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后现代后殖民文化研究格局

作 者:

作者简介:
王岳川 北京大学中文系

原文出处:
《文学评论》

内容提要:

本文通过对台湾地区后现代后殖民主义问题的研究,力求弄清台湾后学研究的基本格局,进而关注其关于殖民记忆问题、女性话语、后现代神学、后现代史学等问题。本文认为:台湾的后现代研究几乎是与大陆同步的,与大陆不同的是,台湾仅仅将其看作一种西方的新思潮,而大陆学者将其看作新的思维方法和价值转型的方法。从台湾地区后现代后殖民方面研究的诸多重要成果,可以看出台湾的特殊文化心态和氛围。


期刊代号:J1
分类名称:文艺理论
复印期号:2001 年 10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台湾地区的“后学”研究经过近20年的努力,已经具有了相当的格局。从事后现代和后殖民的学者主要有罗青、廖炳惠、蔡源煌、邱贵芬、廖朝阳、蔡铮云、张小虹、陈儒修、曾庆豹、邓元忠等,台湾的后现代诗人作家代表有夏雨等,剧场创作者有钟明德等,郑明娳主编过一些后现代主义方面的书,孟樊写过台湾后现代诗学方面著作。近年来,关注后学问题并从事后学研究的学者多了起来,不限于人文科学领域,在社会科学领域和文化领域亦有新的拓展。其成果表征为翻译了不少后现代后殖民主义方面的文章,并出版了一些论著和文集,但直接就后现代后殖民主义问题撰写的专著却很少见到,大多是个别就西方后学某个专家(如德里达等)或课题进行研究。发表“后学”论文相对比较集中的刊物,主要有《中外文学》和《当代》等。本文主要打算通过对台湾地区的后学主要人物思想的探讨,对其“后学”地图和最近概貌有所了解,以展开进一步的思想对话。

      一 台湾的后现代主义路标

      罗青的《什么是后现代主义》,于1989年在台湾五四书店出第一版。这部翻译和介绍性著作,是中国学者较早在后现代主义学术翻译和研究著作,能够使人对当代西方和中国大陆港台的后现代地图有一个基本了解,值得重点评说。

      (一)后现代主义文化与艺术

      罗青(注:罗青《什么是后现代主义》,台北五四书店,1989年版,第12页。罗青是一位后现代诗人和画家,出版诗集《吃西瓜的六种方法》、《隐形艺术家》、《录影诗学》等,同时还有评论集《从徐志摩到余光中》、《诗人之桥》等。)的代表作《什么是后现代主义》,共分为七部分。其中:“导言”,作为后现代主义研究纲要,分别简介欧美各国的后现代学术现状和学者思想,同时对台湾地区的后现代主义者和基本研究状况加以坐标式的定位,使人能够获得某种总体印象。“文学篇”,主要翻译美国后现代主义理论家伊哈布·哈桑《后现代转折》中的一章,使人能大略看到哈桑的思想。“艺术篇”,则主要翻译介绍莫道夫《后现代主义绘画》的思想。“哲学篇”,全书翻译了利奥塔德的重要著作《后现代状况》,可以说,正是利奥塔德这部重要的后现代著作的最早译介,使得罗青这部书具有了较厚重的学术含量。其后,“本土篇”,对台湾地区的后现代状况以及艺术发展作了一些描述。“年表篇”,则对欧美的后现代阶段和台湾地区的后现代状况大事年表加以罗列,使人能清楚地在时间的推移中把握到西方后现代和台湾后现代的发生发展和基本轨迹。最后,“附录篇”列出了两篇对罗青该书的书评。

      在导言中,罗青简要地介绍了后现代主义在欧美的基本发展态势,以及研究后现代主义的学者著述,然后概括地说明台湾地区的研究状况。就台湾引进后现代主义的时间表而言,罗青认为,“台湾大约在1980年左右,开始引进‘后现代主义’式的说法。最显著的标竿是当年出版的《第三波》。……此后,有关后现代主义的诗歌、建筑、绘画等讨论,亦相继出现,在1986年左右达到高峰。该年,美国方面研究后现代文化的重要学者如詹明信及哈山,先后多次来台北访问讲学。使学术界对后现代主义的理念及问题,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注:罗青《什么是后现代主义》,台北五四书店,1989年版,第12页。罗青是一位后现代诗人和画家,出版诗集《吃西瓜的六种方法》、《隐形艺术家》、《录影诗学》等,同时还有评论集《从徐志摩到余光中》、《诗人之桥》等。)尽管美国的“后学”理论家到台湾并引起后现代文化艺术的论争,但是在台湾地区是否进入后现代的问题上尚存在着颇为激烈的争论,有人认为已经从工业社会进入了后工业社会,有些则认为还停留在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之间。这反映了台湾近几十年存在着农业、工业、后工业三者混杂的状况和处于走向后现代的过渡时期。在这种过渡时期中,后现代主义成为了一种对当代社会的阐释方法。

      在本土篇中,罗青用了三讲的篇幅展开自己对后现代主义的理解。其中第二讲《台湾地区后现代状况》,较全面地阐释了台湾后现代状况。后现代文化是后工业社会的反映,其知识发展的方式获得新的突破,社会的价值观及生活形态朝向多元主义迈进。在思想解构中,所有的观念意义与价值都从过去固定结构中解构出来而可以自由漂流重组。在这种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中,人们逐渐改变着自己的生存方式和生活观念。从60年代开始,台湾在食衣住行、娱乐出版、生命遗传工程等方面都出现了后工业社会信息膨胀和标新立异的新症候。在音乐、绘画、文学方面,一些艺术家也改变过去的艺术思维方式,有意识地采用西方的后现代主义手法,作品中的后现代表现因素逐渐增多,风格各异。罗青在此比较清晰地列出了台湾后现代文化艺术发展的基本轨迹,从中可以看到后现代信息传播和思维方式对传统模式的解构式重组和多元共生式创造。

      在罗青看来,后现代主义除了采用复制拼贴以及多元混杂的特征外,一个重要特色是把庸俗的世俗文化与严肃的精英文化融合起来,但是二者杂糅又时时造成矛盾的反效果。因此,在文化艺术中使大众通俗与严肃高尚相结合并未能成为后现代主义驾轻就熟的转型方式,而是需要进一步探究。罗青坚持,在当代社会巨变中,后现代主义是一种思维的转型:哲学上张扬解构主义思想而将传统的思想重新阐释和厘定;文学上关注后设语言而消解中心主义的价值模式;社会思潮方面是消费主义的盛行和个人主义的特殊性的张扬;艺术方面则是创新的尺度成为整个领域的新规范,从而使任何僵化的体制和规范归于解体。后现代以一种反现代的方式登上历史舞台,突破了传统的藩篱,走出了一条在信息社会中的后现代的不归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