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735(2001)01-0101-04 今天,面对层出不穷的教育问题,我们深感困惑,并不断发问:我们究竟选择怎样的教育?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过程,人类一直在不断寻求能培养理想的人的理想教育。社会不断进步,对理想的人的要求不断发生相应变化,理想教育便因之成为人类不懈的永恒的追求。社会越发达,人类对教育的需求越多样和迫切,对教育的关注和研究就越深刻。教育理论发展到今天,人类对教育的理解依然不能满意。事实上,试图对教育作一劳永逸的终结性的解答,必然是机械的、徒劳的。一部教育发展史就是人类不断解构并建构教育的历史,同时,它也是教育理论自觉建构和不懈追求教育精神的历史。 那么,教育精神何以建构?可以说,反思是教育精神建构最根本最有效的一种方式。 一、反思和教育理论反思 历史由反思步出困境并走向辉煌,人类从来都是如此。反思是什么?这不得不求问于哲学。引用黑格尔的一句话就是:“以思想的本身为内容,力求思想自觉其为思想,也就是‘对思想的思想’,‘对认识的认识’。”[1](P38-39)概括地说,反思是人类对思想再认识的一种思维活动。 哲学常识告诉我们,思想源于对世界的认识。人生活于世界,与世界发生关系,并通过实践不断改造和创造世界,这就是人的“生活世界”。它既是一种“关系性”存在,又是一种“对象性”存在。作为人类认识和实践的对象,力求达到思维与存在的统一,从而构成思想,这是人类思想的一个维度。但人类思想并不止于此,以“构成思想”为中介,实现对“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作为“问题”而予以思考的“反思”维度,形成“反思思想”。人类把握世界的各种方式及全部内容均可成为反思对象,以追问“构成思想”的依据、标准,揭示内在深层次矛盾,推动人类思想领域的变革,实现人类思想在逻辑层次上的跃进,进而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与繁荣[2](P147-148)。 反思以“思想”为对象,不仅要反思“构成思想”本身,而且要反思“构成思想”的活动和方式。从层次上看,它包括思想内容的自我反思和思想前提的自我反思。 教育理论反思即以教育理论为反思对象。教育理论作为“构成思想”是人类思想领域的重要部分。人类对教育活动的研究已有数千年历史记载,其思想宝库博大精深。但是,考察教育理论发展史,我们不能否认,教育理论很长一段时间并未有独立鲜明的学科形象,教育学科未能获得公允的满意的“家园”,深感无家可归或有家难归。许多思想家为此皓首穷经,殚精竭虑,“反思思想”充溢其间并不断深化,教育理论也因此不断进步,并有了自身的学术尊严。 今天,教育理论研究生机勃发,其研究领域日益扩大,内容日渐深化,方法不断更新,价值取向更趋多元化,真可谓:“繁花似锦,满园春色”。然而,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结构及其变化,面对活生生的教育事实和多元需求,面对日益突出的教育问题,教育理论又似“空中楼阁”,倍感空乏无力。每位赤诚的教育研究者在对人类、社会、教育满怀憧憬和激情的思虑中不禁生出绵绵慨叹和些许忧伤。对教育理论反思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迫切而深入,也正是如此,教育理论研究方有今天的繁荣景象。 教育理论是一种反思性理论,需要不断接受反思,道理似乎不言自明,但是,如果进一步追问,恐怕问题并不简单,如何理解?对此应作深入思考。我们可以将此问题分解,在三个不同层次上予以阐明:一是教育理论可以反思,一是教育理论应该反思,三是教育理论只有反思。 第一、教育理论可以反思,这说明教育理论具有反思的可能性。从反思层次看,教育理论可以对其内容进行反思,因为,理论本身对其内容反思普遍存在于人类全部理论活动中,教育理论自不待言,这是一个层次。从另一个层次看,教育理论可以对构成自己的前提作最高层次的反思,其可能性就在于:首先,教育理论构成前提具有“可选择性”,在整个教育理论发展中具有不确定性,如何选择,可以反思。其次,教育理论构成前提具有“可批判性”。反思意谓着批判,批判是反思的本质。对教育理论构成前提的批判就是对其前提“分析”和“审视”,实现教育理论认识范式的革新。教育理论的历史发展过程便是生动的明证。 第二、教育理论应该反思,这反映了对教育理论予以反思的必要性。对此,我们可以从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方面深入分析,层层演绎,找到依据,但仅限于此,似乎不够明确,我们有必要从教育理论的生成过程方面作进一步发掘。 教育理论生成可以分为两个层次: 1.源于教育生活、教育实际本身所提出的直接指向教育活动并力求解决教育活动问题的实践性教育理论。可分为教育活动的一般理论和具体的实际操作性理论。 2.在实践性理论基础上并上升到学科认识层次的理论,指向教育认识领域。简单地说,就是理论之理论,通常称之为“元理论”。可分为关于教育理论本身的根本性理论和具体性理论。 从两个层次理论形成关系,我们不难看出,实践性教育理论是基础,而其元理论是对自身的构成根据和原则的解释和提升。因此,它必然是一种反思性理论,以达到教育理论在层次上的跃进。 第三,教育理论只有反思。何以见得?教育理论要不断发展实现超越,依靠什么?我们说,教育理论的产生根源于活生生的教育实践,这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教育实践不断深入必然与既有的教育理论形成紧张关系,教育理论必须升华,以维持新的平衡,推动教育实践的进一步深入。这一过程,也就是教育理论不断自责、检讨的过程,是教育理论自我反省和接受批判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发展超越的过程。教育理论毕竟是人提出的和关于人的理论,人的理性精神所呼唤的在教育理论上的生动体现就是通过对教育理论的不断反思和批判从而获得理论的不断解放,以达到更新的境界。唯有此,而别无更高方式。表面上看,解放的是理论,提升的是理论,但更彻底更本质的解放和提升是人本身,这是人类历史发展在理论上的一种自觉要求和必然反映。所以说,教育理论反思对其自身的超越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