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升国民综合素质,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价值追求。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吸收并发展了中外教育思想,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积极倡导和实施素质教育,使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国民素质,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提供了人才和智力支持。 一、倡导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民族素质,引领素质教育思潮 素质教育成为一种思潮并得到倡导,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素质教育是在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的形势下,结合我国国情,为适应现代化建设和小康社会建设的需要,在教育界突出倡导的一个核心理念。 (一)适应改革开放需要,引领教育界端正教育思想 改革开放以后,陆续恢复了正常的高考制度、研究生培养制度和学位制度,极大地焕发了青少年的求学热情,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逐步恢复,教育质量不断提高。与此同时,出现了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和片面追求升学率问题。邓小平于1978年4月《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学生负担太重是不好的,今后仍然要采取有效措施来防止和纠正”;在谈到考试问题时指出,“对于没有考好的学生,要鼓励和帮助他们继续努力,不要因此造成不必要的精神负担”。[1]针对不少学校为追求升学率而忽视大多数学生的状况,邓小平在1979年的教育工作会议上还提出“要尽可能把全班学生教好”。不久,时任教育部部长蒋南翔在全国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了“中小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2]的要求。这都对教育界尤其是中小学进行全面素质培养产生了积极影响。特别是1983年邓小平关于“三个面向”的提出,为人才素质培养开辟了道路。 片面追求升学率以及由此而造成的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等问题,实质上是教育思想和教育目标问题。《教育研究》杂志从1986年第4期到1987年第4期,专门开展了以“端正教育思想,明确教育目标”为主题的大讨论,为素质教育的提出和探讨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二)适应增强综合国力需要,主张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民族素质 20世纪80年代中期,适应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和增强国力需要,人的素质问题成为国内外学者探讨的热门话题,“素质”一词也被用于教育领域。在此时期,党和政府发表了关于提高劳动者素质、民族素质和公民素质的系列论述,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1985年5月,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把教育工作认真地抓起来》中深刻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3]在此强调了“劳动者的素质”培养对增强“国力”和“经济发展后劲”的重要作用。1985年5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在整个教育体制改革过程中,必须牢牢记住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1986年4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三条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民族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1986年9月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指出,“努力改善全体公民的素质,必将使社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使整个社会面貌发生深刻的变化”;明确将“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这就从教育方针、政策和法规的角度强调了提高民族素质和劳动者素质对教育改革、科技发展、经济振兴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也为构建素质教育理论奠定了基础。 (三)立足基础教育改革实际,明确提出“素质教育”一词 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积极探索并明确提出“素质教育”一词。基础教育领域开展的教育整体改革的探索,某些地方和学校持续开展的愉快教育、成功教育、和谐教育、创造教育、主体性教育等改革实验,成为素质教育卓有成效的尝试。 北京第八中学较早明确提出素质培养目标:着眼于未来,着力于素质,培养志向高远、素质全面、基础扎实、特长明显的一代新人。1987年4月,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在全国九年制义务教育各科教学大纲通告会上呼吁:基础教育“应当是社会主义的公民教育,是社会主义的公民的素质教育”。柳斌同年发表在《课程·教材·教法》第10期上的《努力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一文中正式使用了“素质教育”一词。《贵州学院学报》1987年第2期发表了题为《人才素质与素质教育》的文章,这是报刊文章的标题上最早正式出现素质教育一词。《上海教育》(中学版)1988年第十一期发表的《素质教育是初中教育的新目标》明确主张“把素质教育作为初中教育工作的一个基本目标来抓”。此后,有更多冠以“素质教育”的文章发表,主要涉及素质分类、素质和素质教育概念、素质与培养目标、素质与人和社会发展的关系等。 二、作出宏观战略决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需要,就素质教育作出宏观决策,并采取措施在教育的广泛领域整体推动素质教育。 (一)素质教育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倡导与推动 随着中小学素质教育研究的开展,江苏省教育委员会于1990年颁发的《关于当前小学教育改革的意见》(试行)中主张,“实施以提高素质为核心的教育”,“推进小学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这是较早在地方政府文件中使用“素质教育”一词,确立了素质教育在小学教育中的核心地位。针对高中教育存在的问题,1991年7月国家教委印发的《关于实施〈现行普通高中教学计划的调整意见〉和普通高中毕业会考制度的意见》中强调:“把高中教育从‘应试教育’转变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从只面向重点学校和升学有望的学生转变为面向全体学生。”文中所言“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加上“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体现了素质教育最初关注的基本问题。 199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基础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必须大力加强”;明确要求“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纲要》中“素质”一词出现20余处,并提出了全面提高学生四方面素质的要求,尽管尚未直接提及素质教育,但已从政策层面肯定和反映了素质教育理念,推动了素质教育的深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