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是一个极为特殊的年代,作为一个旧世纪的终结,一个新世纪的序曲,它本身就颇具争论与研究的价值,因此由上海作协和文汇报等联合发起的全国百名评论家推荐90年代最有影响的作家作品活动,在文学评论界引起了热烈的反响。2000年10月30日,在这次活动评选结果揭晓后,上海作协、华东师大中文系又共同举办了“90年代文学研讨会”。 上海市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徐俊西对于举办这次研究会的目的,作出了综述。他认为当下的文艺理论研究太过于专业化、学术化,不适宜于大众接受。因此在一些学者提出文艺理论要走出沙龙,走出课堂的倡议下,这次评选活动以及研究会,成为一次在现代传媒中颇具影响度的社会活动。另外,徐俊西也公布了这次评选名列第11位到第20位最有影响的作家以及作品,他们分别依次是:王小波、铁凝、阿来、陈染、王朔、于坚、刘震云、王蒙、阎连科、刘恒、昌耀;《废都》、《尘埃落定》、《叔叔的故事》、《私人生活》、《高老庄》、《丰乳肥臀》、《活动变人形》、《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黄金时代》、《羊的门》、《纪实与虚构》。 对于评选的结果,评论界从多层次多角度做出了反响。华东师范大学的徐中玉教授认为应对该次评选调查进行深刻的分析和全面的研讨,这样将对今后的文学研究做出切实的贡献,著名评论家潘旭澜把一些好作品未能入选前一名的原因归结为,多种文化因素的影响导致了它们未能进入评选的视野。来自香港岭南大学的许子东教授则认为前十名作家的作品中其写作状态越边缘化,越偏远,也就越受到关注和欢迎。这些作品的风格大多数较为现代主义,偏重于承袭拉美传统,因而对于如何弥补“五四”以来传统写作手法的缺失这一方面并没有太多的建树。 对于该次评选活动的看法无疑是这次“90年代文学研究讨会”中的一个切入点,而更多的评论家则在此基础上,对整个90年代文坛中所涌现出来的现象与问题进行了关注,因此他们对于“90年代文学”中的诸多热点中心话题做出了深刻而全面的剖析。 对于“全球化”、文学批评状态等热点现象,顾骧、孙绍振、施战军、陈骏涛、杨扬等评论家分别进行了多角度透视。来自中国作协创研部的顾骧认为,“全球化”是历史发展不可抗拒的必然趋势,重新面对融入世界潮流的机会,我们应选择参与的立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的陈骏涛对90年代文学批评的发展进行了深刻的总结,归纳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即多元结构的进一步确立,中心的瓦解,几种类型的文学批评形成多元互补格局;文学批评商品化、世俗化倾向及文化批评对文学批评的渗透等。他认为将来可能出现文学两极分化的问题,并希望通过沟通达到对立互补的理想状态。福建师范大学的孙绍振对90年代文学理论批评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学理方面的文学批评没有缺席,而是过剩,不足的是道德方面的批评。“五四”以来,文坛太过相信西方的话语,而导致了自身的失语状态。对此,他倾向于采取一种颇具匠心的解决途径:将中国古典文学转化成现代话语,从而形成一种属于中国自身的文学批评理论基础。华东师大的杨扬从批评现象入手,总结了90年代文学批评的几个特点:非主潮文学批评的流行,地域性分布特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崛起,文学批评的结构性变化,即传媒的介入、多元参与的格局、文学外延扩张的多文本关注现象。他认为这将对新世纪的文学批评开创思考和发展的空间。《时代文学》编辑施战军着重探讨了90年代文学批评尺度的单一性和文学的繁复性,及创作空间的扩容和批评的滞后这两对矛盾。 对于不同题材的文学创作,马以鑫、王宏图扫描了都市文学的特征,而郜元宝、李星等则对农村文学给以了特别关注。华东师范大学的马以鑫教授描述了90年代文学创作空间从乡村到都市的场景转移,并回顾了都市文学的发展脉络,尤其是30年代都市文学的辉煌。来自复旦大学的郜元宝通过对乡土文学作家阎连科的《月光流年》的个案解读,解析出他笔下独特的精神世界,即生活在有限范围内的人们对无限空间的恐惧。 对于当前略显冷清的诗歌创作,评论家张闳、诗人徐芳从不同立场进行了观照。上师大的张闳认为90年代的诗歌写作在很大程度上是对80年代的模仿,其活跃性和新锐性较之80年代都在衰退,90年代的诗歌创作在对疏离感、个人化、性爱等方面的反映远不及80年代来得充分,但是如果没有诗歌,那么当代中国文学的空间就将是贫弱的。作为诗人的徐芳则从一个创作者的角度出发,将诗歌看作是中国当代文学内部革命的开始,但90年代的诗歌发展前景则显得阴霾而不明朗,诗歌环境混杂,创作分化严重,诗作中常有极废滞后或刻意为之的边缘化,这使得90年代的诗歌很难出现有透明度的好作品。 对于网络文学、留学生文学等热门话题,宋炳辉、葛红兵、郏宗培做出了迥然不同的预言。上海外国语大学的宋炳辉持论平和,在分析了网络对文学的几方面影响以及文学在网络时代的优势和弊端后,他预测网络文学将代表一种平等大众化的文学精神,提供新的社会形态和艺术上的隐喻世界,而另一方面网络文学又有着经济问题、接受极限等弱点,因此他认为网络文学与纸面文学如同报纸和杂志,是不可互相替代的。上海大学的葛红兵再次大胆预言;边缘化、玩偶化、表演化们的纸面文学已经过熟,网络文学的生长点已经具备。他分析了文学对网络的意义及网络文学的几大生长特征,对于网络这个全世界共同面临的新生事物,给以热情的支持。对逐渐走向成熟的留学生文学,上海文艺出版社副社长郏宗培回顾了它从源头到80年代的艰难成长历程,并分析了多元化的90年代留学生文学的特征及发展方向。 与会的大部分评论家对90年代文学总体状况达成了共识——多元化、多样化、商业化。陈思和教授以“无名”来概括90年代文学,他认为经济生活的变化深影响了知识分子对文学与生活关系的认识,从而导致90年代文学的严重分流。中国作协鲁迅文学何镇邦认为,90年代文学在创作观念方面与80年代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与文艺政策的放宽、文学商品化及创作主体自主化有密切关系;它表现为主旋律文学、通俗文学、审美文学三板块交叉发展,将来则可能导致文学走向两极分化,如私人化与社会化,功利与非功利,纪实与虚构等。上师大的王纪人总结了90年代文学个人化、私人化、时尚化的写作姿态,并分析了这三种写作的特征,评论家毛时安归纳了思想狂欢之后的90年代文坛现象的几个特点,即语言霸权的失落,非主流文学形态商业化,事件代替作品及网络的出现对文学的深刻影响。江苏作协评论家王干将90年代文学总结为80年代文学剩余与分裂;南京师范大学的吴炫反思了90年代文学研究的思维广式及判断标准;上海大学的王光东则分析了目前活跃于文坛的一批中青年小说家文本的特征,并归结了这些作品的结构——叙述倾向。另外,一些学者、评论家还从伦理精神、文化身分、女性写作、接受美学等立场出发从不同侧面对90年代文学提出了独到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