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即解放”,是巴西教育家弗莱雷提出的一个重要命题。我觉得这个命题能够很好地概括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教育的发展状况和趋势。 对此,我个人有着亲身的感受。 我是1975年上小学的,当时在一所大队办的村小。那时候,没有什么学习压力,只记得小伙伴们一起嬉笑着、打闹着高高兴兴地去上学,放学又一块儿去打猪草、放牛羊,为生产队捡粪积肥。高年级的时候,晚上各自提着马灯和煤油灯去上夜学,没有家长陪伴,也很少顾及迟到早退。这些景象,现在想起来富有诗意,但课堂上却是另一番情景了。我是一个比较听话的学生,可因为一次上课睡觉,被老师拧了耳朵,现在想起这个事情,好像耳根还在发热。其实,每个同学都有被老师拧耳朵、教鞭敲头的经历,更有不听话者,时常会被罚站墙根,或者被请出教室门外,不论严寒酷暑、刮风下雨,从不改变。但那时很少有老师请家长来校或给家长告状,家长也不会因老师惩罚了自己的孩子来找老师讨说法。相反,如果老师不管不问孩子,家长会觉得老师对他的孩子不好。我依稀记得母亲送我上小学时对老师说的一句话:“老师,孩子送到你这儿,当成自己的孩子,不听话,不好好学,随便打。”这反映了当时家长对老师普遍的期待。 新世纪初,我女儿开始上小学了,但她已不再重复我的小学生活。她每天都是高度紧张,从早上六点多起床,洗洗涮涮,吃点简单的早餐,坐到我的自行车后座上,卷入清晨上学的大军之中。七点一刻到校,上午五节课,中午在校吃饭,吃过饭,趴在课桌上休息,或做作业,不能乱出教室或随意走动。下午三节课,五六点钟到家。有时候来不及喘气,就开始做作业了。为了一次期中考试,她甚至要做二十多张试卷。这就是一个小学生的日常生活,千千万万的中小学生都是这样的。周日,很多孩子还得上各种补习班、提优班、奥数班、兴趣班等。他们没有童年,如果有童年的话,也只是“大风车”(中央电视台少儿节目)陪伴他们度过的几十分钟。他们平时学习太累了,盼望着放假,对他们来说,放假就是“解放”。他们现在的课堂教学,也有一番不同于我们过去的样子。老师们现在都牢记“以人为本”的理念,“赏识教育”深入人心,也深知法律规定“不得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所以,现在不仅课堂中不会有站墙根、拧耳朵、教鞭敲头之类的事情发生,即便是批评,也不直说,而改为“希望……”的变相表扬,生怕不恰当的言语刺伤了学生脆弱的自尊心。如果有老师胆大对学生提出了严厉的批评、训斥,甚至实施了惩罚(不是体罚),学生会告诉家长,家长则会向老师讨说法,把老师告给校长或教育主管部门。因为“学生是权利的主体”,他们的权利不容侵犯。 我记得上小学时写作文,描写课堂最常使用的一句话就是“课堂安静得掉一根针都能听得见”。同学们都正襟危坐,大家都齐声回答老师“是不是”的问题,齐声地朗读课文,老师按照国家统一配发的教参,讲解着标准答案,我们也重复着老师一样的话语,一样的答案。现在的课堂变了,不要说“掉根针”,就是说话不大声也听不见了,老师的标准答案已经被学生各异的思维所取代,课堂上已经没有多少学生正襟危坐,而因参与活动和角色表演不停地跑动。一个校长很形象地概括了这个变化,以前是“满堂灌”,实行启发式是“满堂问”,新课程改革后变为“满堂跑”。 从“满堂问”到“满堂跑”,学生得到了解放。看看我摘录的下面一段话,你已经很难判断这到底描述的是哪里的课堂了:“(在课堂上),如果他们要扭动扭动自己的四肢,他们完全有自由这样做;他们可以变换自己的位置,如果他们安静地去做;而且,的确,如果一个儿童由于讨论中的一些激动从椅子上跳起来,轻轻地手舞足蹈,我不认为他会受到严厉的责备。他们在课堂或任何其他地方可相互交谈,而且常常兴致勃勃地讨论困难问题。” 这段话描述的是杜威芝加哥实验学校(杜威学校)的课堂。20世纪,杜威发动教育领域的哥白尼式的革命,从“教师中心”到“儿童中心”,并依照自己的理念办了这所实验学校。现在看来,这个状况,也在我们新课程改革之后的课堂中出现了,至少在我们推崇的“好课”中,已是如此。课堂中,学生积极参与,师生共同互动、研讨,使学生真正成为教育的主体,他们不仅有着行为的自由和不受约束,而且有着思想的自由,建构着属于自己的知识和思想。 在理论研究中,我们也看到了解放学生的趋势。改革开放前,把学生当做教育的对象,就意味着学生是教师施加影响的承受者,是被塑造的对象。教育学中最早引入“主体”的概念,是刘佛年先生1979年主编的《教育学》一书中首次提出的:“在教学这种活动中,学生却又是认识客观世界的主体”。1981年顾明远先生发表文章,提出了“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虽然首先肯定的是学生的“客体”地位,但已经意识到学生还要成为“主体”。这是改革开放后引导学生解放的理论先声。此后,就关于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开展过激烈的讨论,尽管没有形成完全一致的观点,但对学生主体地位的肯定,越来越得到了大家的认同。现在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已经成为一个人人皆知的道理,并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走向课堂的教学实践。课堂不再局限于教师的“启发”“诱导”,而真正成为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课堂成为学生生命自主发展的场所,成为师生之间“我”与“你”的对话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