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性教学实践、隐性教学实践与研究性学习

———种教育社会学的分析

作 者:

作者简介:
高丽玲,北京师大教育学院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教育社会学。 北京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北京 100875

原文出处:
课程·教材·教法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03 年 08 期

关 键 词:

字号:

      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实验的推广,关于研究性学习的探讨越来越多。人们对于研究性学习在开展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众说纷纭。笔者试图从英国教育社会学家巴兹尔·伯恩斯坦的教学实践理论出发,从分类和构架角度对研究性学习进行一些分析。

      一、显性教学实践与隐性教学实践理论

      教育社会学家伯恩斯坦研究发现,基本的教学传递过程一直都有三个规则在对知识的传递和获得实施调控。它们分别是:对传递者和获得者之间的社会关系进行调控,决定谁是知识的传递者、获得者的阶层性规则(hierarchical rules);对教学传递和获得行为本身进行调控,决定哪些知识的传递和获得在前,哪些知识的传递和获得在后的顺序规则(sequencing rules);调控教学评价的标准(criteria)。

      根据伯恩斯坦的看法,我们可以以上述三个规则为基础,以外显和内隐(explicit/implicit)为尺度,将教学实践分为显性和隐性两类。当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阶层关系、教学活动的顺序规则和教学评价的标准是外显的(explicit),为学生们所熟知时,这种教学实践就是显性的教学实践模式(visible pedagogy,简称VP)。而当教学实践的规则来自“复杂的儿童发展理论、语言学、完形心理学理论……心理分析理论”,并且其“阶层性规则、顺序规则和标准都是内隐的(implicit),不为学生所知晓”时,这种教学实践就是隐性的教学实践模式(invisible pedagogy,简称IP)(Bernstein,1990,pp.63-93)。

      除了以上一般的区别,显性教学实践和隐性教学实践之间还存在一些具体的区别。主要表现在研究对象、分类、构架、评价取向、控制性质、自主性和教学成本等七个方面。在此仅用下表进行展示:

      

      (表格来源:Bernstein,1996,p.58,但已经经过笔者改动)

      二、从分类和构架两方面来分析研究性学习

      用伯恩斯坦的显性教学实践和隐性教学实践理论来检视与分析我国的教学实践类型,会发现,在我国,大部分教学实践都属于显性的教学实践。在这些教学实践中,现成的教学大纲是制定“标准”的根据,而众多的教学与复习参考资料则是“达标”的法宝。正所谓“一切照章办事”,“一切有据可循”。而目前正在推行的一种新型的学习模式——研究性学习,则由于其开放的学习环境,高度自主的学习内容选择等特点,与伯恩斯坦所论述的隐形教学实践十分相似。所以,我们完全可以用隐性教学实践在分类和构架等方面的特点来分析研究性学习在开展过程所出现的问题。

      (一)分类方面

      如上表所示,隐性教学实践和显性教学实践在分类方面的区别既表现在外分类方面,也表现在内分类方面。也就是说,我国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与研究性学习在分类方面的区别也即表现在这两方面。由此,要真正实施研究性学习,需要做到两件事。首先,需要降低分类的外在值——打破学校情境与家庭、社区等非学校情境之间的隔离;其次,需要降低分类的内在值——打破“功课”与“游戏”之间的界限。笔者认为,关键是第一步——降低分类的外在值。表面看,这并非难以做到,但是从深层看,这种降低分类强度的努力与布迪厄所说的三大资本(文化资本、经济资本、社会资本)有很深层的关系,将会存在两大难题。

      第一个问题与文化资本有关。降低学校情境与家庭、社区等文化情境之间的强分类,意味着担负辅导学生学习任务的将不仅是学校中的教师,还有学生的家长以及学生周围的一切人物。这些人物,尤其家长(甚至是教师本人)是否能够担负起“导师”的责任,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对于那些来自符号控制领域的家长或人士,其文化素质可能较高(即拥有较雄厚的文化资本),可能对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起到一定的文化支持作用。例如,他们可以与教师一起,直接帮助学生进行选题,确定研究方案。如果确实对学生的研究了解甚少,他们至少还能够指引和帮助学生通过何种途径去向他人求助或查找资料。然而,对于那些文化层次不高,甚至很低的家长来说,其贫乏的文化资本储存使之很难做到这一点。这样一来,每个学生从事研究性学习的内在素质和能力可能是一样的,但是其研究结果和外在表现却可能因文化资本的匮乏而显露出差异。

      第二,所引起的经济资本问题。与传统的课堂学习方式相比,研究性学习(无论是课题研究类还是项目设计类)所耗费的经济成本相对要高。

      这就引发一个“这种高成本支出由谁来担负?”的问题。由学校来承担吗?今天,尤其在政府教育预算愈来愈少的情况下,学校是不太可能具有这个经济实力。这就意味着,当学校情境与家庭等非学校情境之间处于弱分类状态时,家庭等非学校情境不仅需要提供拥有一定文化资本的校外“导师”,还要承受学校所“转嫁”的成本支出。在许多学生的父母面临下岗或已经下岗的情况下,这种转嫁而来的负担也并非所有家庭都能够承受。

      研究性学习所造成的文化资本匮乏和经济资本匮乏问题,对于城市中的学生来说尚且是一个难题,对于生活在老、少、边、穷地区的学生来说可能更是雪上加霜。也许有人会说,他们可以利用当地的自然环境优势。但事实是,那里由于缺少必要的人文环境,许多家长甚至在子女是否应该上学方面仍存在误区。因此,要这样一批家长支持研究性学习恐怕是难上加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