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作为一代思想泰斗,其理论不仅影响了他同时代的众多思想家,如费希特、谢林、黑格尔等人,也影响了后来的费尔巴哈、马克思、恩格斯,甚至一个世纪以后,仍掀起了一个新康德主义的哲学狂潮,像科恩、那托尔普、文德尔班、李凯尔特等人,都是他的思想的继承者。本文试探康德的教育学思想及其历史地位和贡献。 一 从整体上看,康德对教育学的贡献,主要是由于他在大学的讲坛上以哲学家的身份讲授了教育学,以及他给后人留下了一部《康德论教育》的专著。(注:据文献记载,康德曾先后四次讲授教育学。康德首次面对30位学生讲授教育学的时间是1776年10月23日至1777年3月19日,第二次讲授教育学的时间是1780年,以后又于1783年至1784年、1786年至1787年再度主讲教育学。在康德逝世的前一年,他的学生林克(Theoder Pink)据康德讲课的笔记,整理成《康德论教育》(Immanuel Kant,UberPadagogik)一书出版。——以上资料来源于:Edward F.Buchner,(Trans,&ed.)Educational Theory of Immanuel kant.Philadelphia:J.B.Lippincott Company,1904,pp.16-17.)康德的教育学说与洛克、卢梭不同,倒是与泛爱派的教育主张有些相近,他第一次讲授教育学即是用巴塞多所写的著作作教材。由于泛爱派主要是致力于教育方法的改革,康德在讲受教育的过程中,也多是在方法的层面对教育发表见解,这就导致了后人对康德教育学的一个基本评价,即康德的教育学与他的批判哲学没有多大的关系。如福培特(K.Vopt)说,康德的教育学说,一部分是从他对人类学的兴趣出发,阐明他对教育目的、身心保育及道德教育诸方面的意见;另一部分是受教育思想史特别是洛克和卢梭的思想的启发,对教育方法所发表的见解。这两部分都不是他的批判哲学的总结或超越。(注:参见蒋径三著:《西洋教育思想史》(上卷),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第234页。)为了便于论述康德教育学的基本内容,兹将瞿菊农译《康德论教育》一书目录转述如下: 第一章 导言 第二章 体育 第三章 训导(教化) 第四章 心理之训育 第五章 道德与陶冶 第六章 实际教育 为了对照分析,亦将布克纳(E.F.Buchner)英译康德教育学目录作一转述。在“康德教育学课堂笔记”的标题下,主要包括三大部分内容:导论、论文(含体育、道德教育、宗教教育三方面的内容)及结论。 我认为,康德除了在讲授教育学的过程中集中对教育进行思考外,在他的众多哲学著作特别是《实践理性批判》中,也从他的哲学观出发,对教育问题发表了看法。(注:B.Herm,Training to Autonomy:Kant and the Question of Moral Education.In A.O.Rorty,(ed.),Philosophers on Education:Historical Perspectives.London & New York:Routledge,1998,p.255.)其中,最集中也是最重要的内容是关于道德教育。在《实践理性批判》中,康德将人类进化的历史划分为四个阶段:生物本能、性本能、认识能力和普遍理性。在这四个阶段中,综合体现的是人的三种特性的不断发展,即物性、人性和德性。(注:B.Herm,Training to Autonomy:Kant and the Question of Moral Education.In A.O.Rorty,(ed.),Philosophers on Education:Historical Perspectives.London & New York:Routledge,1998,p.260~261.)康德认为,人在前两个阶段的发展是不需要教育的,因为此时人与动物是同一的,都是物性的表现,处于物性阶段的人受教育是没有意义的。教育只是在人的发展的知性和理性阶段才起作用。这实际上是从哲学的高度进一步论证了他自己关于“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其为人”的看法。在人所接受的教育中,相对于知识的获得和思维的发展而言,康德更推崇道德教育。在康德的论述中,道德教育与宗教教育是密切相联系的,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康德视野中的宗教教育就是道德教育的完成形式。(注:B.Herm,Training to Autonomy:Kant and the Question of Moral Education.In A.O.Rorty,(ed.),Philosophers on Education:Historical Perspectives.London & New York:Routledge,1998,p.262.)康德对道德教育的重视,特别是有关构建道德主体的思想,后来一直是西方道德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主要传统,即所谓人的理性就是德性,人的德性代表着人的理性。人的德性的成熟就是理性的人的形成。人之所以为人的精神特性就是这样形成的。(注:C.Erricker,& J.Erricker,Reconstructing Religious,Spiritual,and Moral Education.London & New York:Routledge Falmer,2000.p.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