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I20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54X(2004)05-0106-03 网络诗歌,准确地说就是以网络为载体写作、发表和传播的诗歌。网络既是诗歌的载体形式,也是诗人的生存方式、诗歌的传播方式和读者的阅读方式。诗歌的媒介载体与诗歌本身密切相关,在古代诗歌中就有“题诗”形式,它常常直接题写在公共场合的驿站旅舍、亭台楼阁、僧寺道观、名胜古迹的墙壁、廊柱、石壁之上,或题写在树叶、竹子、芭蕉等载体之上,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创作、传播方式,也可以说是古代诗人生活的诗意写照(注:吴承学:《论题壁诗——兼及相关诗歌制作与传播形式》,《文学遗产》1994年第4期。)。网络诗歌与传统题壁诗之类的区别在于,作为现代高科技的网络与石壁、廊柱和竹叶等固定物质所具有的巨大差异,是农业文化、乡村生活与后现代文化和生活的差异。在一定意义上,网络的性质决定了网络诗歌的特质。网络诗歌的出现以诗歌网站的创办为前提和标志,网络汉语诗歌,最早出现在1991年,王笑飞创办了海外中文诗歌通讯网(chpoem-1listserv.acsu.buffalo.edu);1993年10月,方舟子在互联网中文新闻组(alt.chinese.text)上陆续张贴他的诗集《最后的预言》,但应者寥寥;1994年2月,方舟子、古平等创办了第一份中文文学网络刊物——《新语丝》(http://www.xys.org)月刊;诗阳、鲁鸣等人于1995年3月创办了网络中文诗刊《橄榄树》 (http://www.rpi.edu/~cheny6/)。1997年伊始,《橄榄树》改为文学刊物,以诗歌诗评为主,但也有散文和小说,不再是纯诗歌刊物。国内第一家网上诗刊是1999年1月出现在“重庆文学”站上的《界限》,它力推重庆及海外汉语诗歌精品。《星星》诗刊也从1999年开始办起了网络版。1999年4月发生了“盘峰诗会论争”,民间诗歌群体向传统知识分子诗歌发难,这也是中国诗歌的一个分水岭,以网络诗歌为代表的民间诗歌登上中国诗歌论坛,网络诗歌开始进入文学史的视野。 2001年是网络诗歌全面崛起的一年,它的标志是一批诗歌网站的创建和网络诗人的出现,以及网络诗歌美学的提出和自觉追求。也正是在这一年,围绕网络诗歌怎么写和写什么的问题,在“橡皮”、 “唐”、 “个”和“诗江湖”四个网站上展开了四次大论争,沈浩波与韩东,伊沙与沈浩波,徐江、萧沉与韩东、杨黎,韩东、杨黎与于坚等分别就网络诗歌的形式和意义展开了论战,从外部到内部,从关联到分裂,从此出现了一个网络诗歌的“江湖”世界,出现了各种派别与旗号,诸如民间派、“70后”、“第三代”,“下半身写作”、 “物质派”,不一而足。甚而可以说,有多少诗歌网站就有多少网络诗歌派别。诗歌网站的出现自然也就取消了传统意义上的诗歌社团,诗歌网站成为当代诗歌的发生现场之一。有人统计,当前有100多家诗歌中文网站(注:我从“或者诗歌”网站上“或者机场”作统计,有47家诗歌网站(论坛);“诗江湖”网站的“超级连接”也有102家诗歌网站(论坛);“界限”网站上的“诗向导”也列出了92家诗歌网站(论坛)和15家综合性的文学网站。)。80年代以来创办的民刊也积极向网络转移,一些主流诗歌媒体也不得不介入诗歌网站。网络成了诗歌超市,为诗人、读者和评论家提供了一个互动的交流平台。这里所要讨论的网络诗歌是网络原创诗歌,而不是网络载体上的所有诗歌。当然,现在的网络诗歌基本上多是纸质诗歌的网络版,其独有的写作方式和作品形态尚未完全呈现出来。我们很少见到超级链接体诗歌和多媒体诗歌。