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677(2001)01-0050-06 21世纪来临之际,探求现代教学论的发展方向和轨迹成为教学论工作者关注的焦点。有论者认为现代教学论学科体系的构建应为当务之急,有论者认为解决现代教学论的理论联系实际问题乃重中之重。我们认为,现代教学论作为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一门学科,其自身体系的构建和为教学实践服务的功能都是十分重要的,两者之间的矛盾在某一支点上可以相互转化,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脱节问题也可以得到有效解决。要顺利实现这一矛盾的转化和有效地解决理论和实践两张皮的问题,当前的教学论是不能完全胜任这一工作的,这就需要探求现代教学论新的生长点,从而为构建现代教学论体系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我们不仅可以顺利构建更为科学严谨的现代教学论体系,又能有效解决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脱节的问题。 一、教学论生长点的历史考察 生长点是教学论发展的关键问题。抓住这个关键,就能为教学论的发展开辟广阔的道路,从而在最大限度内促进教学论的发展。纵观历史上教学论领域的每次重大突破和革新,都是源于生长点的重大突破和重新抉择。教学论史上,先后出现的几种较有影响的生长点的发展与演化过程足以说明这一点。它们分别是:赫尔巴特的统觉论、杜威的经验论以及罗杰斯的自我论等等。 “统觉”是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学论的生长点。传统教学论的集大成者赫尔巴特将其教学论体系建立在观念心理学和实践哲学的基础上,构建起以“教师中心、课堂中心、书本中心”为显著特征的教学理论体系,这对世界各国的教育理论与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赫尔巴特的教学论中,统觉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的,是其教学论体系得以建立的基石。他的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原则等理论都是围绕统觉这个核心而展开的。统觉是赫尔巴特观念心理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指的是新观念被旧观念所吸收和同化的过程。依据统觉理论,教学过程就是使学生在原有的旧观念的基础上去掌握新观念的过程。学生知识掌握的范围和程度直接取决于新旧观念结合的范围和程度。新旧观念结合得越多,学生掌握的知识就越多;新旧观念结合得越紧密,学生掌握知识就越牢固。在此基础上,赫尔巴特提出了“教学形式阶段”理论,把教学过程分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个阶段。他还指出兴趣在统觉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于是在教学内容理论上提倡多方面的以兴趣为基础的课程。在教学论史上,赫尔巴特第一次提出了“教学的教育性原则”,这一方面归因于其政治上的保守态度,另一方面则是其统觉理论的必然产物。 把教学论建立在统觉的基础之上,是赫尔巴特的伟大创造,是他对教学论领域的巨大贡献之一。把统觉作为传统教学论的生长点,使传统教学论有了深厚的心理学基础,使教学论在科学化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从而也使赫尔巴特成为教学论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但是,由于观念心理学自身的缺陷以及赫尔巴特所处时代的局限,以统觉为核心所建立起来的传统教学论体系受到了众所周知的攻击与批判。特别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批判传统教学论成为教育改革的先声,探求教学论新的生长点成为许多教育家的自觉追求。 “经验”是以杜威为代表的实用主义教学论的生长点。面对当时学校教育中差强人意的现状,杜威以实用主义哲学和机能心理学为基础创立了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体系。这一对世界各国的教育理论和实践产生深远影响的教育思想体系是围绕一个词而构建的:经验。杜威的教学过程理论、课程论、教学方法以及师生关系理论都是以经验为灵魂。杜威曾说:“教育是以经验为内容,通过经验,为了经验的目的。”[1](P159)杜威所宣扬的经验是指:“经验既在自然之内,也是关于自然的。被经验到的并不是经验,而是自然——石头、植物、动物、疾病、电力、温度等等。以某些方式起着相互作用的事物,乃是经验;它们是被经验到的东西。当它们以另一些方式与另一种自然现象——人的机体——发生联系的时候,它们又是事物怎样被经验到的情况。”[1](P267)如此看来,杜威的“经验”一方面是经验对象,另一方面则是经验的过程。在确立了经验的这种无所不包、无所不能的性质后,杜威把教学过程视为一个经验的不断改组、不断改造和不断转化的过程。杜威认识到在这个经验的改组、改造和转化过程中,思维起着重要的作用。“将经验到的模糊、疑难、矛盾和某种纷乱的情境,转化为清晰、连贯、确定和谐的情境。”[1](P298)于是,在把思维过程分为五个步骤的基础上,他把教学过程也分为相应的五个步骤,即五步教学法。杜威的教学原则是“从做中学”,其实质是“从经验中学”,也就是说教学应该从儿童的现实生活经验出发,儿童应该从自身的活动中进行学习。在课程论方面,杜威提出了著名的“活动课程”理论,打破了原来分科课程在课程上拼凑的大杂烩,将儿童和社会生活经验看做课程和教材的核心。杜威的师生关系理论也是直接建立在其经验的生长点之上的,鉴于对儿童自身经验的溺爱,杜威在师生关系上把重心移向了儿童一方。 经验是杜威教学论的核心,杜威赋予了它无所不包、无所不能的涵义,虽然这未免夸大其词,但它所具有的哲学、心理学意义的确不容忽视。经验的哲学意义在于它蕴含着对哲学基本问题的认识,对人类认识世界的方式的认识。经验的心理学意义在于杜威把它看做有机体对环境的适应活动,与机能心理学的观点一脉相承。事实上,也正是经验的这两个重要性质而使它成为教学论的生长点,从而极大地促进了教学论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的发展。但是,实用主义哲学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唯心主义的泥潭,以实用主义哲学为基础构建的机能心理学又只强调人对环境的被动适应,“经验”赖以存在的基础所存在的致命的缺陷,导致经验这个生长点也暴露出无法克服的缺点。这也是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只能风行一时,在教育实践中裹足不前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