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航新世纪素质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兼论适应新世纪中国现代化发展需要的新教育理念及其实践

作 者:

作者简介:
史根东 北京教科院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原文出处:
《教育导刊》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01 年 05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以下简称第三次全教会)及同时颁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近20年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经验进行了总结,并对21世纪初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方向作出了科学的预测。随着时间的推移,第三次全教会和《决定》对今后较长时期内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指导作用将会愈加鲜明地展现出来。本文仅就第三次全教会提出的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这一具有时代意义的课题试作概要论述。

      一、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第三次全教会提出的时代课题

      第三次全教会对素质教育内涵的论证有以下三点新意:一是要以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和江泽民同志“四个统一”作为素质教育的根本指导思想;二是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实施素质教育;三是强调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改革陈旧人才培养模式,创建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深入学习、研究第三次全教会的重要文献,我们可得出一个重要结论,即在素质教育的科学内涵中,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与重点内容占有灵魂和核心的地位,在人们尚未完全认识素质教育的科学本质时,强调这一点十分重要;而当素质教育理念已逐步成为人们普遍共识的情况下,强调素质教育的实施途径则显得更为关键。在当前的形势下,要进一步解决素质教育的实际操作问题,推动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就要集中力量着手改革陈旧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将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任务确定为“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这里提出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就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而言的。

      按照李岚清同志的论断,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思想和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进步”。从本质上看,实施素质教育是一个由陈旧人才培养模式向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发展与跨越的过程,推进素质教育就是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素质教育完成的主要标志,应当是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最终形成。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初期,人们立足于对“应试教育”弊端的反思而启步素质教育进程;随着新世纪的临近,人们终于发现了驱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原动力来自进步的教育理念和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正是在符合国家建设与发展利益的教育理念指导下,通过有效运转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才能为科技、经济和社会等多方面领域输送高素质创新人才,并进而导致全方位地更新全体国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因此,在批评“应试教育”弊端的同时,素质教育应当瞄准更高的前进目标:完成由旧有人才培养模式的此岸向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彼岸的跨越。看到彼岸并迈向彼岸,我们将获得更巨大的动力。站在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平台上,高素质创新人才辈出和国民素质全面提高的令人振奋的生动局面就近在眼前了。

      二、构建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强国的普遍国际经验

      教育发达国家走过的道路告诉我们,每当国家经济社会出现重大变革或发展时,总会随之要求并且实际引发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刻变革与创新。俄罗斯在十月革命胜利并建立苏维埃国家之后,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学说为指导,迅速建立起了同沙皇俄国大相径庭、在国际上独树一帜的社会主义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其基本特点是:坚持对青少年进行共产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实行个性全面发展教育,强调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综合技术教育,强调各级各类教育同生产劳动密切结合,等等。这一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曾为前苏联经济的迅速崛起和社会的稳健发展输送了一批批高素质的生力军,直至支撑前苏联稳居世界超级强国地位长达70年。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历经苏联解体、国家经济社会出现破坏性变革之后,俄罗斯政治家与教育家已经开始反思资本主义转型给国家和民族带来的伤害,并日益认识到恢复与重建原有教育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对帮助国家“走出危机”的重大作用。在2000年10月,经俄罗斯联邦政府批准,正式颁布了一年前由当时的政府总理普京领导的20位著名教育家研究制订的《俄罗斯国家教育学说》(以下简称《学说》)。《学说》从强调“国家民族文化发展的历史继承性”、“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创新才能和个性全面发展”及其他14个方面提出了建立俄罗斯国家教育系统的主要任务。这不难看出文件制订者重建并发展前苏联时期存在的有效人才培养模式以振兴国家的决心。

      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美国经济进入工业革命发展新时期,迫切需要有利于培养儿童主动精神和动手能力的教育理念和实践模式。在这种情况下,杜威进步主义教育学说及其育人模式应运而生。经过几十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美国学校育人模式形成了以下几个突出特点:尊重学生,注意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能动性、创造性;强调学校教育同社会生活的联系,注重从社会生产与生活中选择教学专题;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并向现成结论挑战,等等。近20~30年以来,美国又出现了“恢复基础”,重视科学教育、道德教育的新倾向,以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的新要求。毫无疑问,美国学校教育中存在着鼓励个性过分张扬的自由主义教育理念,导致学校校园滥象丛生等弊端。然而也应当看到,美国学校育人模式中普遍存在着有利于学生主动、独立发展的活跃气氛,从而成为孕育并生产以比尔·盖茨为代表的大批科技精英的肥沃土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