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8427(2008)12-0017-6 考试是一项有目的、有计划的社会活动,其活动的开展根源于人及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深受同时代人们考试观念的影响和制约。考试观念反映了考试与人和社会的关系,其核心是指导考试改革与发展实践的价值观念。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的社会结构和人们的思想观念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经济、政治和文化的飞速发展,人们对教育的需求发生了相应变化,教育价值观趋向多元化、复杂化。与此相联系,人们的教育考试价值观念也发生着重大转变,逐步树立了以人为本的哲学理念,更加关注人的发展。对人的发展的关注,是科学发展观在教育考试领域的本质体现,对我国教育考试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为人的全面发展开辟广阔空间,满足大多数人的发展需求,推行人性化管理,致力于考试科学研究,服务于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是新时期以来我国教育考试事业改革和发展的基本线索。 1 关注人的发展空间,不断深化考试内容和形式改革 中国考试发展的历史表明,传统社会考试的宗旨首在取士,甄别人才以应国家治理之需是考试的主要功能。新中国建立之后,强调考试的社会功用,选拔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人才,仍然是各种教育考试特别是高考的出发点。由于高考“指挥棒”的导向作用,考什么,教什么,学什么,是中学教学实践中的一个普遍现象。这一现象被人们批判为“片面追求升学率”和“应试教育”,认为它忽视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自由个性的养成。 面对这种状况,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教育界提出了“素质教育”的理念,它要求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都得到均衡发展。由此,中国政府拉开了高考改革的序幕,并在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持续得到深化。 ——推进考试科目和内容改革,注重考查学生的基本素质和能力。长期以来,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一直不懈地致力于高考科目设置的改革。继20世纪80年代上海“3+1”方案和“三南”科目组方案,90年代全国“3+2”方案之后,1999年教育部启动新一轮高考改革,开始在全国推行“3+X”方案。在实践中,多数省份选择了“3+文综/理综”的模式。随后,在分省命题的直接推动下,考试科目从全国统一采用“3+X”的模式,发展为各省市“3+2”、“3+X”、“3+X+1”等形式并存的多样化格局。截至2006年,已相继正式出台广东“3+文科基础/理科基础+X”,海南“3+3+基础会考”,宁夏“3+小综合”等方案。随着高中新课程的全面普及,更多的省市即将出台新的科目设置方案。尽管目前各省市科目设置不尽一致,但综合科目的设置是一个发展趋势。综合科目的开设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学科交叉和考测能力,这同高考内容改革中强调命题立意,改传统的知识立意为能力立意、素质立意的意图相呼应,反映出国家期望通过高考发挥良好的导向作用,真正提高学生能力和素质,促进个体发展。 ——新课程背景下高考综合改革方案的相继出台,使多元评价的实现成为可能。从2004年开始,为适应课程改革的新形势,各试点省市在出台新的高考综合改革方案中均突出能力考察、综合素质培养,把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创新与实践。其中,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建立和综合素质评价的引入,是当前高考改革的两大亮点;前者打破了选拔性考试一元化学业评价的传统格局,后者开非学业素质评价之先河。由此,高考才能为高校自主选拔合适人才提供更多信息,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引导基础教育健康发展。 ——探索多次考试、多次招生的新模式,为考生提供更多机会。从2000年开始,部分省市高校招生工作开始实行“春夏二次考试”,其出发点在于打破“一次考试定终身”,给考生提供更多选择机会。2002年,广西推行本、专科二次高考,首次将本科和专科的高考试题相分离,目的在于减轻考生负担,为考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性向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创造条件。尽管由于各种原因,这些改革措施大都停止运作,但是作为先驱者的探索意义不容抹杀。 ——落实高校招生自主权,试行自主招生制度。自2003年开始,教育部在全国22所高校开展“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试点高校在各省的自主录取名额最初每年一般只有四五人,从2006年开始,自主招生范围扩大,包括招生数可以达到高校在各省招生总人数的10%左右,选拔的方式也有很大变化。现在,自主招生基本分为三个阶段:推荐、笔试和面试。在推荐阶段,一般以中学推荐为主、学生自荐为辅。高校根据各所高中历年来考入该校的学生人数,分配给重点中学推荐的名额,这些学生自动获得参加笔试资格。面试阶段一般淘汰1/3左右。面试合格者获得自主招生资格。在高考提档时可享受降20~30分的优惠。目前,通过自主招生渠道入学的学生数很有限,但无论如何,我国的高考改革毕竟在统一高考为主,多样化选拔为辅的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必将对今后改革的走向产生重要影响。 当前,在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大旗下,我国高考改革的步伐还需要加快,并在综合评价、自主招生、多元入学等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性进展。惟其如此,高考才能更好地承担起为高校选拔符合各自培养目标的合格人才和引导基础教育健康发展的双重责任,为广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自由个性的培养开辟更为广阔的空间,最终满足国家和社会发展对各级各类人才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