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主体教育实验中的体验成功思想

作 者:
李英 

作者简介:
李英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硕士生 100875

原文出处:
教育科学研究

内容提要:

由于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国内外先进教育思想的推动,体验成功成为主体教育实验的共识。它对主体教育实验产生广泛的影响,也给我们带来深刻的启示。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02 年 06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40-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718X(2002)03-0015-03

      主体教育实验是在主体教育理论指导下进行的,以发挥和发展受教育者主体性为关键,以把学生培养成教育活动和自身发展的主体为宗旨的教育实验。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单因素主体教育实验,即对主体性的单个因素进行研究的教育实验;另一类是多因素主体教育实验,即对主体性的多个因素进行研究,或者说从整体上对主体性进行研究的教育实验。

      在改革开放以来所形成的教育实验高潮中,主体教育实验因其研究人员之多、范围之广、成效之显著而占有重要的位置。本文之所以选择其中的“体验成功思想”作为分析的对象,是因为它已经成为主体教育实验中一道亮丽的风景,却还没有引起众人的注目。它在主体教育实验中的具体表现如何?产生的前景是什么?对主体教育实验产生了哪些影响?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对这些问题进行回答,既有助于揭示主体教育实验的历史和现状,也有助于主体教育实验的进一步发展。

      一、体验成功——主体教育实验的共识

      自1980年代中期以来,在主体教育实验中逐渐形成一种共识: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成功能给学生带来积极的体验,因此教育者要创造条件让所有学生都取得成功。仅以有代表性的主体教育实验为例:

      从创新入手,重在培养学生创造性的创造教育实验把成就动机原则作为实验的基本原则之一,认为每个人都渴望获得成功和成就,教师要重视学生的每一次成功,鼓励学生,使他们从成功中获得积极的体验。作为创造教育在1990年代末以来的新发展,中央教科所主持的创新教育实验也坚持教育的成功导向和正面激励,强调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

      从学法入手,重在培养学生自主性的小学生最优发展综合实验“试图探索使各类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尽可能好的发展的途径和方法”,并注意让学生“积小胜为大胜”,以激励他们学习;(注:王昶铨执笔:《“差异教育”实验的理论构想》,《教育研究》,1993年第10期。)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研究实验更是明确地把“进行成功激励,使每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使学生经常尝到成功的喜悦”作为一项主要的实验措施;(注:张玉昆等:《教会学生学习》,《教育研究》,1997年第2期。)中学数学自学辅导实验也把“差等生与优等生一样可以自学”作为实验的信条之一。

      从情感入手,重在培养学生主动性的成功教育实验基本思想就是: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潜能和愿望,都可以取得成功。通过让学生不断产生成功的情感体验,可以使其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主动内化教育要求,主动开发内在潜能,成为学习的成功者,进而成为社会的成功者;愉快教育实验则把追求成功的愉快作为其最高准则,提出愉快教育“使学生获得了成功,因而也可以称为成功的教育”,愉快教育的特色正在于“使学生真正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注:向玉琴主编:《愉快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探索》,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24页。)和谐教育实验也“真心实意地相信学生能学好功课”,要“唤起学生成功的欲望”。(注:王敏勤:《和谐教学法》,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29页。)

      以上都属于单因素主体教育实验,而多因素主体教育实验也不例外。少年儿童主体性发展实验把“体验成功”和主体参与、合作学习、差异发展并列为发展性教学的四个基本教学策略,同时也把它们并列为发展性教学的四个基本特点,强调“作为成功的学习者,这是每个儿童都有的共同愿望”,发展性教学要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注:裴娣娜等:《发展性教学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25-27页。)学生主体性素质的构建实验则在实验的主体性指标体系中包含了“成就动机”、“承受挫折和克服困难”这两条。

      可以看出,这种以“追求人人成功”为特征的思想,已经不限于少数实验,而是在各个主体教育实验中都占有重要地位,是实验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策略。由于它强调让学生体验到成功,从而获得成功体验,我们可以称之为体验成功思想。

      二、体验成功思想是新时代的产物

      新时期教育改革中暴露出的问题是体验成功思想产生的根源。拨乱反正以来,我国教育在恢复各级考试制度、步入有序发展轨道的同时,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风气也愈演愈烈,以至于成千上万的中小学生(无论成绩好坏)背上了沉重的学业负担,丧失了学校生活的乐趣。更有众多升学无望者被有意地贴上“差生”的标签,承受着各方面的歧视,形成了“失败者”心态。厌学、留级和辍学成了普通现象,新的文盲和半文盲不断涌现,这不仅使学生的受教育权利得不到充分行使,也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从而制约了社会的发展。如此严峻的形势,引起教育界不少有识之士的思考。一些主体教育实验把消灭差生现象、追求所有学生的成功作为实验的宗旨,典型的有成功教育实验、希望教育实验等。一些主体教育实验则把改善学生的情感生活状况,使他们由“苦学”、“厌学”到“乐学”、“愉快”地学作为指导思想,而这些实验又无一不把“让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作为一个重要的原则,如愉快教育实验等。

      新时期教育理论对人文精神的弘扬为体验成功思想的形成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这方面突出的是1980年代末关于“教育与人”问题的大讨论。当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已经把人的权利、尊严和价值问题提到了突出的位置,在此背景下,教育理论工作者围绕“人是教育的出发点”、“教育是人的教育”、“教育要提高和扩展人的价值”等命题进行了热烈的争论。现代教育应该尊重人的尊严、潜能和价值,“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现代教育应是提高主体意识的“我行”的教育,而不是贬低学生、压抑学生的“我不行”的教育……这些都日益成为人们所广泛秉持的教育理念。此外,素质教育自提出以后,在1990年代影响越来越大,其所蕴含的“教育要促进全体学生,而不是部分学生素质提高”的理念,无疑更是促使主体教育实验进行“人人成功”的探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