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文化困境与艺术家的角色认同危机

作 者:
周宪 

作者简介:
周宪 南京大学

原文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J1
分类名称:文艺理论
复印期号:1995 年 03 期

关 键 词:

字号:

      近十多年来,当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再次奏响了现代化的号角时,一切都面临着深刻的转变与挑战。历史一再表明,每当社会发生巨大变迁时,其文化冲击所带来的影响是深刻而久远的,每一个敏于历史感和自我意识的人都会感受到这一点。眼下,文化圈内普遍谈论着种种危机,乐观主义论调有之,悲观主义言论亦有之。在审美文化领域内,最最明显的也许莫过于作为文化生产主体的艺术家们所体悟到的角色认同危机了。

      角色、话语生产者与文化体制

      社会-文化象一出戏剧,不同的人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社会-文化的变迁,首先会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上引起变化,进而导致行为方式的变化。这里,我想从社会学上常用的角色理论角度来探究当前文化的转变,最终说明当前的文化矛盾及其内在根源。

      显然,角色概念源出于戏剧表演范畴,一出戏剧中有不同的人物、行动及相互关系,这就构成了所谓戏剧角色。美国社会学家米德最先把这一概念引入社会学,用以描述人与动物的区别,以及人对自我形象的意识。后经帕森斯和高夫曼等人的拓展,角色变成了一个普遍适用的范畴,泛指社会体制中个体由其地位、职业或身份所决定了的综合行为模式。这些模式象戏剧表演规则一样,既是被社会所规定的,又是为人们所期待的。后期角色理论强调角色与体制的关系,如帕森斯认为,社会的平衡是以不同的角色各尽其职地完成自己的责任与权利而实现的,换言之,我们可以引申说,当原有的社会均衡被打破时,或者说新的体制取代旧的体制时,角色的责任与权利便会发生“混乱”。这可以进一步结合着高夫曼的理论予以说明。高夫曼发现,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常会出现“角色混乱”,亦即当个体扮演多个角色时,如同时是军官与父亲,便会造成混乱。典型的例子象美国影片《音乐之声》中的冯·恰克上校,以军人治军的方式来管教孩子。这里,我想特别指出的是另一种角色冲突,即随着社会-文化的巨大变迁,个体深感自己旧的角色已经演尽,而新的角色又难以适应时所产生的角色冲突。结合着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认同危机”概念,可以更好地描述这一角色冲突。埃里克森认为,个体心理发展的第五阶段(12~20岁)会出现所谓的认同危机(又译同一性危机),即个体不断把自己的感觉与他人的评价加以比较,从而获得或无法获得自我形象概念。通俗地说,认同危机就是对自我形象的怀疑:我是什么人?该干什么?正是在此,角色与认同联系起来了,可作如下表述:所谓的角色混乱乃是一种认同危机,是人们对自己应扮演如何角色的困惑与质疑。这种困惑与怀疑往往出现在社会-文化体制的转变过程中。

      用这个分析参照系来透视当前的文化变化以及这一变化所导致的艺术家的角色认同危机,可以发现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

      首先,我们必须假定艺术家在特写的文化体制或情境中扮演着被规定了的某种角色,这种角色的规定性体现为一系列的角色规范,依据这些规范的行为才被认为是人们所期待的和合理的。在传统的政治导向封闭文化体制内,角色规范呈现为艺术家作为话语的生产者,必须遵循思想性与艺术性并重的准则,其行为的规定性或社会期待是为大众生产具有正确的伦理观和高度审美价值的审美文化产品。简而言之,艺术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们在审美文化活动中处于相对的核心地位,有某种不可推诿的启蒙民众和批判社会不公正的权利与责任。许多老一辈艺术家终生捍卫着这种角色,并在其话语生产的实践中恪守这类高尚的角色权利与责任,并将这一传统传递给一代又一代的后继者。远的不说,改革开放以来,新时期文学的种种“流派”,从“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到“改革文学”、“新写实主义”等,都鸣响着这种角色规范所要求的严肃主题,干预现实,反思历史与人生,启蒙民众,构成了新时期文学的主旋律。然而,晚近几年来,具体地说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随着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形成,文化体制正从过去的政治导向封闭体系转向经济导向的开放体系,审美文化的生产与消费被推向市场,集权式的“中央计划体系”已被严重削弱。在这样一个面临深刻变革的过渡期或转型期,旧的话语生产“游戏规则”虽未完全消失,却遇到新的“游戏规则”的严峻挑战。从社会学角度看,这种阶段或情境恰似法国社会学家杜克海姆所说的anomie,亦即规范缺失、不确定或混乱的文化情境。如前所述,角色认同及其角色行为是由特定体制所构成的文化情境所决定的,人们是通过情境的规定来评价、解释社会文化背景并选择合适的态度与行为。当新旧体制转化时,情境的变化相应地引起了艺术家对自己固有角色的困惑与怀疑。一个值得注意的普遍现象是,艺术家们深切地体验到自己传统的角色行为在新的市场化审美文化中已有点“过时”了,他们感受到某种新的文化情境对传统角色的剥夺,感受到由此而引发的困惑和焦虑所导致的精神“创伤”。换言之,假定传统的艺术家角色是X,而新的文化情境却要求另一种Y角色,这便形成了本文着重研讨的艺术家角色认同危机。往深处说,这乃是文化合法性的危机,亦即一种传统的表现性的雅文化在中国转向工业社会、大众社会和消费社会过程中的合法性危机,亦即一种传统的表现性的雅文化在中国转向工业社会、大众社会和消费社会过程中的合法性危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新的大众消费文化合法性的确立与形成,后者以其强有力的攻击性和渗透力,无情地吞噬了前者的种种规范和价值,消解了传统的艺术家角色,并强迫他们去生产大众消费文化的权力话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