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语境下的文学民族性探寻

——读《呼唤民族性——中国文学特质的多维透视》

作 者:

作者简介:
陈金枝 王丽娟 湖北大学人文学院 武汉 430062

原文出处:
《江汉论坛》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J1
分类名称:文艺理论
复印期号:2001 年 04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国文学究竟有哪些不同于西方文学的民族特点?我们拿什么来与世界各国人民进行文学交流?王齐洲先生的著作《呼唤民族性——中国文学特质的多维透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11月版)对上述问题作了解答。作者关于“呼唤中国文学的民族性”口号的提出以及对文学民族性的探寻并不是文化保守主义者的故作高调,而是切切实实从对中国文学的现代化历程的回顾与反思,从对中国文学史学科体系的总结与批判,从对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的透彻分析中来展开讨论的。作者认为,中国文学研究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虽成就卓著,但却是以失落中国文化主体意识和牺牲中国文学民族个性为代价的。换句话说,我们在关注成绩的同时,不能对其中的现代化与传统、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矛盾视而不见。正是基于以上认识,作者才展开了对文学民族性的艰难探寻,书中才有了对中国文学的原初观念、中国文学的基本思想、中国文学的传统方法、中国文学的审美理想、中国文学的发展道路等问题的探讨,并且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告诉我们:中国文学有自己的民族个性,在与西方文学进行交流时,我们可以也应该发出我们自己的声音,而不应该把不符合西方标准却极有价值的东西全部舍弃,更不应该用我们的文学现象去印证西方思想,挖掘中国文学的民族特点,并进行当代阐释和深度转化,重建中国文化主体意识,使中国文学能在世界文学中保留一份精彩,使中国文学与西方文学的平等交流和对话能够真正实现,这也许就是本书呼唤民族性以及进行文学民族性探寻的目的所在。

      通观全书,我们可以发现本书对文学民族性的探寻是在新的文学观念和研究方法下进行的,显示了作者的匠心别具,也显示了本书的前沿性与开创性。关于文学观念,书中说道:“文学史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核心是文学观念,文学观念不同,所认定的文学事实就会两样。”在对20世纪按照西方现代文学观念建构起来的文学史学科体系进行批判之后,作者强调了转换文学观念的重要性。作者认为,20世纪文学研究取得的成绩主要在于实现了文学观念的现代转换,而它的不足又在于这种现代转换几乎等同于全盘西化。21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要创立新体系,开创新局面;21世纪要出现文学史大家,同样也需要观念的转换。作者进一步阐释道:“这种转换不是来自对西方权力话语的简单套用,而是来自对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历史性理解和对中国传统文学观念的当代性诠释。”鉴于此,作者进行文学民族性的探寻,首先是回到历史中去,进行传统文学观念的探讨,其后对中国文学的基本思想、传统方法、审美理想、发展道路、整体风格等问题的探讨都是以此为前提的。先进行古代文学观念的研究,然后用经过当代转换的,我们自己的文学观念来指导具有中华民族特点的,符合中国文学发展实际的文学史学科体系的创建,是本书显示出来的思路。应该说,这一思路及其实践打破了文学民族性研究中长期换汤不换药的局面,将会带来文学史研究的根本性转变,从而开创文学史研究的新局面。

      我们再来看看本书进行文学民族性探讨所运用的研究方法。这部著作灵活运用传统方法如文字学、训诂学、文献学、考古学、历史学、社会学等和现代方法如符号学、阐释学、传播学、文化人类学、接受美学等,显示了学术研究方法的开放性。但阅完全书后我们就知道,此著运用得最多的还是朴学考据和历史实证的方法。我们以第二章为例。这一章对中国文学观念的发生与内涵的考察,就是从现存历史文献和出土文物资料中来搜寻早期中国文学活动的踪迹和中国文学观念的发生的有关线索,没有想象,没有假设,没有成见。在对古文字中的“文”与“学”的符号各自进行了语义分析后,又在诸子文献中搜索清理出有关“文学”的材料,最后得出结论:中国最早的文学观念发生在春秋末年,由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所揭,其内涵即是人文教化。结论不徒托空言,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建立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这一点从后面几章的写作中也能感受到,它成为本书的一大特色。正如作者在他的另外一篇文章《论文学史研究的学术方法》中谈到的:“文学史研究需要的首先不是‘成见’,而是扎扎实实的收集材料、辩证真伪、考镜源流的考据和实证工作,然后才能从具体翔实的历史事实中得出符合实际的结论。”本书对中国古代文学的民族特质的揭示和文学规律的阐释都是通过对大量的文学史料和文学事实的考订辨析得出的,而非依靠一般的理论推衍。作者所倡导的文学史研究的学术方法,也主要是指在资料考据和历史实证基础上的辩证分析和综合研究。作者也许无意迫使你接受他所论述的那些观点,但是这种学术研究方法却可能是他有意倡导的。

      本书运用新的思想观念和研究方法进行文学民族性探寻,毫无疑问是文学民族性研究领域一部有开创性的著作,对于创建21世纪文学史学科新体系将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另外,作者在众声喧哗中切实走出一步的示范作用和激励作用也功不可没。由于篇幅的限制,本书不可能穷尽中国文学的所有特质,对中国文学观念发展的探索也处于起始阶段。但是我们相信,作者对文学民族性的呼唤,对转换文学观念,改善学术方法的呼吁,将会引起学界的普遍关注和积极回应,以期共同开创21世纪文学研究新局面,真正实现中国文学与西方文学的平等交流和对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