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育者的个性

作 者:

作者简介:
刘庆昌(1965-),男,山西河津县人,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教育学硕士,主要从事教育基本理论研究。 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山西 太原 邮编 030006

原文出处:
《教育理论与实践》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01 年 0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33X(2000)11-0007-04

      从事每一个职业的人,都有其独特的个性。我们正是依据不同的个性才区分出了一个人从事着什么职业。正是由于客观存在着职业个性,我们才能轻易地判断出,艺术家明显地有异于军人,政治家明显地有异于商人。职业的个性是由特殊的职业信仰和职业生活决定的。教育者是有自己职业个性的,因为他们拥有独特的职业信仰和独特的职业生活方式。这种信仰和生活方式随时代的变化有所变化,但也必然存在着贯通古今的因素。一般说来,变化的是现象,本质是相对稳定的。在这种认识基础上,我们就可以搜寻整理历来教育者的职业信仰和职业生活方式。

      教育者的职业信仰,简言之就是教育信仰。一般说来,教育信仰是指人们对教育活动在个体和社会发展过程中价值的极度信服和尊重。具体讲,教育信仰就是教育者对教育自身的崇拜。他们相信教育的巨大威力,并坚定地认为,教育是解决现实中不合理现象的最彻底办法。教育的价值是客观存在的,当学者们阐明了教育的价值后,有的人将信将疑,有的人则深信不疑。深信不疑,因其坚定性、强烈性和深刻性,就构成了教育信仰。

      教育信仰是教育者具有的一种极其强烈的和深沉的情感状态,它能把与之相关的教育观念熔铸为教育信念,并将教育信念作为指导自己教育行为的根本准则,贯彻始终,矢志不渝。教育信仰和教育知识、技能一样,在教育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首先能激起教育者自身的教育责任和教育智慧,同时也能感染和教育学生,赋予他们以不断攀登知识高峰和道德高峰的信心和勇气。一般来说,教育信仰的有无和强弱,决定着一个教育者能够达到的教育境界的高低。其次,教育信仰还具有强大的凝聚作用。教育是一种社会性合作活动。在现代社会,要达到教育目的,必须有众多教育者的共同努力。否则,来自不同方面的教育影响很难在受教育者身上形成教育的合力。从事不同类型教育教学工作的人们,必须借助共同的教育信仰,才能达到彼此间教育影响的一致。

      教育信仰无论如何是不能缺乏的。缺乏了教育信仰,一个社会就不可能真诚地重视教育;缺乏了教育信仰,一个教育者的教育知识和教育行为就会脱节,他就不愿意把学校作为安身立命之所,他就不能在清贫和平凡中尽职尽责。缺乏了教育信仰,教育理论研究就会成为一种孤芳自赏的概念游戏,既不能解释也不能指导实际的教育问题。教育者要做真正的教育家,如陶行知说的,要有孔子之热忱,基督之博爱,释迦牟尼之忘我精神。也就是要有一种播种文明、化育他人、造福社会的坚定教育信仰。

      教育信仰是教育者职业个性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其中的原理是简单明了的。信仰通过影响人的认识路线和价值取向,从而对人的个性发生影响。有了信仰的人就等于有了认识的起点和终点,又等于有了认识道路上的“警察”。比如一个人信仰上帝,他认识的依据会是《圣经》,他认识的结论还会归到《圣经》中去。个性本来就表现为人们想和做的方式,有了特殊信仰之后的想(亦即认识)必然是特殊的。而做,即行为,是由认识决定的。一个人有教育信仰,意味着他信仰教育的精神,也就意味着他是爱和智慧的信徒。一个信奉爱智的人,会时时处处检查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是否偏离或违背了爱智精神。由此,他们的个性就是在任何条件下,都对爱和智慧坚决地维护、追求和传播。由于爱是纯真的情感,智慧是纯正的理性,信仰它们的人往往出污泥而不染,洁身自好,孤标傲世,与现实总有间隙,在俗人们看来,就有些幼稚、天真。这实际上恰是个体文明的典范。

      作为人类个体文明的典范,教育者是什么样的人呢?我们从历史上和现实中那些伟大教育家——教育者的典型形象身上,很容易发现教育者的职业个性。因为教育者的职业个性在他们身上表现得最为集中。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教育者是具有如下个性品质的人。

      教育者是好学的人。如孔子相信三人行必有我师。学而不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学而不已,阖棺乃止;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一切具有坚定教育信仰的人,都具有好学的品质。且不说传道授业的人,每日沉浸在知识和道德的海洋中,与之有了深厚的感情,培养一代新人的责任和理想就把他们引向活到老学到老的道路。多少教育者皓首穷经,多少教育者手不释卷。因为相信知识就是力量,因为拥有育人的情怀,教育者在众人中成了好学的表率。好学已经融进了他们的人格系统。

      教育者是乐教的人。如孔子诲人不倦,就是在被困于陈、菜之间时,绝粮七日,弟子随从者都病不能起,他仍旧讲诵不辍。孟子曾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足见他也是一个乐教的人。乐教,不完全指乐于教的行为本身,本质上是乐于让学生学得知识与道德。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应在四个方面。一是为求得精神延续,如孔子说的“老而不教,死无思也”;二是为实现个人理想。如孔子个人政治理想是追求实现仁道以达到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所以,他要通过教育,培养那些“修已以安人”能实施仁政的士、君子、成人、贤人,希望这些人将来能从仕来实现他的政治理想。三是因爱人而乐教。知而不教,斯亦可谓不仁,如孔子说的“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四是热爱教育,乐此不疲。看来,乐教的人并非天生地好为人师,而是他们怀有满腔的仁爱,怀有对知识和道德的信仰。不乐教的人,一般不会从教。即便从教,也是误己误人。一个真正的教育者,乐教就是他的本性。

相关文章: