教师成长为学者型教师呢? 首先,要有自我发展和自我超越意识。这是成为学者型教师的动力。教师是社会发展的先驱,担负着培养未来社会接班人的使命,教师必须自觉地跟上时代的步伐,走在时代的前列,在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中适应未来的变化并不断地创造未来。要达此目的,自我发展和自我超越意识是强烈的内部驱动力。因为“今天,世界整体上演变如此迅速,以致教师和大部分其他职业成员从此不得不接受这一事实,即他们的入门培训对他们的余生来说是不够用的,他们必须在整个生存期间更新和改进自己的知识和技术”。[2]更何况,信息时代为学生提供了多种渠道摄取知识和锻炼思维的机会,因而学生也完全可能在某些方面甚至是本学科领域先于教师,“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因此,教师应永远保持积极进取的心态,并把自己置于终身学习的地位,否则,必将为社会发展和竞争所淘汰。 其次,进行探研式学习。我们通常所说的学习是指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过程。而探研式学习的特点之一就是把学习和研究相结合,学习过程和研究同步并行,且相互渗透。在学习过程中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学习。学习的内容已不是以一般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其重点是本领域内的前沿性的东西,如新理论、新观点、新知识、新方法、新技术等。[3]而这里的研究不仅指所从事专业学科本身的研究,更指教育教学研究。学习是教育教学的源头活水,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从职业的疲惫感、倦怠感中脱离出来,继续前进;只有不断地学习,才不会成为知识贩子,而是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在学习过程中提高自身的智能,使其潜能得到开发,以适应时代发展对教师的新要求。同时教师也只有以研究者的姿态进行教育教学,才能在不断的研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性地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教育和教学质量。探研式学习对教师的成长有决定性的影响。教师在实践中必须要不断地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进行应用性理论的学习和研究,积极参与教改实验课和本学科领域的探讨。用研究的体会和成果充实和丰富教学内容,优化知识结构,改进教学方法。以掌握的新理论、新观点、新技术等指导和服务实践。总之,通过持久的探研式学习,实现教师“转型”的目标一定能达到。 第三,获取教学专家技能。教育教学不仅是一种信息传播的过程,也是一种艺术再现的过程。如果没有一种完善的传播技能和再现技巧,再好的教育教学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学者型教师要有教学专家的专业技能,可突破人类信息加工的一般限制,提高信息操作的自由度和运用度。前苏联学者认为,专家技能可分为技能、技巧和技艺三类。技能,是针对特定的具体任务或问题,经过多次的练习而形成的确保达到规定目标并合乎规定标准的操作系统。技巧,是在正常条件下较少努力,甚至无需多少意识或注意的监督都能熟练自如胜利完成教学任务的自动化系统。技艺,是进一步完成更复杂任务的最优化的自动化的操作系统。[1]这种技能是学者型教师必备的素质,而要获取这种技能,教师必须努力学习,积累丰富的知识经验,勤于实践,提高动手实践技能,还要具备良好的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较高的信息水平。何况,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传统的教育教学手段、方式、方法等正发生革命性的变化,教师的成长要与时代同步,这是社会发展使然。 第四,学会创造性反思。大量的研究证明,创造性反思引导一部分教师成为学者型者教师的又一重要途径。创造性反思的内容包括教师的教育目的、课堂环境以及教师自己的职业能力。也就是说,教师通过以自己的实践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动、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创造性的审视和分析。反思的方式:一是自我反思。通过收集来自不同方面的资料,对一个特定问题进行的反思。在这一反思过程中接触到的新信息对教师来说是很重要的。如他人的教学经验、他人对自己的教学感受、各种理论原理乃至于意想不到的经验等都会有助于教师对问题的关注和理解。二是与他人合作就共同性的问题进行反思。因为反思不仅是教师个人的事,教育行政部门、学校领导、其他教师和管理人员等,都应对教师的反思研究给予支持合作。没有这种支持,教师的反思就无法深入开展,[4]如教学研讨会、教学观摩等就需要学校和其他教师的支持和配合。这一反思有利于教师整体水平的提高和团结协作精神的养成。这两种反思都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尽管有一定的区别,但更大程度上是二者的相互交叠和关联。创造性反思是教师发展的工具,教师成长=经验+反思。教师只有学会创造性反思,才能不断地思考发现并提炼出实践当中遇到的教学问题并加以解决,同时积极主动地寻求自己的专业发展,把教学的信念和技巧内化之,去研究自己的教学,使教学更加有效。学者型教师的成长必须以大量的反思性实践为基础,但目前意识到这一点的教师并不多。因此,继续教育在这方面的任务十分艰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