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时代中国教育的现实选择

作 者:
肖川 

作者简介:
肖川(1963- ),湖南望城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副教授,教育学博士,主要从事教育原理、道德教育、课程与教学、教育文化学等研究。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 北京 邮编100875

原文出处:
《教育理论与实践》

内容提要:

中国教育的未来,无疑取决于我们今天的眼界和努力。面对全球化的今天,中国教育的现实选择,我们可以去切切实实努力的至少有这样三个方面:多种形式的师资培训,以有效地提高教师素质;适度发展民办教育,使我们的教育更加具有可选择性;更为切实地使我国教育与国际接轨,学习别国好的经验,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竞争。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01 年 07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33X(2001)05-0006-04

      当今中国教育,在全球化的世界格局下,面对全球化的挑战,其现实道路的选择,一是与对“全球化”的理解相关联,二是与对未来的构想相关联。

      “全球化”一词,十几年前就创造出来,已经成为国际经济的不可避免的和公认有用的术语,但是它有自己的局限性。它所界定的是经济活动的国际化。“全球化”远远不仅仅是经济的全球化,我们要超越经济范畴来看正在发生的事情,西方便出现了“全球境”(globality)一词,试图更传神地勾画出我们这个世界所发生的变化。

      那么,什么是全球境呢?西方学者的解释是:24小时的相互联系的、极度灵活的、失去睡眠的、以电子邮件为燃料的世界。据西方学者的研究,有三种力量在互动,创造了这个新的全球境。

      首先,是一种离开对政府管理经济的依赖而走向大为增强对市场能力的信心的动向,相信市场能够公平运作和交付货物。

      其次,是一种推动全球境出现的力量,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一体化,国家边界正在消失。贸易市场、投资市场、资本市场的迅速增长也在把各国捆在一起。国际名牌在击败国家名牌。

      第三,在这一切之外,加上无情的技术力量——廉价的通讯和信息技术制造了一个网状世界,一个全球社会,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众多的全球社会。不保持接触,不发生接触是很难的。

      在这个世界里各非政府组织也日益在全球范围发挥影响。“世界语”不会卷土重来,但是令世界越来越多的人在采用着共同词汇,不论是在软件和操作系统中,还是在个人每天获得的新闻中。(注:资料来源:《主宰未来人类生活的超国家的东西是什么?》,《中国图书商报》,1999年5月18日第3版。“全球境”一词的英文为"globality",国内有若干译法,这里是英语专家裘克安教授的翻译。)全球化日益成为我们可以感受到的、无处不在的现实,它已成了我们的生存境况,这大概也就是“全球境”一词想表达的含义。

      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知识的创新核心是观念的创新,观念改变世界,或者说,观念建构世界更准确。对于中国教育发展道路的现实选择,取决于我们对未来的想象。未来在哪里呢?澳大利亚未来委员会的未来观也许值得我们深思:“未来并不是我们想要去的某一个地方,未来存在于我们今天的创造之中。并不既存着通往未来的道路,通往未来的道路是我们创设的,这个创设活动本身既改变着我们的目的地,也改变着我们创造者自身。”中国教育的未来,无疑取决于我们今天的眼界和努力。笔者认为,面对全球化的今天中国教育的现实选择,即我们可以切实努力的至少有这样三个方面:那就是多种形式的师资培训;适度发展民办教育;更为切实地与国际接轨。

      一、多种形式的师资培训

      办好学校的关键是教师,这已成了人们的共识。但在我国绝大多数地区和学校,包括大都市和发达地区的薄弱校以及为数众多的民办学校,教师素质不高。教师素质是影响教育质量提高的最为重要的因素。

      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师培训不仅必要,而且可能。包括学历教育、脱产进修、在职进修在内的多种形式的培训,都能收到一定的效果。但笔者认为,“以校为本”的教师培训是较为务实和有效的教师培训的途径和形式。

      所谓“以校为本”的教师培训是指由多个教育专家组成的“教学诊断—评价与教师培训”小组深入到具体的学校,针对该校的实际情况,在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诊断与评价的基础上所实施的培训。

      如果说,一般的教师培训主要是帮助教师提高本体性知识,那么,“以校为本”的教师培训主要是提高教师的条件性知识。本体性知识是指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如语文知识、数学知识等,这是人们所普遍熟知的一种教师知识。

      有研究表明,教师的本体性知识与学生成绩之间几乎不存在统计上的“高相关”关系。教师的条件性知识是指教师所具有的教育学与心理学知识。这种知识是广大教师所普遍缺乏的,也是“以校为本”的教师培训所特别强调的。我们可以把教师的条件性知识具体化为三个方面,即学生身心发展的知识、教育学的知识和学生成绩评价的知识。

      教师培训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还包括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教育实验、行动研究等等,尤其是“以校为本”的教师培训工作在我国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推广前景。

      在这里要特别指出: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人口大国,当然也是一个教育大国。我们教育理论界在讨论教育问题时,主要的着眼点是城市,而广大农村的教育境况遭到了有意或无意的忽视。其实,城市在整个中国仅仅只是一座座孤岛,农村人口占我国总人口的百分之八十左右,但无论是教育研究者,还是有些教育行政人员,有时似乎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农村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如师资流失、教师素质低下、教师的工作环境不理想、学生辍学厌学、教育经费严重短缺、教学设备陈旧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无疑需要一个过程,但如果我们视而不见,任其自然,那恐怕永远不能得到解决。特别是广大的农村地区,教师的素质不高,成为学生厌学的最主要的因素。所以,教师培训一定不能遗忘了广大农村的教师。

      二、适度发展民办教育

      能够面对全球化挑战的教育一定应该是可供选择的教育,而可供选择的教育前提是教育的多样化。民办教育的发展,无论在办学体制、管理体制,还是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等方面都有助于推进我国教育的多样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