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东西方教育模式,培养"T"型人才

作 者:

作者简介:
林崇德(1941-),男,浙江省象山县人,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北京 100875

原文出处: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内容提要:

"T"型人才资源的开发,将意味着全世界掀起一场教育变革。东西方教育各有各自的模式,于是培养出不同特点的人才;东西方教育模式是相通相融的,我们要根据这种互补性,扬长避短,培养学贯中西的人才;为了培养"T"型人才,应该在教育思想、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上实行改革。培养"T"型人才,东方教育要改革,西方教育也要改革。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01 年 03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B8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209(2001)01-0005-07

      80年代以来,心理科学在人力资源,即人的体力、智力、能力、知识、技能以及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等问题的讨论上,对人类的知识结构强调广博与精深的区别。我国人才学研究者也重视按知识的结构来划分人才的类型,形象地用“—”表示知识的宽度,用“丨”表示知识的深度,首先提出了"T"型人才的概念。他们指出一个优秀人才,是指知识面广(用“—”表示),且有一门精深专业知识的(用“丨”表示)的"T"型人才。从1985年至今,中文专著、辞典、百科全书及论文等共有352种涉及到这个问题。在国外类似的概念有“两科博士(doctor with double majors)”、“双料工程师(engineer with double majors)”或“双料人才(double degrees talent)”等,这种人才愈来愈受到社会的关注。

      1995年在北京召开的“中国与亚太地区早期教育研讨会(China/Asia/Pacific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Conference)”和美国"Apple"电脑公司召开的学术会议上,东西方的与会者都曾谈到各自的教育模式。我想赋予人才或人力资源的概念以新意,即提出融东西方教育模式为一体而培养"T"型人才。

      今天,我们讨论的主题是“地区教育与世界公民”。我们暂且抛开“国家的”政治意义,在一定意义上说,“地区”概念的扩大是国家,国家的扩大,似乎可以概括为东方和西方。亚洲东部诸国,如中国、日本、韩国、东南亚的一些国家,是比较典型的东方区域;西方主要是指欧美国家。

      融东西方教育模式所培养的"T"型人才,这是世界公民最优秀的素质表现,也是面向21世纪地区教育的根本目标。如果真的要培养"T"型人才,开发了这种人力资源,则将意味着在全世界掀起一场教育的变革。它既包括改革以往的教育观念,也包括改革旧的教学内容,又包括改革旧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一、东西方教育模式及人才的特点

      下面就是经我修订的"T"型人才模式,我认为这是较典型的教育模式。

      

      这里所谓"T"型人才,“横”代表西方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竖”代表东方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

      东西方教育模式及其所培养的人才各有什么特点呢?

      西方的教育,重视培养学生广阔的知识面、创造力、适应性、独立性和实践能力。这种教育模式突出地表现在培养学生适应性为基础,训练动手(实践)能力为手段,增长创造能力为根本,发展个性为目的。西方教育十分关注学生的适应性或社会适应能力。适应是来源于生物学的一个名词,用来表示能增加有机体生存机会的那些身体上和行为上的改变。心理学上则用来表示对环境变化做出的反应。皮亚杰(J.Piaget,1896-1980)认为,智力的本质是一种适应。自1948年至90年代以来,以西方国家为首的世界卫生组织,多次地论证“健康”的概念,每次都提到社会适应性是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由此可见,适应是身心发展的基础,培养适应性则成为西方教育模式的重要内容。西方教育相当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从中小学到研究生阶段,都有动手的课程。与西方中小学生家长接触过的人都有一个感触,每次去他们家做客,家长总喜欢拿出孩子在学校里的劳动作品,例如,小柜子、板凳、枕头、旅行袋等向客人展示。大学里的教授做学问的方式也很特别,他们除了自己的科研和教学工作以外,非常重视实践活动。在大学和科研部门的实验室里拥有相当数量的工程技术人员,因此,他们反对“纸上谈兵”,而带动学生去实践,引导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在动手或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不仅提高了实际能力,而且也增强了某种专业的兴趣。西方的教育还贯穿着一条创造力培养的线索。创造性教育,则是西方心理学界与教育界长期探索的结果。作为创造教育的心理学基础的创造性研究,孕育于19世纪80年代初,起始于20世纪前50年,成熟于50-70年代之后,此间创造性的研究越来越受到西方各国心理学界与教育界的重视,研究方法也越来越多,创造性人才的培养也提到发达国家的教育议程上来了。各级各类学校的创造力训练,既有训练程序,又有组织化因素,例如“大脑风暴法”(brain storming)、“举偶法”(syntction)、“形成熟悉的陌生”(making the familiar strange)都是非同寻常的尝试。创造性教育就是在这种创造力训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的创造力也从根本上获得了提高。西方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发展人的个性。个性(personality),也可译为人格,它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个性结构是多层次、多侧面的,由复杂的心理特征的独特结构构成的整体。这些层次有:完成某种活动的潜在可能性的特征,即能力;心理活动的定型特征,即气质;完成活动任务的态度和行为方面的特征,即性格;活动动力倾向方面的特征,如动机、兴趣、需要、理想、信念等。这些特征不是孤立的,是错综复杂交互联系的,有机结合成一个整体,是对人的行为进行调节和控制的。教育的目的就是充分运用宏观的社会关系,在群体中通过交往而形成微观的人际关系,促进受教育者的个性获得千姿百态的发展,成为一个个生动活泼的社会个体;调动个体积极性,发挥每一个人的能动性为社会服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