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育美育

作 者:

作者简介:
檀传宝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副教授、博士后。北京 100875

原文出处:
《教育研究》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01 年 03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一、何谓教育美育

      所谓教育美育,就是利用“教育美”进行的美育,即通过建立审美化的教育活动而实现的存在于全部教育过程之中的一种大美育。教育美育既是美育理念的拓展与深化,更是新时代教育精神的宣示与体现。

      我们提倡教育美育的理由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教育实践的需要

      教育实践对于教育美育的呼唤主要存在于两大方面。

      1.美育实践拓展与深化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教育理论界对于美育途径的说明,一般都是依据美学界对于美的表现形态的划分,即将美分为艺术美、社会美、自然美,而将美育的开展划分为艺术美育、社会美育、自然美育三个主要领域。在这样一种美育理念之中,美育实践或者是一种狭隘的艺术课程的教学,或者是一种“课外活动”。以最新的一本《美育学概论》(注:杜卫主编:《美育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152~254页。)为例,其在美育途径上已经有所扩展,有专章论述“人文学科的美育”、“自然学科的美育”等。但是这一拓展了的“美育”理解也不过仅仅增加了美育活动对于人文、自然学科之中既有的科学美、艺术美的发掘与利用,而不是指整个教育活动,尤其是全部教育过程本身的审美化改造。所以早就有学者指出“这些美育观,只是将教育所利用的外部对象的美放在自己的视野之内,而将教育自身的美遗漏在视野之外。”因此主张,“美育就是那些遵循‘美的规律’,自身具有美的规定并且必然地能够产生出美的产品的教育的一种美称”(注:陈建翔:《教育是一种境界》,《争鸣》1992年第2期。),“真正的美育是将美学原则渗透于各科教学后形成的教育。”(注:滕守尧:《美育—教育现代化的关键》,《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2期。)可惜的是这一美育观念至今仍然少有认同,我国的美育实践因此也就只能在很小的时空中艰难地存在。

      因此,美育事业的进一步和真正的拓展不仅在于艺术美育、社会美育、自然美育等常规渠道的落实,而且在于美育精神在全部教育活动中的渗透。美育实践水平的提升有赖于新的美育理念,也就是教育美育观念的确立。

      2.教育事业进步的要求。近年我国政府正在全方位积极推行素质教育的政策。素质教育和相关的教育实验实际上已经表明,我国的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为了迎接新世纪的诸多挑战,除了继续追求量的扩张之外,已经开始了对于教育质量的追求。从量的扩展到教育品质的追求的范式转换,核心之一是要克服当前教育活动中教学双方及其活动出现的诸多异化现象。比如教育理念上的功利主义,学生、教师、家长、社会“唯分是举”的做法与看法;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在学校教育过程中缺乏学习主体性,沦为学习的奴隶,学习过程等同于被“规训”的过程;教师失去太多自由创造的空间,对于教育生活充满疲惫从而无法体会其中的意义,等等。

      梁启超先生曾经说过:“‘美’是人类生活一要素,或者还是各种要素之中最重要者,倘若在生活全内容中把‘美’的成分抽出,恐怕便活得不自在,甚至活不成。”“趣味是生活的原动力,趣味丧掉,生活便成了无意义。”(注:梁启超:《趣味教育与教育趣味》,《饮冰室合集》卷39。)目前我国教育实践中诸多教育异化现象虽然不能完全归结为“趣味”的丢失,没有按照美的规律进行教育,但是我们至少会认同的是,这与教育功利主义,教育中人和人的意义的遗失与缺乏超越性,缺乏必要的境界等美育精神有关。因此我国教育“质量化”的应有之义应当是教育的审美化。为此必须确立教育美育的观念。

      (二)教育哲学的要求

      所谓教育哲学的要求指的是必须建立评价教育活动的第三标准,即确认审美尺度对于教育生活的意义。

      既往的教育活动一如整个人类实践的历史进程,其第一特征乃是人类的自觉性,也就是目的性。目的性使人的活动区别于动物活动和环境的影响。因此,衡量实践活动的第一标准是“合目的性”的,亦即“善”的标准。作为教育活动的第一标准,人类最初教育的目的性标准使古代猿人代际之间的模仿和纯粹的学习活动与具有明确目的意识的自觉的教育活动区别开来,形成真正的“教育”概念。随着文明时代到来的便是具有阶级性的教育自觉意识的学校教育时代。于是人们强调的是教育应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应该促进个体的发展等等更加鲜明的“合目的性”要求。直到今天,人们衡量教育活动成败的首要标准仍然是这种“善”的尺度。原始人在教育上往往出现的自觉然而笨拙的特征是因为他们对教育的规律性把握不够;现代人片面强调教育的外在价值(即工具价值、满足社会或个体的当下需要的价值等等),导致教育活动内在价值或根本价值(育人价值)的相对丧失。

      教育活动的第二个评价标准乃是“真”的标准。真的标准在原始社会中就已经原始地存在,但真的标准的凸显是近代教育的特征。科学时代使教育活动和其他实践活动一样具有了求真的冲动、努力和丰硕的成果。从夸美纽斯将教育活动与生物生长条件的创造相类比,到赫尔巴特将教育学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之上,再到今天,“科学化”乃是教育理论和活动追求的始终不渝的重要目标。由于真的标准的存在,人们已经确立了教育活动应按教育规律办事的普遍意识。这已使现代教育具有了古代教育所难以企及的高效率。但是,整个时代的唯科学主义的弊端在教育活动中亦是明显地存在的。求真标准的片面化往往使教师成为一种分析思维的代表、分数的奴隶。现代教育活动在克服古代教育“合规律性”方面的不足的同时,很快丧失了古代教育的整体性和生动特性。因此,教育活动仅有善的标准、真的标准还远远不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