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约与超越:文学与文化关系的考察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J1
分类名称:文艺理论
复印期号:1995 年 09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一

      文学作为文化系统中的子系统,其系统功能、特征受到文化的影响和制约,与其他文化因素一起实现文化系统的总体功能。

      无论对文学作品作静态分析,还是对文学过程作动态观照,都可以看到文化对文学的制约和影响。文学不是一个自在自为的封闭系统,而是与其他文化因素互换信息能量。从根本上说,文学受制于人类文化的发展规律。

      一般把文学作品分析为内容和形式两个互相联系的方面。作品的内容与文化的关系无须多说。人类原始文化时期,有文学神话内容,以幻想的方式解释人与自然的关系。农耕文化有农耕文化的文学作品,工业文明有工业文明的文学内容。文学教科书中所说的文学的“时代性”、“民族性”,实际上是文学的“文化性”的代码用语。

      文学形式比内容具有更大的恒久性,与文化的关系似乎不那么直接,但也同样是文化的产物,而且是更为深层内在的产物。一个民族盛行的某种文学样式,在另一个民族文学中却是“缺类”;某一时代风行某种文学结构,体现某种风格色彩;诗歌为什么几乎是每个民族文学的第一批产品?同是古代诗歌,为何古希腊和印度是鸿篇巨制,而希伯莱和中国却是短章小曲?对于这些,经过一番艰苦认真的分析工作,都可以在文化中找到根源。十八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与清教革命的关系,中国新诗创作与“五四”运动、法国哲理小说与启蒙思想,这些都是清楚明显的史实。再如二十世纪文学结构由时间性向空间化发展,由线性叙事发展到散点透视,这是以二十世纪心理学的成果、对外在世界的失望、理性思维向非理性思维演变等文化精神作根抵的。

      将文学作为一个动态过程看,文学创作是作家对客观世界的信息加以主观的选择和表现,创作成作品,经过发行流通,到读者阅读接受。读者的阅读接受本身是一种再创造,赋予作品以新的意义。读者的阅读效应又作为客观世界的文学信息的一部分,影响作家的文学选择和表现。这样文学活动形成一个环形双向运动的动态流程。

      在文学活动过程的几个关键环节都可以看到文化的作用和渗透。

      作为文学表现对象的“客观世界”,当然不排除人类所处的自然环境,蓝天白云,湖光山色经常成为文学中的形象,但文学世界里显得更为重要的是人类的实践活动、人的精神的情感。即使是自然环境和物象,只要进入文学中,也已经赋予了人的意义,投射了主观色彩,不再是“自然天成”的环境和物象。

      从某种意义上说,作家是文化模塑的结果。虽然文学强调作家的创造性才能,真正伟大的作家也力图时行文化超越。但这种“创造”和“超越”是有限的,难逃“如来佛的掌心”。尤其是文化深层的东西,积淀为民族意识,作家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带着这种意识进行他的文学选择和表现。马克思曾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①作家总是带着前人的遗产、生活在一定的时空之中。文学史上虽有时代的叛逆者,不顾时代的风风雨雨,躲在艺术的“象牙塔”中,营建“永恒的美的世界”。但把眼光越过具体的行为,在整个文学历史的长河中巡逡,时代的现实文化在作家的创作中仍留有明显的痕迹。就是我国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英国十九世纪的“湖畔派”诗人,他们的创作中又何尝没有时代之光的烛照?退隐避世本身就是对现实文化的一种选择方式。

      作品的发表流通是连接作者和读者的中间环节,它把作者的个体行为引向社会群体。在文学产生发展的初期,作者本人承担起发表流通的工作,他的当众朗诵就是一种发表。以后有了“行吟诗人”,他们既吟唱自己的作品,也演唱别人的诗作,从事文学的传播。随着印刷术的出现和完善,印刷出版成为文学流通的最主要手段。现代科技的发展,影视、电脑作为文学流通的媒体日趋发展。文学流通方式的变化,取决于物质文化、技术手段的发展。而文学流通方式的发展,无疑对文学的发展,文学的社会影响面,文学在文化系统中的地位和功能都有着直接的影响。

      出版无疑是当今文学流通的最主要方式。并不是任何作品都能进入流通、得以出版。出版部门面对呈交给他们的大量作品,首先经过一番选择工作。出版者以他想象中的读者群为选择依据,主要考虑两个问题:作品能否受到一定数量读者的欢迎?作品是否符合社会所要求的价值规范?前者是经济效益的考虑,后者是社会效益的考虑。这双重效益的考虑,实质上是一种文化的选择。在选择中,群体的美学—道德体系、维护现实稳定的政治体系等起着重要作用。审查制度、文化市场管理制度都对文学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世上虽然也有仅为自己阅读而写作的东西,如日记。也有过作家宣称写作只供自己看的作品。但日记不是真正的文学,只要是传世的作品,就有作家自己以外的读者。我们试着设想:如果作家写的作品,总是锁在抽屉中,死前将其焚毁,真正只写给自己看。这样的文学虽然也是人的创造,但它与文化的社会性本质相悖。作为文化因素的文学,是经过流通发行,达到文学消费的读者阅读,在审美感受中获得群体的自我审视和自我超越。

      然而,读者的审美阅读活动,并非消极地被“文本”所主宰,而是在“期待视野”中积极参与制作,赋予文本符号以新的意义。因而不同的读者对同一作品有不同的审美感受,表现出审美差异。读者的这种“期待视野”,是文化综合作用在读者的文学阅读时的表现,不同的文化模式,不同的文化结构,不同的文化心理等综合成不同的“期待视野”。在文学活动的“读者阅读与接受”这一环节中,文化以“期待视野”的形式,作用于文学。

      事实上,作家在创作过程中,已经有一个想象中的读者群。这一虚构中的读者群作为对话者,在创作过程中与作家交流信息(虚构信息),影响制约着作家的创作。作品完成后,真正的读者也许与作家想象中的读者不一致。但读者的“期待视野”作为信息反馈,一方面从表现对象——客观世界影响作家的再创作,另一方面从作品的流通发行方面,同样影响作家的创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