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决定论与教育的危机

作 者:

作者简介:
郑铁军,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原文出处:
《教育评论》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01 年 09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在我国由农业国向工业国迈进的进程中,教育被高度地重视了起来,教育要为经济建设服务成了时代的主题。社会对知识、技能的需求前所未有地刺激着教育,个人和社会对教育的功利性追求分裂着教育。终于,教育的工具化倾向被凸现出来了。

      家长送子女上学主要是为了使其获得谋生的本领,他们关注的更多的是考试的成绩及能否考入大学,以便在日后激烈竞争的社会中获得最佳的位置;学生被身不由己地卷入知识与技能的理性训练之中;教师或主动或不情愿地充当着应试教育的帮凶;在社会的重压下,学校乃至地方教育主管部门,虽然在门面上挂起了素质教育的招牌,在暗处却较着应试的劲儿,以此来顺民意,建功德。于是,学校的课程有了主副之分,那些能外显“业绩”的科目,以及这些科目中能直接产生分数的内容倍受重视。那些不能立马产生效益,却能给予学生求真、求善、求美之引导和感悟的科目和内容,被心照不宣地降到了次要的位置。即使偶被提及,也只是走过场,以示重视素质教育云云;或干脆以“科学方法”张纲明目,严肃解剖,直至诉诸考试以示重视。以教学为中心的信条,使学校其他教育活动降低了自身的教育价值和意义而变成了课堂教学的陪衬,作为中心的教学却和知识、技能、工作、出路划上了等号。因此,智育外的其他数育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就难以按设定的目标进行。

      长期以来,社会、家长、学校、教师的目光集中在了少数——在个别学校也可能是多数——“成功”学生的身上,而那些被遗忘的失败者只有带着沮丧的心情忐忑不安地走上社会,那不甘的“升学情结”便会变本加厉地追加在下一代的身上。教育对于受教育主体——学生的意义到底应在当下的教育过程中展开,还是应放在尚未触及的未来实现?如果说那些“成功”的学生虽然失去了很多,但毕竟也算成功了,而那些处于我们视线之外的学生,他们得到了什么?

      受应试困扰的基础教育如此,那相对自由的高等教育如何呢?

      在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的背景下,作为直接面对就业市场和生产并传播知识的大学,浮躁之风日渐盛行。教师忙于科研疏于教育,学生也急于投入社会一显身手,没有硝烟的应试教育仍大行其道。专业化知识的加深,使人文知识相对贫乏,“快餐知识”却炙手可热。各种资格证书漫天飞舞,人格证书却难觅踪影。先天不良,后天欠补,难怪有人惊呼,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太贫乏了。不知是应试教育的惯性使然,还是为了使迷航的心灵得到慰籍,投身新一轮更加实际的功利性追求成了大学生消除迷茫的必然选择。

      我们不妨再换个角度来看一下今天的教育。

      随着人力资本理论和知识经济概念的提出和实践,教育活动本身已经逐渐成为知识要素和人力资本的生产性活动。特别是生产资料所有权与使用权在一定程度上的分离,使专业化知识更显示出了其优越的经济价值。由于知识本身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不断提高,教育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也愈来愈受到重视,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更加密切和直接。

      于是乎,教育产业化、市场化的呼声日渐其高。教育成了刺激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手段,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的领导也抓住了挽救教育补给不足,促进教育规模发展的救命稻草。市场经济的概念和运行方式冲进了校园,仿佛一夜之间,学校、教师、学生都赤裸裸地置身于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市场了。教育的经费来源、办学模式、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招生分配、内外部管理体制等开始转向了经济的要求,学校创收、开发不得不列入学校的主要工作日程。盲目的扩招、合并、设立分校成了某些部门、某些人追求经济利益的合理的运行方式。教育的这种功利性追求不但在形式上得到了体现,同时也更深入的影响着教育的其他方面。

      由此,教育与经济的关系在教育与社会诸关系中正超乎寻常地凸现出来,教育的功能被狭隘地以经济上的功利主义所涵盖。正在膨胀的功利性追求越来越模糊和遮障着人们审视教育价值取向的视线。仅在教育与经济关系圈内争论的,经济决定教育还是教育与经济相互作用,无异于置身庐山而欲辨其本来面目,其结果是进一步强化了教育对经济的依附,使教育沦为经济的附庸,从而使教育丧失了其在建构人的精神上的主体独立性。教育的价值取向不得不服从于经济发展的要求,并受制于不健全的社会需求及评价,从而导致教育的裂变。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教育的举办和发展正在以片面地追求和促进经济的发展为主要目标,经济意识和经济行为日益渗透到了学校教育活动中。在教育的诸功能中,过分强调教育的经济功能,相对忽视教育的其他功能的经济主义倾向已经出现。

      如果说工业化时代的教育在批量地生产着“技术理性工具”的话,那么,信息化时代的教育却在更高层次上快节奏地生产着“知识理性工具”。如果说教育的社会需要在某种程度上忽视着个体的人的话,那么,教育的经济主义倾向则把所有的人拉回到了“经济人”的樊篱之中。这样的教育不但违背了为社会培养和谐发展的人的初衷,长远地看,也未必会对健全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

      既然,知识已成为了一种经济因素而通过教育再生产和传播,那我们就更应重视另一个古老的话题:什么样的知识最有价值?促进完整的人和健全的社会全面发展的知识最有价值。能克服单面的人和单向度的社会产生的知识最有价值。能引领人求真、求善、求美而不致于在知识经济的大潮中迷失自我的知识在今天看来更有价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