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时代文学革命的三个主张

作 者:
魏饴 

作者简介:
魏饴 (1958-),男,湖南石门人,常德师范学院副院长,教授,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研究方向为文艺鉴赏美学。 常德师范学院,湖南 常德415000

原文出处:
《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

内容提要:

在知识经济时代,文学要来一次新的革命。要摒弃贫血的、纯技巧的花瓶文学和麦当娜式的性爱文学,倡导一种真实的、简洁的和能给人以信息与美感的写实文学;要转换政治观念,关注生活变化,一手抓好弘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号角文学,一手抓好丰富人们生活情趣的休闲文学;要改革旧有的文学管理方式,引进竞争机制,重建作家队伍,积极营造出健康活泼、不断创新的文学氛围。


期刊代号:J1
分类名称:文艺理论
复印期号:2001 年 06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I03;I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89X(2001)02-0005-04

      我主张文学要来一次新的革命,这是当下文学发展寻求突破并获得新生的惟一选择。

      一 文学革命的背景

      在提出我的主张之前,我们有必要对这次文学革命的背景作一简要分析。

      当人类向21世纪迈进的时候,一个新的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知识经济时代已初见端倪,新的发展模式、新的生活环境和新的思维方式正在改变着我们周围的一切——文学的发展也不例外——任何人都应正视这个现实。

      知识经济是以脑力劳动为主要资源、以高科技产业为第一支柱、以信息网络为纽带的全球一体化的经济形态。显然,这里所谓的脑力劳动、高科技、信息网络等都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知识作为新的经济形态的最大资本凸现出来。所以,我们说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这与农业经济时代靠人的手工劳动创造财富、工业经济时代靠机器把人的体力放大创造财富相比,则有了明显不同。

      由于作为最大资本的知识对社会发展的直接介入,整个社会背景随之产生很多变化。比如,科技知识分子将成为社会财富的主体,知识资本超越土地、劳动、货币等资本要素给社会交换与货币分配提出了新的伦理肯定形式,体力劳动者与脑力劳动者的界线逐渐淡化并最终实现统一,如此等等,这一切给人的生存提出了挑战——拥有科技知识是知识经济时代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必备要求。

      比较而言,文学虽然也属知识的范畴,但是否掌握文学知识并不会给人类带来像今天这样的生存压力。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对知识经济的分析,这里的知识可分为四种类型:事实知识(know-what)、原理知识(know-why)、技能知识(know-how)、人才知识(know-who)。显然,随着这部分知识社会地位的强化并成为社会大众普遍追求的生存需要,人们对文学的热情会退居非常次要的位置。不过,尽管文学已不是当今时代的中心话语,但人们仍然需要文学则是毫无疑问的,我这里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意在表明当今文学的发展与繁荣碰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面对人类的这种生存挑战,文学作家特别是过去同属于一个知识阵营的“知识分子”,一部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创造超额利润的弄潮儿。文学作家们则不得不进行这样的人文自觉与反省:一方面要努力使自己拥有专业技能知识,从而才有可能从社会的边缘走向或接近中心;另一方面作为文学的职业守望者,又必须要思考如何使自己的知识产品适应新的时代,受到社会的欢迎。

      然而,人们对知识经济时代给文学带来的这些变化却缺乏清醒的认识,对文学从过去的辉煌到近几年的凄凉毫无应对准备。最早受到影响的是戏剧,这些年来几乎很难听到它的声音了。然后是诗歌,人们不禁频频发问:“诗歌到底得了什么病?”[1]“当前中国诗歌缺少什么?”[2]至于小说,雷达说得不错:“它更像一个饱经沧桑的老渔夫……它只能时时兴起英雄迟暮之叹,独自品味生存竞争的凄凉。”[3]惟独散文,90年代以来在文学领域几近一枝独秀,但毕竟也要受到新时代的考验,如果没有根本的变革,就决定了“这种‘繁荣景象’本质是泡沫式的”[4]。

      实在是到了该给文学猛击一掌的时候了,文学再也不能沿着这条老路走下去了,更不能沉浸在自命为庞然大物的光环里,我们的文学同仁必须回答如何在越来越小的空间寻求突围、守住自己的问题。

      二 文学革命的三个主张

      主张之一:摒弃贫血的、纯技巧的花瓶文学和麦当娜式的性爱文学,倡导一种真实的、简洁的和能给人以信息与美感的写实文学

      进入新时期之后,我们的社会从极“左”的颠狂与动荡转向稳定、和平与发展的时代。特别是由于社会相对较长时期的稳定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发展经济、拥有科技知识成为惟一最大的政治,过去习惯了各种革命、各种运动的作家们就开始感到有些不知所措了。文学经过反思文学、寻根文学到现代派文学之后,究竟再走向何处去?不少作家对前途感到迷茫,找不到今天的人们究竟要关心什么,他们在优游平静的生活中越来越变得迟钝、贫乏和无能。于是,很多作家便关起门来编织一些远离现实的故事,玩弄虚构铺张的各种技巧,没有思想、空洞无物、相互重复的现象比比皆是……此即我们所说的贫血的纯技巧的花瓶文学。另有一部分作家在性爱上大作文章,实则是向读者兜售赤裸裸的色情,像麦当娜那样以大胆地脱衣为特色,这方面又以棉棉、卫慧等这些所谓“文学新生带”女作家最为突出。她们的很多作品几乎丧失了所有的社会维度和精神维度,追求官能的刺激,热衷于渲染性的快感和“高潮”的眩晕……如果这些缺乏生机的、毫无艺术感召力的花瓶文学和精神堕落、粗野痞俗、毒害读者的性爱文学不彻底摒弃,文学的地位将会更加摇摇欲坠。

      事实上,90年代中期前后出现的散文热,无非是表明人们对散文真实性的欣赏,与那些空虚的小说、诗歌比较,多少还可以给人一点清新的感受。更何况,知识经济是以信息交换为主要手段的经济形态,时间就是金钱、信息就是资本的生活美学思想已愈来愈深入到普通大众的心灵,从而也必然对传统的文艺美学产生影响。今天,很多读者已经不太习惯于文学的虚构,对那些长篇巨制更是无暇顾及,他们希望从文学中也能较为快捷地得到一些更多的贴近生活真实的体验和具有美感价值的新鲜信息。真实、信息、简洁和美感便构成了知识经济时代文学革命的基本要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