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总干事松浦晃一郎先生, 尊敬的执行局主席德巴达鲁女士, 尊敬的各位部长阁下, 女士们,先生们: 我们聚会北京,共商全民教育大计。九国都是人口众多的国家,人口数占世界总人口的一半以上。九国教育的发展,不仅对各自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直接关系到世界的繁荣与进步。我们在满足人民基本学习需要方面有许多共同关心的问题,这也正是1993年签署《德里宣言》的基础所在。从那时起到现在,九个人口大国开展了普及基础教育和扫除文盲的共同行动,为实现《德里宣言》的承诺作出了努力,并取得了巨大进展。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拥有近13亿人口是中国最为突出的国情,为了把沉重的人口压力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我国政府制定了“科教兴国”的战略,并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开发人力资源,积极推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郑重履行向国际社会的承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十年前,中国初中入学率为67%,成人识字率为78%。十年后,我们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全国小学和初中入学率分别为99%和88%(其中小学女童入学率99.07%,男女童入学率差距下降了0.07个百分点);全国成人识字率和青壮年识字率分别为91%和95%。全国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数增长4倍。大中城市已基本满足学前儿童接受教育的需要。十年来,中国大幅度增加了对基础教育的投入,以1995年和1999年为例,政府对义务教育的财政拨款增长了70%;从1996年到2000年的五年间,国家还实施了“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中央和地方政府累计投入约14亿美元,重点扶持了852个贫困县。经过十年的努力,近13亿中国人口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为中国的现代化事业提供了宝贵的人力资源。 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伟大事业。中国是一个重视教育的国家,对教育有自己独到的理解。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先生就提出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即教育要立足中国,放眼世界,适应和满足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需要,适应世界科技进步、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借鉴各国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有益经验,促进中国教育不断开放。十多年来,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推进全民教育的策略,以推进全民素质的提升。 第一,把优先发展基础教育放到了重要位置,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第二,满足儿童、青年和成人的基本学习需求,实施素质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三,把发展教育作为政府的重要职责,提高公共财政中教育的支出比例,1999年全国教育经费支出比1994年增长了125%(2001年中央财政教育事业经费比1997年增长了150%)。同时,积极动员社会各界支持教育的发展。 第四,保障全体儿童少年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关注处境不利群体的学习需求。 第五,加强教育法制建设,完善教育法律法规,优化督导评估机制,建立全民教育法律保障机制。 21世纪充满了机遇、竞争与挑战,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增强,虽然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机遇,但也带来了更加严峻的挑战。高新科技的发展正在拉大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信息化的浪潮使世界变成了地球村,同时加深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数字鸿沟”。要避免和制止这种状况的蔓延,除了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外,发展中国家必须加快科技和教育的发展,培养适应21世纪要求的人才。这是我们共同面临的重大历史性课题。 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九国在推进全民教育的过程中面临着普遍的困难和问题:地区差距较大;教育水平不高,教育经费严重不足;某些群体在教育和文化方面处境不利;教师质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需求;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有待提高等。因此,我们九个人口大国在推进世界全民教育目标中承担着决定性的责任和义务。九国全民教育在新世纪初叶得到进一步推动,使占世界一半以上的人口的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这将是整个地球人类的福音。 女士们,先生们,中国政府在确定新世纪初叶的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划时,明确提出了“教育要适度超前发展”的方针,将在一个更新的阶段和更高的水平上推进中国全民教育的发展。中国政府在今年早些时候召开了“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颁布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这一重要的国家决策旨在推动中国基础教育更好地适应新世纪培养创新人才的要求,充分满足全民学习需要,建设高质量的基础教育。完成《决定》所提出的目标和任务,将会使中国形成一个开放的全民教育网络,进一步促进基础教育水平的提高,推进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发展,为社会成员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最终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终身学习体系。 新世纪初,中国基础教育发展的基本框架是: 1.明确近5年基础教育发展的目标。 中国政府坚持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进一步扩大九年义务教育人口覆盖范围,初中阶段入学率达到90%以上,青壮年非文盲率进一步提高;学前教育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