虽然一些诗歌网站已经在尝试诗歌同音乐、朗诵、动画的全面结合,也许是由于技术成本等原因,还远远没有形成真正的“网络体诗歌”。 无庸置疑,网络诗歌是中国诗歌史上的新事物,具有文学史的意义。2002年,马铃薯兄弟编辑出版了《中国网络诗典》(江苏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在该书的扉页上有这样的题辞:“网络改变了中国诗歌的生态与版图/网络扩张了中国诗人的活动空间和视野/网络激发了中国诗人生存的勇气和创造的活力/网络改变了诗歌的病弱状态/甚至可以说拯救了中国诗歌。”那么,网络诗歌本身到底有多大的文学史意义?则需要认真探讨。尽管一些网络诗人并不希望进入带有意识形态特征的文学史,不想用文学史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和追求,这与现代新诗革命的意图不同,他们只希望得到诗歌写作本身的快乐和幸福,但任何文学现象最终都要在文学史上确立自己的价值和意义,融入文学史的意义结构之中。也许,我的考察视角过于正统,对网络诗歌而言过于仓促和着急。文学史眼光也许会遮蔽它的意义的丰富性和发展的无限可能性,但却可以使它们得到相对准确的定位和清晰的描述。 网络的出现催生了诗歌网站,同时带来诗人的存在方式、诗歌的文本方式和诗歌的阅读方式的变化。网络具有交互性特点,网络用户既是信息的接收者,也是信息的参与者、制造者,只要用户有参与、制造的兴趣。其他电子媒介的信息传递是发布→传输→接受的单向联系,而网络媒介的信息传递是发布←→传输←→接受的双向、可逆而互动的。不同网络用户对接受的信息有不同的反应,也有不同的信息反馈。网络艺术是一种交流艺术。这种交流,是创作者和欣赏者、制作者和浏览者、浏览者和其他浏览者之间的交流。正是这种双向交流的特点,使原初的艺术作品被重新阐释,被重新配置和翻译,也使作品有可能变得更丰富、复杂、精巧,更有意味。同时,艺术作品创作时独一无二的历史性情境也自然就失去了,原初的真实被歪曲、修改。对于网络诗人而言,更重要的是诗人身份的变化。在线写作与手写不同,它将个体的痕迹从写作中全部抹去,使书写标记非个人化,使文本非人格化,而且网络的特性往往使作品在互动中发生变化,出现一首诗有着不同版本。这种写作引入了新的集体作家身份的可能性,从而颠覆了作者作为中心主体的地位。一首诗的出现,立即就有相应的评论跟帖,信息的反馈可以使诗人立即调整自己,减少探索的盲目,也最大限度地刺激了诗人的写作热情。因此,短暂的“即兴”性质是网络文学的一大特点。网络艺术的传播快速而公开,效率极高,类似于新闻的现场直播。 网络艺术是一种数字化的虚拟艺术,它只存在电脑空间(赛伯空间,cyberspace)之中。这种虚拟性使艺术品的现场感不复存在。网络诗人的游戏身份就是明显的事实。它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业已存在的各种等级关系,诗人的身份在网络交际的结构中呈现虚化的倾向。甚至有的网络诗人不断玩弄身份,这样语言的使用就极大地与主体的生物身份分离出来,诗人身份分散在各种论坛和邮件上。这种玩弄身份的网络诗人直接将自己呈现为一个他者,将非线性时空里的诗人主体分散到各处,一定程度上颠覆了诗人稳定的身份,使网络诗歌成为典型的后现代语言活动。网络话语的空前自由,使人们从压抑封闭的时代开始入一个有更多机会表演和宣泄的时代。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的交往不得不戴着面具,而在网络世界,人们更能袒露自己的真实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