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课程论研究发展的十大趋势

作 者:

作者简介:
张楚廷,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湖南师范大学,长沙 410008

原文出处:
课程·教材·教法

内容提要:

从融合的角度,探讨课程和课程论研究的发展趋势,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课程研究发展走向融合和统一的趋势主要有十个方面:课程内涵上的融合;课程价值上的融合;课程空间的融合;课程地域性融合;课程权力的融合;课程目标的融合;课程序上的融合;课程探讨层次上的融合;课程编制方法上的融合;多层性、多样性、多变性——差异中的统一。充分探讨课程研究的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02 年 07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G42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186(2002)01-0011-06

      人们常常将美国学者博比特1918年的著作《课程》视为课程论作为独立学科正式诞生的标志。其实,英国学者斯宾塞1859年发表的长篇论文《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也堪称课程论的经典著作。(注:斯宾塞.斯宾塞教育论著[M].胡毅.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当然,在中国古代以及古希腊,都早已有了课程。正如教育比教育学古老得多一样,课程要比课程论古老得多。应当说,课程论研究是1949年之后的半个世纪才逐渐在中国比较普遍地开展起来,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也仅有少数几位学者(如陈侠、廖哲勋等)从事比较专门的研究,最近20年才有了更多学者更广泛地从事课程论研究。在中国也一样,“课程有一悠久的过去,但只有短暂的历史。(注:Tanner.D.&Tanner.L.N.(1980),Curriculum Development:Theory into Practice,New York:Macmillan,p.4.)

      本文不是对“短暂的历史”进行回顾,而是对课程论可能的发展作某些探讨和估计。

      列宁说过:“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注:马列著作选读(哲学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265.)这种重要的观点为许多事物的实际发展所证实,课程及课程论这个十分具体的领域里的事实也在证实这一点。尽管对对立面的解剖与分析也是发展的必要环节,但融合更重要,更有力量。在课程研究中,出现了许多反映课程问题实质的概念,这表明课程论研究日益趋向深入和广泛。这使我们能够进一步从融合的角度来探讨课程研究的发展趋势,有了良好的基础。

      在我国最近20年课程研究的发展过程中,应当说,近10年是以更大规模开展起来的,无论是小学、中学,还是大学,课程改革都已成了整个教育改革中十分重要的内容。尤其是最近几年,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相继采取了一些重大措施来推动课程改革,广大教育工作者也对此表现出极大热情。全国课程专业委员会应运而生(1997),这是中国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入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教育大发展中应当出现而果真出现的可喜变化。这既为课程研究的深入推进提供了客观条件,又使和对这一研究发展趋势的探讨成为必要。笔者从以下十个方面所作的阐述,既有中国的实际背景,也还有更宽阔范围的考虑。其中前五个方面,是属于课程体系宏观方面的发展趋势;第六到第九个方面是课程微观方面的发展趋势;最后一方面是关于课程发展的一种特殊形式的阐述。

      一、课程内涵上的融合——人文的、自然的、社会的并重

      人类共同面临的许多问题,或说是挑战,基本上可归结为人、自然和社会三者关系的正确处理。三者关系的正确处理成了更基本的问题,这个基本问题也就必然反映到教育中来,反映到课程上来。

      在课程理论上,偏于自然科学(广义上包括工程、技术等)的科学主义解决不了上述基本问题,视科学为异端的人文主义也不可能解决上述问题,而排斥人文的社会本位带来的危害也已为更多的人所看清。如果说忽视某一方面的倾向曾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发生过的话,三者的进一步融合肯定是今后课程发展的基本特点之一。

      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不仅在基础教育阶段保持某种平衡是一个重大问题,即使在高等教育阶段因为专业各异而出现比较复杂的情况,三者在更高层次上的融合依然是不可忽视的问题。例如,在某些领域里科学主义易于抬头,此时,人们对人文课程削弱保持了更高的警惕;而在人文不易被忽视的地方,科学课程在现代文明的意义上受到切实的关注;至于人和自然共同存在于其中的社会及相应的课程受到恰当关注的机制比较普遍地存在着。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人为本的观念逐步被强化。中国的发展在经济建设与社会进步这两翼展开,与此同时,这两方面的发展又都强调了可持续性,而对(自然)环境的关注成为可持续性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正是这一大背景,使人文、自然、社会三者的和谐成为一种基调,这种基调在日益深入的教育改革(包括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改革)中逐渐体现出来。显然,在刚刚开始的新世纪里,三者的进一步融合,无疑是课程及课程论的主要发展趋势之一。

      二、课程价值上的融合——人的发展、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并重,人的发展又是一切发展的基础

      无疑,不同的哲学流派(诸如存在主义、结构主义、实用主义等等)和各种教育哲学流派(如永恒主义教育哲学、要素主义教育哲学、进步主义教育哲学、社会改造主义教育哲学(注:靳玉乐.现代课程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94.)都会对课程产生一定影响。然而,哲学本身就不是先验的,科学主义哲学不可能出现在17世纪之前,结构主义又不可能早于19世纪发生。哲学的影响力来源于它的深邃及其与信仰汇合的程度,可以说,哲学思想与价值取向一起给课程以更有力的影响。

      价值多样性及其扩展是一个事实,课程目标的多样性及其扩展也成为一个现实。这种多样性将如何发展?其统一性何在?多样目标融合的可能性怎样?在有这种可能性的时候又是什么样的融合?以何种形式实现融合?因为割裂与孤立都会给课程带来不同弊病,从而使教育贬值,因而势必融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