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文艺理论的世纪风标》

作 者:
陈龙 

作者简介:
陈龙 苏州大学 苏州 215006

原文出处:
《学海》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J1
分类名称:文艺理论
复印期号:2001 年 10 期

关 键 词:

字号:

      用学术痛史来概括中国20世纪文艺理论发展历程可能有点夸张,但用悲壮惨烈来加以描述一点也不为过。为什么科学的、美学的文学理论大厦始终难以建立?为什么百年文论史上庸俗社会学、庸俗政治学始终阴魂不散?为什么创造一个自由的、活泼的、健康的学术空间竟是那样之难?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庄锡华研究员长期从事这一领域的研究工作,对这一问题有着深刻的理解。在他的新著《文艺理论的世纪风标》(江苏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中,他对20世纪中国文艺理论发展历程中的重大问题作了系统、全面、独到的阐释。

      80年代以来,对20世纪文艺理论发展思潮的回顾与反思乃至整体把握,不免带着刚刚经历了一场苦难后的情绪化的成分,批判的意识强烈,但尚未达到批判与建设的平衡、达到成熟思考的理性层面。从研究取向上来看,综合性的宏观研究层出不穷,然而,在历史事件尚未有一段时间的沉淀就对其进行整体的检视,难免有失公允。这两种非理性、非科学的学术作风困扰了中国文艺理论界相当长一段时间,也对中国文艺理论研究走向产生了一些不良影响。庄锡华的这部著作规避了这些研究路线,他以一种超然、冷静的学术态度对百年文论思潮作了细致的梳理,对百年文论史上涉及全局性的重大问题进行了独到的、富有建树的挖掘。作者有着近二十年马列文论研究的功底,同时又有早期对周扬、胡风、何其芳等人文艺思想的专门研究,这些为写作这部富有深度和创意的著作,作了很好的前期准备。

      同时,在方法论上,作者也作了一些大胆的超越,著作没有了过去有的相关著述在一些敏感论题上闪烁其辞的现象,而是秉着历史唯物主义的精神,对其作实事求是的评价。多年从事文艺理论研究的经历使作者有了纵向和横向的比较,对一些问题的看法不再是人云亦云的重复,再没有那种情绪化的轻率断语,从文中的叙述可以看出,作者所持的态度是相当审慎的。本书系统阐述了四大问题:第一,战争时期孕育的思维模式长期影响了新中国建国后和平时期的文艺理论的发展,使中国文艺理论家不容易获得审美的从容和保持与各种不同意见进行正常讨论的心态。这一结论是建立在对20世纪文艺思潮的全面清理的基础上作出的,符合中国文艺理论发展的实际,击中了中国文艺理论止步不前的一个要害;第二,在论述全盘否定传统文化这一思潮时,作者则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寻找根源,认为中国文化虽然因为长期固步自封,其时代的适应性受到了削弱,但它毕竟是一个博大精深的存在,具有经过改造实际现代化的可能,但在对外战争多次失败的阴影下,一部分知识分子对自己的文化传统失去了信心,滋长出全盘否定传统的形而上学态度;第三,在对待西方文化上,作者指出,中国百年文论经历了一个盲目化、情绪化到自觉地理性化的学习的过程;第四,在文艺理论思潮史上,人道主义曾经是聚集革命力量的一面旗帜,在血腥斗争中,人道主义被冷落,经常被作为负面的东西而受到批判。作者认为,这是影响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些论点,可谓切中肯綮,发人深思。

      最能体现作者才智的是书中前两部,在这两部分中,作者寻找到百年文论发展的历史线索,从思维形式、社会心态,剖析文学审美本体的沉浮,探赜发微,作者发现了一把解开百年文论史诸多难题的锁钥,那就是战争思维。作者认为,战争思维、战争意识使得人们在处理任何问题时,必须依靠自己十分敏锐的政治嗅觉,迅速地划分出敌我和是非界线。于是在20世纪的文艺理论发展史上,一种非马克思主义的文艺观点一旦出现,人们便会本能地寻找它同某一政治势力的思想联系,并自动地集合起来与之进行抗争。理论是非往往通过政治是非的判断来解决,理论是非解决的前提是政治界线的划分。作者认为这种现象具有普遍性,文艺理论史上出现的论战,出现的非理性、情绪化反应,具体体现为批判多、建设少;评论多、承认少;仇恨多、宽容少。这种概括可谓准确、精当,正由于处在战争时期,理论工作者缺乏良好的、健康的心态,导致以非学术的手段解决学术问题。在现代文论史上,从事理论工作的人们大多葆有高度的政治敏感。这种政治敏感在许多场合确实准确地发现了敌情。但理论是非毕竟不同于政治是非,现代文论史上最大的问题是以政治是非标准解决理论上的问题。这是影响中国文艺理论发展几十年的一个痼疾。作者在书中深入细致地剖析了形成这一痼疾的政治、历史以及社会的心理原因。

      诚如作者所言,人性人道主义是文艺之所以感人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它在中国文艺发展史上也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作者阐述这一问题时,也是有着深刻史识的整体把握。他发现,在20世纪中国特殊的社会环境中,人道主义一度成为集合进步力量的一面旗帜,“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的参加者,即使不能在社会主义思想层面取得一致,也能在人道主义基础上形成广泛的统一战线。但随着国内政治形势的恶化,在血腥的杀戮面前,革命者无法对洗劫中的民族进行人道主义的拯救,人道主义遂失去了其作为一种思想武器的价值,并在嗣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中,经常作为负面的东西受到批判,这也是影响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应该说这一部分是作者用力最多、最显功力的部分。作者不仅在全局中有历史脉络,更重要的是他对每个历史关键点都能探到其灵魂,作出准确的判断。

      由于作者作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因而使得这部著作显得学术资源相当丰富,作者的独到发现均是来源于他掌握了颇具说服力的论据。诚如作者所言,历史事件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才能让人看清其本来面目,准确评价其对整个发展进程的意义。20世纪中国可知的文论家的著述汗牛充栋,要想在短时间内对这些材料进行一番条分缕析的检视并不容易,不进行充分的准备而立即投入写作,自然也就免不了挂一漏万,以偏概全。《文艺理论的世纪风标》在占有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前提下,就一些学术是非进行甄别,从而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这些评价既有宏观上整体的把握,又有微观的断面剖析,没有相当的学术造诣,料难有如此精当、准确的阐述。例如在该书的第二部分,作者的功底显现在对马列文艺美学精髓的熟谙上,如果没有这一丰富的学术资源,他是无法对百年文论史上人性人道主义问题作出比较客观、公正的评判的。同时,作者对大量学术资源的调动,也使他更清晰地看到20世纪中国文艺理论发展的整个过程和脉络。在作者的思维视野里,20世纪文艺理论发展的文化背景、中国文艺理论传统在20世纪学术发展中的位置、理论现代化的西方参照、文艺的人性人道主义特征等举足轻重的节点、维面,都存有许多盲点,在文学史上并未完全澄清,所以,密集的学术资源的调动为他澄清这些盲点,提供了极有价值的依据。同时由于目标集中于这些关键点,也使作者摆脱了“史构”的重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